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不能这么自私,16口人的团圆饭你让我一个人忙活?小勇,你这个当儿子的是不是忘记自己姓什么了?"

午夜的电话里,母亲压抑的哭腔和责备一字不落地传入耳中。我看着通话界面上跳动的数字,已经是今天的第十通电话了。



01

记得那是个寒冷的下午,窗外飘着细雪,晓婷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目光却显得有些飘忽。

我刚处理完几份工作文件,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在她身边坐下。

"老公,我想和你商量个事。"晓婷放下茶杯,轻声说道。她的语气有些犹豫,让我不由得紧张起来。

"今年过年,我想回自己家。"晓婷说完这句话,快速瞥了我一眼,似乎在观察我的反应,"我爸最近身体不太好,需要人照顾。"

这个提议确实让我愣住了。

自从我们结婚三年以来,每年春节都是在我家过的。虽说这是传统,但我深知这个传统给晓婷带来了不少压力。

我的家庭成员众多,除了父母外,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加上他们的配偶和孩子,每年团圆饭都是16个人的大场面。



而这些年来,年夜饭的准备工作几乎都落在了我母亲和晓婷身上。

特别是去年,我清楚地记得晓婷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就在厨房里忙碌,直到除夕夜都没能好好休息。当时我只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在我们家,过年就该是这样热热闹闹的。

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忽视了很多细节。

比如母亲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晓婷切的菜是否够整齐,又或是在饭桌上当着众人的面指出她调味不够好。

那时的晓婷总是低着头,轻声说"我再去改进",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看着眼前略显憔悴的妻子,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年她承受了太多。

她不仅要应付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节假日里更大的家庭压力。最重要的是,她一直在默默承受,从未向我抱怨过。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我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微微的颤抖,"你爸的身体确实更需要你,这个决定我支持你。"

晓婷明显松了一口气,眼里泛起了泪光:"谢谢你能理解。我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让爸妈不高兴,但我真的很想陪陪我爸妈。这些年一直在你家过年,我都没能好好陪他们。"

我点点头,心里已经在盘算着该如何跟家里解释这件事。当我拿起电话准备告诉母亲这个决定时,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

02

电话刚一接通,母亲热情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小勇啊,正想给你打电话呢!今年过年准备初二回来是吧?我让你姐把她家的火锅底料带过来,晓婷不是爱吃火锅吗?"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心更加纠结了。犹豫了一下,我还是直接开口:"妈,这事我和晓婷商量过了,今年过年我们想分开回家。"

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这种沉默比责备更让人难受,我能想象到母亲此刻的表情。

果然,片刻后传来她略带哽咽的声音:"你说什么?分开过年?这成什么样子!你们年轻人就知道想新鲜的,结婚后哪有分开过年的道理!"

我试图解释:"妈,晓婷她爸身体不太好,需要人照顾,而且这些年她一直在咱家过年,她也想多陪陪她父母......"

"那她父母过年来咱家不就得了!"母亲打断我的话,声音已经带着明显的怒意,"16口人的年夜饭我一个人该怎么准备?你姐他们都说好了要回来,现在就缺你们俩,这让我怎么和亲戚们交代?"

我一时语塞。确实,在我们家族,过年是最重要的团聚时刻。母亲每年都会精心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族中长辈也会齐聚一堂。如果我和晓婷缺席,确实会引起不小的风波。

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时,母亲又开始诉说起来:"你也不想想,这些年我是怎么把你们拉扯大的。现在好不容易等到你们都成家立业,一家人能团团圆圆,你们倒好,说分开就分开。"

挂了电话,我瘫坐在沙发上。这才是开始,我知道接下来还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果然,不到半小时,母亲又打来了电话,这次语气更加激动:"你让晓婷接电话!我要问问她是不是在我家受了什么委屈!"

我看了眼厨房里正在准备晚饭的晓婷,没有答应母亲的要求:"妈,这事是我和晓婷共同的决定,您别为难她。"

"你现在就知道护着她!"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养你这么大,难道就换来这个结果吗?"

03

一连几天,母亲几乎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内容无非是责备我不孝顺,说晓婷不懂事。\更让我担心的是,母亲开始发动家族力量。大姐打来电话说:"你这个决定太任性了,让妈多伤心啊!"二姐则直接说要来我家做做晓婷的工作。

压力不断加大,我看着晓婷越来越憔悴的脸庞,心里既心疼又愧疚。有一天晚上,我听见她在阳台小声地和父亲通电话:"爸,我知道您理解我,但我真的很累......"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哽咽了。

我走到阳台,轻轻抱住她。晓婷靠在我怀里,眼泪终于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老公,对不起,我给你添麻烦了。"

我摇摇头:"别这么说,是我没有照顾好你的感受。这些年你在我家受的委屈,我都看在眼里。"说这话时,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

就在这时,母亲的第十通电话打了进来。这次,她说要来我的公司找我。

第二天上午,我正在开会,前台打来电话说母亲来了。我走出会议室,看见母亲坐在大厅里,脸色苍白,显得很是疲惫。



看见我,她站起来就要说话,我赶紧把她带到了一间休息室。

"妈,您怎么来了?"我倒了杯水递给她。

母亲接过水杯,手却是颤抖的:"我不来能行吗?你们要分开过年的事,整个家族都知道了。你大姑父昨天还专门打电话来问,说是不是你们夫妻感情出问题了。我这张老脸往哪搁?"

我深吸一口气:"妈,您别多想。我和晓婷感情很好,只是今年特殊情况......"

"什么特殊情况?"母亲打断我的话,"就是晓婷不愿意回来,嫌弃我们家人多事多是不是?这些年我哪里亏待她了?就算有时说她两句,那不也是为了她好?"

看着母亲激动的样子,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在母亲的观念里,儿媳妇就应该无条件接受家庭的一切,包括批评和指责。但这种观念,对于像晓婷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性来说,未必适用。

正当我想开口解释时,休息室的门被推开了。我的助理一脸慌张地说:"总经理,您母亲刚才在大厅情绪有些激动,被其他客户看到了,现在网上已经有人发帖讨论这件事......"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果然,打开手机,已经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相关视频。虽然画面很模糊,但母亲的哭诉声却清晰可辭:"我这个儿媳妇太不懂事了,连个年都不愿意回来过......"

这下事情彻底超出了控制。公司的公关部门马上着手处理舆论,但各种猜测已经在网上传开。有说我们家虐待儿媳的,有说我们小两口感情出问题的,更有甚者说我们要离婚了。

我立刻给晓婷打电话,深怕这些消息会影响到她。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晓婷的声音有些沙哑:"我已经看到了,你别担心,我没事。"

听出她强装镇定的语气,我的心更疼了:"你在哪?我现在就去找你。"

"我在家。"晓婷顿了顿,"刚才爸给我打电话了,他说让我们别太有压力,如果实在为难,就按老规矩过年。"

04

我赶紧回家,推开家门,却发现屋里静悄悄的。玄关处整整齐齐摆着晓婷的行李箱,看来她是已经收拾好准备走了。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赶紧掏出手机想给她打个电话。

就在这时,我不小心碰到了行李箱旁的手提包,包里的东西顿时洒落一地。

我手忙脚乱地蹲下来收拾,把散落的物品一件件放回包里。却看到底下还放着一件我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当我拿出来,看清这件东西之后,整个人愣在原地,手止不住地发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