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的一天,刚刚上任总政治部主任的余秋里,听秘书报告说,装甲兵司令员黄新廷同志要来拜访,他急忙放下手中的文件,对秘书说:“我马上下楼迎接一下。”
秘书一听,愣在了那里,有些疑惑地看着余秋里。毕竟,他总政治部的主任,主管全军的政治工作,是总部机关的首长。而黄新廷则是一个兵种的司令员,从岗位职务的角度看,余秋里也不应该下楼迎接,在办公室里等着就行了。
余秋里讲话
是不是首长刚刚上任,有些谦虚呢?秘书友情地提醒了他一下,说不必下楼,由他把黄司令引进来就行了。可余秋里一边往门外走,一边对秘书说:“黄司令来了,可不敢不接啊!”
秘书不知道余秋里葫芦里卖的是啥药,便直接跟着他下了楼。不一会,载着黄新廷的车便到了,余秋里往车门那里走,黄新廷则开门下了车,见余秋里走了过来,笑着立正敬了个军礼,说:“向首长敬礼!”
余秋里看后哈哈大笑,一拳打在了黄新廷的肩膀上,对黄新廷说:“可不敢这样开我玩笑啊!”
黄新廷
二人一同上楼,往余秋里的办公室走。秘书跟着上楼时,心中挺疑惑的,毕竟一个是总部机关首长,一个是兵种司令员,为何看着二人没有任何拘束呢?而且,余秋里作为主任,为何要亲自下楼迎接黄司令员呢?
秘书给二人倒完了水就要离开。这时,余秋里叫住了他,对他说:“这也算是组织正式找黄司令谈话了,你在这里,记录一下吧。”秘书便坐在了一边,准备记录。
黄新廷与余秋里聊了起来,二人谈话也是非常轻松,余秋里问黄新廷:“是不是确认要退二线了,虽然这一次装甲兵裁撤并入总参了,但如果你还想再干,可以向组织反映一下,我也可以再找军委首长说一下的。”
黄新廷听后,对余秋里说:“中央都已经发出号召了,我得带头响应啊,都快70了,也是借着装甲兵裁撤这个机会退了,现在也需要年轻人顶上来了,就再不给组织添麻烦了,还得给我找位置。”
黄新廷
余秋里听后,点了点头,让他千万考虑好。他又问黄新廷,退了以后有什么打算,黄新廷对余秋里说:“我这一辈子,不能忘记贺老总对我的关怀和培养。我想带着几个人,重走一下长征路,现在身体有些差,但我分段走,先走湘西,再走石鼓镇,然后再到西部去,顺便把《贺龙传》的资料再补充完善一些。”
余秋里感觉黄新廷的想法非常好,向他表达了支持。二人谈话间,回忆了很多过去,而秘书也在他们的交谈中,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也解开了为何余秋里要下楼迎接黄新廷,二人毫无上下级感觉的疑问了。
原来,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他们二人就是一对黄金搭档了。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就在一起,分别担任120师358旅旅长和政委。
余秋里在石油战线上
解放战争时期,358旅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一军第一师,二人依旧在一起搭档,黄新廷担任师长,余秋里担任政委。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二人才到了各自不同的岗位。余秋里到了总部机关工作,而黄新廷先是入朝作战,回国后又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来到了成都军区。
值得一提的是,二人在搭档的过程中,高度团结,紧密配合,出色地完成了保安延安的重任,率部打出了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著名战斗。而被毛主席亲自定名的新式整军运动中的“诉苦三查”,正是起于他们这个旅,是二人在总结部队作战生活,激发官兵战斗精神的经验做法,在全军推广。
右一为黄新廷
当然,他们之间还有许多故事。比如,1955年授衔的时候,二人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一个师的两个主官授同样的军衔,是全军第一例。而黄新廷的爱人田慧琴,也是余秋里等人撮合的,而且余秋里还亲自主持了黄新廷与田慧琴的婚礼。而这些,也就是验证了二人亲如兄弟般的战友情了,有了这份感情,已经远远超过上下级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