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阳 来源 | 顶尖广告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统计,茶饮界平均每天5款饮品上新,比每天换一件新衣服还要夸张。

这不,有着“内卷之王”称号的喜茶,最近也推出了“雪域牦牛乳恰安莫”新品。

之所以成功吸引我的注意,不是因为名字拗口难念,而是宣传文案多少有点“富得漏油”。

具体是这样写的:

“每日餐标80的高级私牛料理”。


图源:小红书@Paranoid

据喜茶的介绍,不仅每日有80元餐标,奶牛还拥有身份证、私牛空间,配备私牛医生,在衣食住养方方面面都过上了高定生活


图源:小红书@喜茶

不要怀疑你的眼睛,喜茶的奶牛生活水平妥妥的已经超越小康,迈向了富裕。

正所谓“一牛一命”,给咱牛马打工人心灵造成一万吨暴击,看完都不淡定了。

有人对着账单狠狠破防,餐标连牛的零头都够不上,活得不如一头牛精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有人玩梗道出真相,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摆在那儿,没必要引起焦虑。


毕竟半吨重的牦牛日均消耗 80 元饲料,本就是生理所需,品牌不过是给饲养成本套上了‘高级私牛料理’的营销滤镜。


还有人被反向安利,高低想尝尝让牛过上贵族生活的牛奶到底啥滋味,尽显吃货的决心。


原本是聚焦奶源品质的宣传,却因为“人牛生活对比”意外炸出千层浪。

这个“失控”的局面,或许正中喜茶的下怀。

要知道,营销叙事往往放大感官冲击,喜茶却弱化了畜牧养殖的专业常识。

打出高定生活、80元餐标的鲜明标签,容易引导消费进行一番对比,掀起“人不如牛”的讨论热潮。

但深究后,消费者自然也会回过神来,发现牛和人的悬殊,不能相提并论,权当一个冷幽默笑话处理,消解了对喜茶奶牛“炫富”的反感情绪。

而当消费者在自嘲与理性之间反复横跳,喜茶的“牦牛乳=高端奶源”的认知,早就随着话题传播深入人心,广而告之。

与其说是喜茶文案“翻车”,引发“人不如牛”的争议,不如说是喜茶懂得拿捏用户情绪,这波站在大气层。

在一片争议声中,喜茶的声量实实在在地爆了。


事实上,游走在“人牛对比”的敏感线,不仅仅是为了打响新品,背后藏着喜茶全面回归高端化的野心。

今年年初,喜茶悄然换了新slogan——zen natural inspiration禅・灵感・自然”。


图源:小红书@喜茶

从「灵感之茶,中国制造」,到「一杯喜茶,喜悦发生」,再到「禅・灵感・自然」,喜茶的slogan一直在改变。

在我看来,新slogan中加入“禅”元素,并再度提及“灵感”,预示着喜茶将回归最初的品牌理念之一,在生活灵感中引领全新的茶饮美学。

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元素,“禅”尤其能表现自然意境之美,自带大道至简的高级感。

在上线的新视觉体系里,不管是新品宣传,官号运营,还是成都新店的“禅意”设计,乃至春夏上海时装周跨界打造“茶禅空间”,都时常可见“禅”元素。



图源:小红书@喜茶

东方禅意美学取代了过往的潮流设计,摆明了喜茶要和“网红茶饮”标签划清界限,重塑风格鲜明的品牌形象。

与此同时,产品端更是动作频频。

继“源牧 3.8 牛乳”系列后,喜茶将高原牦牛乳搬上菜单,21 元一杯的定价,让喜茶正式回到 20 元价格带。


图源:喜茶点单小程序

这个被视为“品质与性价比平衡”的黄金区间,既避开了 9.9 元低价混战,又重拾“奶茶界爱马仕”的定价自信。

尤其渠道策略上,喜茶去年搞了一个大动作,按下加盟“急刹车”。

关闭低效门店的同时,将核心商圈直营店面积扩大至 80 平米,摆明了要把“第三空间”体验做精做透。


图源:喜茶

种种动作指向一个信号,喜茶要跳出低价内卷,重回高端赛道。

喜茶之意不在让大伙儿知道奶牛过上高定生活,而在于享用喜茶带来的更高级的奶茶——

重生的喜茶,杀回宫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行业集体陷入“奶牛营销”狂欢,喜茶的“高端叙事”难免带着几分无奈。

往前看,认养一头牛的奶牛听音乐、做SPA、每天伙食费80元”早被消费者吐槽“营销过度”,制造“人牛对比”的焦虑。


图源:小红书网友

新希望牛奶那句“奶牛过着你梦想中的生活,更被批买个牛奶喝回头还要被奶牛比下去,道不尽心酸。


图源:小红书@桃桃大勇士

最激进的悠纯认养牧场甚至喊出把乳牛当女儿养,因涉嫌物化女性遭到舆论反噬。


图源:小红书网友

当奶源营销变成“凡尔赛竞赛”,品牌们似乎忘了,消费者真正在意的,从来不是奶牛的生活有多精致,而是产品能否撑起溢价。

喜茶的聪明之处在于,借争议撕开流量口子的同时,悄悄埋下 “品质锚点”。

从 “禅・灵感・自然” 的新定位,到牦牛乳、源牧 3.8 牛乳的原料升级,再到门店体验的全面焕新,每一步都在强化“高端茶饮”的价值感。


图源:喜茶

但风险同样存在,当“奶牛均餐80元”的热度褪去,消费者难免会追问这杯茶的价值,究竟来自牦牛的“高级料理”,还是真正的口感升级?

在新茶饮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喜茶的这波操作像极了一场豪赌。

用争议性话题炸开流量池,再用高端化组合拳承接注意力。

它或许深知,在吹上天和接地气之间,永远没有完美平衡点。

但只要能让“高品质奶源” 的心智深入人心,哪怕伴随着吐槽,也是一次有效的品牌曝光。

毕竟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最怕的从来不是被讨论,而是无人问津。

现如今消费者早已过了“听故事就买单”的阶段,我们需要的是一杯既能带来情绪价值,又能经得起舌尖检验的好茶。

而这,或许才是喜茶“高端化”营销的终极答案。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更多有趣话题 ,尽在【顶尖广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