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笔下的春日况味,在彩云之南的崇山峻岭间化作万千茶青竞发的盛景。在横断山脉的云雾深处,一条绵延千年的“茶马古道”曾是滇茶出山、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如今,智慧物流织就新时代的“茶马古道”,让传承千年的云茶以更快的速度、更新的姿态抵达全国乃至全球茶客手中。


织密“毛细血管”

深山古树茶搭上“出滇快车”

作为土生土长的普洱人,茶叶一直都是李照中生活的一部分。阳春三月的景迈山上,糯干古寨里,随处可见采茶、制茶、喝茶的场景,收茶、寄茶也频繁了起来。将从老乡家里收到的新鲜春茶装车后,顺丰快递员李照中熟练地驶入通向山下的弹石路。

“以前卖茶叶可不容易,茶农要经过几十公里的山路将茶叶送到镇上。现在,我们的收件点直接开到了寨子里。”车轮碾过路面,李照中听着“咯噔咯噔”的声音,联想到祖父辈们讲述的马帮驼铃……


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茶与自然、人与茶和谐共生的典范,景迈山不仅是国人传承茶文化的活态基因库,也是国际认知中国茶文化的标志性窗口。

63岁的南康是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传承人,对于物流与茶品牌、物流与茶文化的融合发展,他有许多真挚的思考与展望。“我们这里的弹石路不好走,希望能与物流企业不断深入合作,以高效物流、创新服务与务实精神,在助力景迈山茶叶‘从茶山到茶杯’的同时,共创文化品牌、将景迈山这张中国茶文化名片递向世界。”


今年春茶季,云南顺丰在各茶山茶寨和茶市布局了300多个茶叶专属揽收点,从源头上为云茶出滇提供便捷;同时开通10余条省内外“古树茶”直发专线——省内互寄、省外直达,覆盖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等核心产区,运输时效较之前提升了0.5至1天;通过“村寨驻点—州市分拨—陆空联运”的快递网络,即使是偏远村寨的茶农,也能享受“今天寄件、明日达省外”的高效服务,进一步拉近了消费者与千年古茶的距离。

新农人+新场景

为乡村振兴引入更多活力

在云南各茶叶主产区,直播卖茶模式正成为激活千年茶文化的新引擎。新农人们在名山名寨架起手机,通过直播重构了茶文化传播场景,让万千网友通过视频便能直观地看到古树茶采摘、制作过程,感受非遗茶技艺。这一模式不仅实现茶文化传承,更带来经济效益。直播间内,消费者可以实时下单自己喜欢的茶叶;直播间外,随播随寄。


在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的勐库镇,顺丰小哥鲁新国不是在收茶就是在收茶运茶的路上。近10年来,鲁新国从行业新人成长为区域业务骨干,深谙客户需求并竭尽所能解决就是他的制胜法宝。“这些年,光是经由我的手从勐库被送到世界各地的茶叶就有几千吨,想想还是很自豪的!”鲁新国笑着说。

在保山的昌宁县,顺丰小哥徐加银每天能收到大大小小的茶叶包裹,几克到几百公斤不等。在西双版纳的勐海县,顺丰小哥罗江则更多收到的是茶叶大件,几乎都在10公斤以上,有的甚至几吨。2025年以来,云南顺丰茶叶寄递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0%以上,其中出口重量增幅也超过70%,主要发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


茶业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精细的上中下游产业链,不同场景也衍生了多维度的寄递需求,结合市场变化不断突破创新,物流企业通过差异化服务方案实现全场景覆盖,保障物流效率与品质,助力云南茶产业升级。

“我们走访市场后结合客户反馈积极优化改进,运输服务覆盖全场景,且在保证运输时效与服务质量的同时努力为客户控制运输成本,目前很多产品计费方式更灵活、价格更优惠。”云南顺丰茶叶项目负责人饶文强介绍。


云南作为旅游大省,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三月三、泼水节等各少数民族节日陆续登场,吸引大批游客前往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顺丰将以云茶寄递为契机,借助自有场地、运力以及线上资源,融通昆明、大理、西双版纳等地的机场和高铁站交通枢纽及景区,积极传递茶名片,通过“顺丰品牌+茶文化溯源”为乡村振兴引入更多活力。

开屏新闻记者 孙江荭 文 云南顺丰 供图

一审 朱婉琪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