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境内,矗立着一座巍峨的高山——大芦山。在这座山的怀抱中,隐藏着一个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仙人洞”的天然岩洞,周围终年云雾缭绕,美不胜收,常年有游客来访。

而连接芦山村山头片区的仙人洞路与山脚片区的小海子路,是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两条至关重要的主干道路。这两条道路不仅覆盖了关山、官房、黄草坝等10个村民小组,还惠及了2200亩的耕地面积,是村民们生产、生活的“生命线”。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这两条道路在雨季时变得泥泞不堪,给村民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严重制约了芦山村的发展步伐。

深知“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思茅区烟草专卖局派驻芦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应宏在深入了解情况后,立即将修缮这两条道路作为了首要任务,决心为村民们解决这一“急难愁盼”的问题。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及村民们共同商议,制定了详尽的修路方案,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思茅区烟草专卖局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芦山村进行实地考察,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道路现状及村民们的实际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捐赠了15万元人民币,专项用于改善仙人洞路与小海子路这两条总长7公里的生产道路。


周应宏介绍道:“在此次改善工程中,新开挖的毛路长达4公里,路基宽度拓宽至6.5米,并配备完善的排水沟系统,以确保雨季时道路排水畅通无阻。同时,还对1公里长的原有土杂石路进行了全面的修缮,路基宽度被调整为3米,并铺设了坚固的硬化层。针对小海子路上那些陡峭弯曲、石头遍布、车辆容易打滑的高风险路段,工程队还特别进行了硬化处理,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在硬化路段的施工过程中,村民们也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投工投劳,共同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他们的身影成为了芦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这条路一下雨就没法走,收获的农产品运不出去,真是急死人了。”村民代学祥边清理路边的碎石边感慨地说,“现在好了,有了这条新路,自家种的果子、蔬菜都能顺利地卖出去,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监督与协调下,原本坑洼不平的路面逐渐被平整坚实的水泥路所取代。云仙乡芦山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怀峰看着新修的道路感慨:“项目建成后,将惠及400户农户,受益耕地面积达2200亩,其中还包括800亩的烟地。这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们的日常出行,还为芦山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这两条道路已经成为芦山村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引领着村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图片由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邹钰娴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