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五):陈文帝陈蒨
9.陈文帝陈蒨

陈文帝陈蒨(520年,一说522年—566年5月31日),本名陈昙蒨,字子华,号荃菺,南朝陈第二位皇帝,陈武帝陈霸先的侄子,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陈宣帝陈顼长兄。


(1)少年英武

陈蒨是始兴昭烈王陈道谭的长子,陈道谭为陈武帝陈霸先之兄。陈蒨少年时就沉稳机敏有胆识气度,仪容秀美,研读经史,举止大方高雅,行为符合礼教法度。陈霸先十分喜爱他,经常称赞陈蒨是家族中的优秀之人。梁太清元年(548年)侯景之乱时,其父陈道谭出任梁朝的官员,官至东宫直阁将军,梁太清元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陈道谭领弓弩手两千驰援台城(位于建康城内),在石头城中流矢而亡。当时陈蒨的同乡之人大多倚凭山湖之险掠夺强取,惟独陈蒨保护家族不受侵扰。当时局势日益混乱,陈蒨便移住临安。

梁大宝元年(550年),陈霸先举兵后,侯景派人收捕陈蒨和陈霸先之子陈昌,陈蒨便在袖中密藏利刃,想在入见时刺杀侯景,因为面见他们的是侯景的属员,所以没有采取行动。侯景多次想加害陈蒨,恰巧在梁大宝三年(552年),陈霸先大军围攻石头城,侯景兵败,陈蒨才得以逃奔到陈霸先军营中。陈蒨初任吴兴太守,当时宣城(今安徽宣城)的乱军头领纪机、郝仲等各聚集千余人,到郡境内侵扰,陈蒨率兵讨平了他们,维护了境内治安。梁承圣二年(553年),梁廷授任陈蒨为信武将军,监管南徐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梁承圣三年(554年),陈霸先北征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任命陈蒨为前军,陈蒨每战必胜。

(2)名威俱振

陈霸先将要讨伐王僧辩时,先召陈蒨一起商议。当时王僧辩的女婿杜龛占据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兵势很强盛,陈霸先密令陈蒨返回长城县(今浙江省长兴县),立起寨栅来防备杜龛。陈蒨招的兵仅几百人,军械装备又少,杜龛派他的部将杜泰领五千精兵,乘虚杀来,将士们见了相顾失色,但是陈蒨谈笑自如,部署更加精明,于是众人心里才安定下来。杜泰了解到寨内兵少,日夜猛攻,陈蒨激励将士,亲自上阵。相持了几十天,杜泰兵才退走。等到陈霸先派周文育带兵讨伐杜龛,陈蒨和他一起进军吴兴。当时杜龛兵众很多,占据要路,水军和步兵阵连着阵,陈蒨命将军刘澄、蒋元举领兵进攻杜龛,杜龛军大败,走投无路,只好请降。东扬州刺史张彪起兵围攻临海太守王怀振,王怀振派人来求救,陈蒨与周文育率领轻兵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奔袭张彪。后来张彪的部将沈泰开门迎入陈蒨,陈蒨把张彪的私兵和家财全部收缴,张彪来救,又被击败逃走。若邪村的百姓杀了张彪,送来他的首级。陈蒨因功被授为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山越一带是深山老林环境险恶,还没有归附南方朝廷,不时外出侵扰。陈蒨便分兵出击,将山越各部全部平定。从此,陈蒨威名和德声大振。

(3)继承皇位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篡位称帝,建立陈朝,是为陈武帝。封陈蒨为临川郡王,食邑二千户,拜为侍中、安东将军。当广州刺史萧勃举兵反对陈霸先,周文育、侯安都在沌口战败时,陈武帝诏命陈蒨入都护驾,军队的储备和警戒事务,都交给他掌管。不久命令他领兵到南皖筑城坚守。永定三年六月二十一日(559年8月17日),陈武帝陈霸先去世,太子陈昌还被扣在北周做人质,当时外有强敌压境,内无重臣辅佐,宣皇后章要儿便与中书舍人蔡景历等人商议,决定密不发丧,急速征召身为临川王的陈蒨入宫继位。六月二十九日,陈蒨从南皖回到京城,住在中书省。陈蒨入宫后,多次推辞不肯继位,宣皇后又因儿子陈昌的缘故,不肯下令,群臣犹豫不决。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侯安都说:“如今天下未定,没有时间犹豫不决,临川王对社稷有功,应当共同推举他即位。”说完按剑上殿,禀告宣皇后拿出玉玺。于是陈蒨继位当日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是为陈文帝。七月初一日,陈文帝尊武帝宣皇后章要儿为皇太后,宫室称慈训宫。七月初四日,晋升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欧阳頠为征南将军,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周迪为镇南将军。八月二十六日,封皇子陈伯茂为始兴王,继奉为始兴昭烈王陈道谭后嗣。改封始兴嗣王陈顼为安成王。九月初七日,立皇子陈伯宗为皇太子,王公以下赐帛各有等差。九月二十一日,立妃沈妙容为皇后。

