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到一声枪响,整整拼杀三个小时!这就是二战史上最为血腥的白刃战——石牌保卫战!它被西方军事家赞誉为 “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每一秒都在书写着无畏与壮烈 ,每一帧都是中国军人的不屈脊梁!



【01 战略要地石牌】

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通常都有天险环绕。石牌,就处在三峡西陵峡南岸,依山傍水,沟壑纵横,地势极为险要。
石牌镇得名于峡江边一块形似令牌、高达40米的巨石。长江流经此处,也不得不急转110度。
如此独特的地形,一旦善加利用,便是绝佳的天然防线 ,在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抗日战争时期,石牌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三斗坪位于石牌,是国民党军第六战区指挥部以及江防军总部的所在地。宜昌城距离石牌仅二三十里,与石牌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令人痛心的是,自1940年日军占领宜昌后,便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重庆。此时,石牌成为保卫重庆的第一道门户。
众所周知,重庆曾是战时国民党政府的首都,以重庆为核心的大西南地区,在抗战时期是中国的大后方。一旦重庆被占领,大片西南国土可能随之沦陷,抗战局面将面临极大逆转。因此,石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当年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倘若石牌失守,国民党军第六战区和江防军将首当其冲。一旦敌人涌入四川,后果将不堪设想。
正因如此,日军占领宜昌后便蠢蠢欲动,企图进攻重庆。然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转移了日军的注意力。但由于盟军在欧洲战场形势不利,日军自身在太平洋战场也由进攻转为防守,为尽快抽调在中国的兵力,日军又计划进攻四川。于是,日军再次投入大量军队和物资,早在1941年就将侵略的黑手伸向了石牌。



当时,日军分成两路,一路进攻石牌正面,另一路进攻侧面的平善坝和曹家畈,可都被守军挡住了,最后惨败。

正面攻击没奏效,狡猾的日军就从石牌后面搞偷袭,试探着发动了上百次小的进攻。

终于在 1943 年,他们集结了 20 万人的兵力,开启了鄂西会战。

当时,日军一半的兵力都朝着石牌去了。

不过,咱这边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早在 1938 年冬天的时候,老蒋就在石牌设立了第一座炮台,守护着三峡要塞的最前沿。

宜昌被占领后,蒋介石更是弄出了《拱卫陪都作战计划》。

它的宗旨在于,一直凭借三峡的天险来消灭来进犯的敌人。

其中,石牌就是主要的歼敌区域之一。

总之,只要守住石牌,日军的那点儿坏心思就基本没可能得逞。

在这种情况下,选谁来挑起这副重担变得特别关键。

实际上,在鄂西会战开始之前,蒋介石多次给第六战区司令陈诚、江防军总司令吴奇伟发电,要保证石牌的安全。

而坚守石牌的任务,交给了十八军 11 师的胡琏。



这个在战前指天发誓,说要跟阵地同生死的男人,是胡琏。

在国民党军队里有这么个讲法:“十个胡宗南都比不上一个胡琏。”

胡琏究竟厉害在啥地方?

他到底是怎样带着军队跟日寇拼死血战,坚决守卫石牌要塞的?

【02 国民党上将胡琏】

第十八军在国民党军中属于最大的派系集团之一,而且还是老蒋的心腹陈诚的老本儿。

而在这当中,11 师的师长胡琏那可是个厉害角色。

国民党军史对胡琏是这样评价的:“特别爱才,花钱大手大脚,杀人毫不留情” 。

他是在北伐和军阀混战中冲杀出来的一位猛将。

1926 年,胡琏一从黄埔军校毕业,就投身到北伐战场上去了。

紧接着,他由于拔枪吓唬那些畏缩不前的溃兵,让陈诚对他另眼相看。

就连毛主席都曾说胡琏“狡如狐,猛如虎”。

主要是胡琏这人特别多疑,还特别谨慎。



1937 年淞沪会战打响了,胡琏接到命令要坚守住上海北部的罗店地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