本文系历史事件改写,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声明:作者专属原创文章,无授权转载搬运行为一律追究到底!
“我宁可战死,也绝不向敌机低头!”
“延周,别管我了,快撤!”
“撤什么撤?兄弟们还在拼命呢!”
1937年的北平,枪声四起,烟尘弥漫。一个19岁的青年咬着牙,从自己的大腿上取出了一颗子弹。他叫王延周,一个刚刚加入29军的普通士兵。周围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他却死死握着手里的枪,一边掩护战友撤退,一边大喊:“谁要是怕死,就别说自己是29军的兵!”
这一天,他用鲜血证明了自己的誓言。几天后,他随着残存的部队撤到了西安。这一路,他的左腿伤口一直没有好好处理,但他却总是开玩笑地对战友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天大的事也挡不住咱打鬼子!”
到西安后,命运的转折悄然到来。王延周考入了黄埔军校西安分校,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可是他的心里却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飞上天,当一个飞行员。
“延周,你还真敢想,飞机那玩意是咱能碰的吗?”同学半开玩笑地嘲笑他。
“怎么不能?”他一边擦着枪一边说,“等着看,我早晚有一天会飞给你们看!”
机会终于来了。1940年,笕桥空军军官学校招生的消息传来,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他第一次坐进教练机时,整个世界都变了。
“延周,感觉怎么样?”教官问他。
他笑着回答:“飞上天的感觉,真不一样!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地方!”
1942年,经过层层考核,王延周被选派到美国学习先进的飞行技术。在那里,他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美方教官的高度评价,还获得了留下来继续深造的机会。
“王,你是个天才,我们希望你能留下。”美国教官递给他一份合同,“这里有更好的飞机,更好的条件,这将是你飞行事业的新起点。”
王延周看着合同,沉默了一会儿。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胸前的小徽章,上面刻着“中国”两个字。他笑了笑,摇摇头:“教官,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我的家在中国,我的飞机只能飞在中国的天空。”
教官沉默了,最后伸出手:“好吧,王,我尊重你的决定。希望你回去能击落更多敌人。”
回到国内后,他加入了飞虎队。从此,他的名字和天空联系在了一起。每一次起飞,他都会大喊一句:“天是咱的,谁也别想抢!”
一次任务中,日军的轰炸机编队出现在远处。他们的目标是摧毁一座城市的供水设施。王延周握紧操控杆,瞄准敌机:“今天我让你们一个都回不去!”
“延周,三点钟方向还有一架敌机,注意避开!”耳机里传来队友焦急的声音。
“别担心,交给我。”他语气平静,动作却精准无比。
他一边规避日军的攻击,一边果断反击。在他的机枪扫射下,一架敌机冒着浓烟坠落。他的队友们欢呼起来:“漂亮!干得好,延周!”
他却一边检查燃料,一边冷冷地说:“别高兴得太早,后面还有呢。”
几次空战下来,他的名字被传得越来越响亮。“空中杀手”,这是战友们对他的称呼。他击落的不只是敌机,更是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部的腐败让王延周心生厌倦。1948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他的飞机意外迫降在了解放区。
他原以为自己会被枪毙,结果迎接他的却是几个热情的解放军士兵。
“哎哟,你这是国民党飞行员吧?”其中一个小伙子笑嘻嘻地递过来一碗水,“别紧张,我们不杀人。”
王延周有些愣住了:“你们……不怕我是敌人?”
“敌人?我们看你也不像坏人嘛,再说了,打鬼子的时候你也出过力,咱们算是自己人。”
短短几天,他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看到了解放军士兵帮老百姓修房子、种地,看到战士们一起分馒头,连长甚至把自己的棉袄给了一个冻坏的村民。
“他们真是敌人?可我怎么没看出来?”王延周自言自语。
后来,他找到解放军的连长谈心:“你们和我以前想的不一样,我一直以为共产党是反叛的,结果你们比国民党的那些官强太多了。”
连长笑了笑:“其实,我们就是在为老百姓干活,为这个国家争口气。不瞒你说,你这样的飞行员要是能加入我们,那可帮了大忙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延周毅然加入了共产党,成了新中国的一员。他参与了开国大典的飞行检阅,当飞机编队从天安门广场飞过时,他的眼眶湿润了。
“延周,你怎么哭了?”飞行员同行打趣他。
“没事,我就是觉得,这天是我们的了。”他说完,深深吸了一口气,把所有的情绪埋进了胸膛。
然而,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他。1955年,他被人诬陷,以“隐藏身份”为由入狱六年。他出狱后,回到了山东老家,选择了隐居。
直到2005年,这个名字重新被提起。夏良柏,一个空军史研究员,沿着线索找到了这个偏僻的小村庄。
当他走进村子时,他看到一个老人坐在自家院子里修补农具。
老人穿着一条蓝色的旧裤子,裤脚处用针线细细缝补过。
夏良柏的目光一下子停在了裤子上。他皱了皱眉,自言自语道:“这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