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党的十二大结束之后,胡耀邦找一位开国中将谈话,谈他的工作安排。邓主席已经和他谈过一次了,军队中一些同志向中央建议,要求这位开国中将重新回到军队中任职,主持政治工作。
这位开国中将是谁呢?他就是独臂将军余秋里,余秋里是红二方面军的政工将领出身,曾经担任过任弼时的保卫队长。在任弼时病倒后,余秋里组织担架队,抬着任弼时上路,深受任弼时的教诲。
后来在贺龙领导的120师,在彭德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余秋里一直都是做政治工作。1947年,他担任385旅政委的时候,非常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了诉苦三查整军运动。
没想到,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关注。毛主席亲自找余秋里谈话,随即把这种运动在全军推广开来,并命名为新式整军运动。
这充分说明,余秋里做部队的政治工作,是很有一套的。所以进入80年代,有人提出让余秋里负责部队的政治教育工作,中央考虑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很重要,经过研究,采纳大家的意见,决定任命余秋里为总政治部主任。
在总政治部主任的任职历史上,余秋里是第一位开国中将。胡耀邦问余秋里有没有什么意见?余秋里虽然感觉到十分突然,他毫无思想准备,但党性一向很强的他,非常坚定地说,我服从组织的决定。
9月20日,余秋里接到了中央的正式任命。9月21日,他就去总政治部报到了。奇怪的是,第一天上班,余秋里居然没有穿军装,而是穿着一件蓝色中山装去的。
总政治部可是全军的总部之一,是军队的重要领导机关,所有总政治部的首长都是要穿军装的,余秋里为什么不穿军装呢?
因为这个任命非常突然,时间太过匆忙,余秋里居然找不到军装穿,去订做一时也来不及。只好穿着中山装去报到了。余秋里不是开国中将吗?他怎么找不到军装呢?
事情还要从20多年前说起。新中国成立后,余秋里担任过总财务部部长和总后勤部政委,这些都是全军的重要领导机构,都是军职。可是在1958年,余秋里却突然离开了军队。
这是为什么呢?新中国成立初期,五年计划初见成效,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可是石油工业却发展缓慢,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周总理决定挑选一位将军来当石油工业的部长,他请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老总推荐一位。
彭老总推荐了余秋里。
石油工业部是国务院的一个下设部门,不是军队中的职务。接受这项任命,也就意味着余秋里要离开战斗和工作了多年的部队,自从参加革命工作以来,余秋里可从未离开过,哪怕是负伤断臂,他都始终和部队在一起。
在组织面前,从不讲二话的余秋里,脱下军装,走上了石油工业前线。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军装一脱就是20多年。余秋里喜欢挑战,从来都不畏艰难,面对完全陌生的部门,余秋里很快成为专家。
石油工业搞上来之后,余秋里又去了国家计委,主持全国的计划经济工作,那也不是军职。在国家计委工作了一二十年,余秋里又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的专家。
当年,余秋里去石油工业部报到,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便装,他是穿着中将军装去的。如今,余秋里回归军队,到总政治部报到,他一时又找不到军装,只好穿着中山装去了。
余秋里被任命为总政治部主任,还是军委副秘书长之一。有人提醒他,总政治部的工作不好做,余秋里回答说,做工作哪能没有困难,我这个人就是不怕困难,有困难就会逼着我们动脑筋,逼着我们去想办法,几十年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吗?
事实证明,余秋里做得很好,任期一直到1987年。因为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他主动请求退出军队领导岗位,进入中顾委任职。很遗憾,余秋里错过了1988年授衔,否则他绝对也能授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