(4)削平内乱

梁末陈初,南方大乱。土著豪强乘机起兵,割据州郡,不奉朝命。对陈朝在江南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天嘉元年(560年)二月,高州刺史纪机在军中反叛陈廷并回到宣城,占据宣城响应反叛的王琳。文帝派遣太尉侯瑱在梁山大败王琳,而且在博望(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击败了入侵的北齐军队,生擒北齐将领刘伯球,将齐兵的船舰和物资全部截获,俘获了数以万计的敌军士兵,王琳和萧庄北逃齐国。因为文帝对王琳和萧庄大战的胜利,导致萧庄所属的郢州刺史孙瑒在三月举州归附陈朝朝廷。同月,以高祖陈霸先的第六子陈昌为骠骑将军、湘州牧,晋封为衡阳王。江州刺史周迪平定南中,斩杀贼兵首领熊昙朗,传首京师。而且对北齐的战争也取得了胜利,北齐军镇守鲁山城,迫于陈军的军威和镇守困难而弃城逃走,陈文帝诏令南豫州刺史程灵洗镇守鲁山城。

天嘉二年(561年)正月,合州刺史裴景徽叛逃投奔北齐。同月,北周湘州城主殷亮投降陈朝,湘州被平定。二月,陈文帝以太尉侯瑱为车骑将军、湘州刺史。四月,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各郡都被陈文帝平定。十月,霍州的西山蛮率领部落归属陈朝。十一月,高丽国遣使向陈朝贡献方物,表示对陈朝正统地位的肯定。同月,陈文帝以武昌、国川两地归属竟陵郡,以安定流民。之前,缙州刺史留异响应王琳的反叛,此时王琳已经被平定,留异仍然割据一方,不服管制。陈文帝诏司空侯安都率兵前往讨伐。

天嘉四年(563年)正月,割据临川郡的周迪在陈朝的打击下弃城而逃,逃到了闽州刺史陈宝应处,临川郡的叛乱被陈文帝平定。同年七月,周迪卷土重来,再次兴兵攻打临川,陈文帝命护军章昭达率领大军前往征讨。十一月,章昭达大破周迪的军队,将其党羽全部擒拿,唯独周迪一人逃出重围。十二月,陈文帝宣布大赦天下。诏护军将军章昭达进军建安,讨伐闵州刺史陈宝应。一直到次年(564年)十一月,章昭达在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大破陈宝应的军队,生擒陈宝应和东阳郡(今浙江省金华市)的叛匪留异,擒送京师,晋安郡被平定。

(5)晚年去世

天嘉六年(565年),文帝为皇太子伯宗进行元服之礼,以弟弟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陈顼为司空。四月,临川太守骆文牙斩杀孤身逃走的叛匪首领周迪,传首京师。八月,文帝开始册封皇子们为王,立陈伯固为新安王,陈伯恭为晋安王,陈伯仁为庐陵王,陈伯义为江夏王。

天康元年(566年)二月,改天嘉七年为天康元年。三月,册封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司空安成王陈顼为尚书令。陈文帝屡次授予陈顼重权导致他死后安城王陈顼擅政,为篡夺陈伯宗的皇位埋下了伏笔。四月,皇孙陈至泽出生,二十七日(566年5月31日),陈文帝病重,当日在有觉殿去世,时年四十五岁,遗诏皇太子陈伯宗继承帝位。六月十九日,群臣为陈文帝上谥号为文皇帝,庙号世祖。六月二十一日,葬于永宁陵。但是陈文帝生前授予其弟陈顼以重权,导致他死后嗣帝权力弱小,很快就被陈顼篡夺了皇位。


(6)为政举措 ①政治

陈文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贤明之君。史书称陈文帝“从艰难中发迹,了解百姓的疾苦。国家的用费,定依俭约的原则。善辨真假,不容臣下奸巧,使得人人知道自励。”陈蒨在位期间颁布的禁奢丽诏、种麦诏等也可看出其务实、仁爱的治国态度。天康元年(566年)四月,他在遗诏中写道:“只是王业艰难,连年战争,百姓多难,不忘谨慎。现在国家安定,教化未行,我便要长辞人世,真是遗憾九泉啊!”

②经济

侯景乱梁,江南生产遭受严重的破坏,商品交换更形滞涩。陈朝境内,铁钱已废而不行。陈文帝天嘉五年(564年),陈文帝铸五铢钱。陈文帝在经济上也较为注意发展农业生产,还实行过土断,他统治时间不过七年,但在陈朝历史上,还算是一个粗安的年代。

③军事

陈朝建立之初,南方因为梁末大乱,导致群雄割据。南方的豪强乘机起兵,割据州郡,无视陈廷的诏命,对陈朝在江南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当时割据势力有湘州王琳、东阳留异、建安陈宝应、临川周迪、豫章熊昙朗等。陈朝刚立国,面临北方北周、北齐的严重威胁,对这些割据势力只能尽量施以怀柔、笼络,正式任命其为所据州郡的长官。

王琳本是梁元帝任命的湘州刺史,江陵陷落后,他成为长江中游一带萧梁残余势力的盟主,并与北齐相勾结。他立梁元帝年仅七岁的孙子萧庄为帝,准备与北齐一同东下进攻建康。陈文帝平定了盘踞湘、郢的王琳,解除了陈的一个大隐患。

陈文帝在击败王琳和北齐的联军之后,陈收复了江、郢二州,消除了后方隐患。随后进军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市),截断江路。北周军队在陈军采用封锁政策所造成的饥饿威胁下,只得迅速撤退。陈文帝在这次战役中,又获致空前大捷。这时候南陈政权才算初步稳定下来,以后广州刺史欧阳頠、桂州刺史淳于量又先后归附。长江以南统一在了陈氏政权之下了。

(7)轶事典故 ①断袖之癖

陈文帝有一名貌美如妇的宠臣韩子高,陈蒨在还是临川王时邂逅了这位美少年,从此让韩子高随侍左右,宠爱备至。基于这种暧昧事实,所以后世有些小说、戏曲借题发挥,露骨地将二人描绘成同性间的爱情与性爱关系,例如唐朝李翊的《陈子高传》(明朝冯梦龙的《情史》有节录)、明朝王骥德的《男王后》等皆是著名创作。

②宵衣旰食

徐陵的《陈文帝哀册文》中记载:陈文帝“勤民听政,旰衣宵食。”认为陈文帝处理朝政十分勤奋,每天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这也是成语“宵衣旰食”的来历。

10.陈废帝陈伯宗

陈废帝陈伯宗(554年6月20日-570年4月22日),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陈蒨的嫡长子,母安德皇后沈妙容,南陈第三位皇帝。


(1)早年经历

陈伯宗生于南朝梁承圣三年五月庚寅日(554年6月20日)。

永定二年(558年)二月初五,受封为临川王世子。

永定三年(559年),陈武帝去世,陈蒨即位,是为陈文帝。同年八月二十六日,陈文帝立陈伯宗为皇太子。

(2)登基为帝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二十七日,陈文帝去世,皇太子陈伯宗在太极前殿即位。当时陈伯宗的叔父安成王陈顼和仆射到仲举、舍人刘师知等人都接受遗诏辅佐朝政。刘师知和到仲举长期住在宫中参与决定各项事务,而陈顼担任扬州刺史,和左右三百人进入尚书省居住。刘师知见丞相权力大,暗中忌妒他,就假称诏令对陈顼说:“现在四方太平,大王可以回到东府,治理州中事务。”陈顼将要搬出,而谘议毛喜制止他说:“现在如果出居外面,就会受别人的控制,好比曹爽,想做一个富翁也不能做到。”陈顼于是称病,召唤刘师知留下来和他谈话,派毛喜先进宫报告太后沈妙容。沈妙容说:“现在伯宗年纪小,政事都交给到仲举和刘师知,这不是我的意思。”毛喜又对给陈伯宗说,陈伯宗说:“这本是刘师知等人的所作所为,不是我的主意。”毛喜出来报告陈顼,陈顼因此囚禁刘师知,自己进宫见沈妙容和陈伯宗,极力陈说刘师知的过失,随之亲手起草诏令请求签字,把刘师知交付廷尉治罪。这天夜晚,刘师知在狱中被赐令自杀。从此政事无论大小,都由陈顼决断。

光大二年(568年)春正月初三,陈顼晋位太傅,兼司徒,特许可以佩剑穿履上殿。七月,封皇弟伯智为永阳王,伯谋为桂阳王。

(3)被废去世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始兴王陈伯茂因为皇叔安成王陈顼专政,心中十分不满,多次散播安成王将要废立的恶言。同月,陈顼以陈伯宗个性太软弱、难以当大任为由发动政变,用章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废黜陈伯宗的帝位,将其降封为临海王,回到藩邸居住。又下令废黜始兴王陈伯茂为温麻侯,置诸别馆,安成王派遣刺客在车内杀掉了他。陈顼遂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

太建二年四月乙卯日(570年4月22日),陈伯宗不明不白地死去,年仅十七岁,史称陈废帝,葬于今南京西善桥。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