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您看,这是我退伍前和旅长的合影。"我翻开相册,指着照片上那张熟悉的面容。

母亲颤抖着接过相册,眼神从困惑到震惊,最后泪水夺眶而出:"这……这不可能!"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喃喃自语:"那道伤疤,那颗痣,难道……"

我不解地看着母亲,隐约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01

初夏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母亲又在收拾父亲的遗物。这是一个她每年都会重复的仪式,擦拭父亲的军功章、抚摸那件褪色的军装、细细端详那张泛黄的结婚照。

我站在门口,看着母亲瘦削的背影,心中泛起阵阵酸楚。屋内的空气中飘荡着樟脑丸的味道,混合着老旧照片特有的陈年气息。

"明儿,过来。"母亲轻声唤我,从那个包裹着红布的老式木箱里取出一张照片,"看,这是你父亲最帅气的时候。"

照片上,年轻的父亲穿着笔挺的军装,帽檐下的目光坚毅而温柔。母亲告诉我,那是他们结婚前拍的,父亲特意从前线请了三天假,换上了新军装,还特意理了发。

小镇上的照相馆早已不复存在,但母亲说,她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照相馆的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师傅,看着他们年轻恩爱的样子,连连称赞。

父亲站得笔直,像一棵青松,母亲依偎在他身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你父亲啊,是个顶天立地的军人。"母亲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自豪,"那时候,他刚刚在一次重要行动中立了大功,上级准备调他去更重要的岗位。谁知道……"母亲的话音戛但是止,我知道她又想起了那个改变我们一家命运的噩耗。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深秋,我才刚满周岁。记得奶奶常说,那段日子雨下得特别大,好像老天爷也在为即将发生的事情伤心。

父亲所在的部队在执行一次特殊任务时遭遇敌袭,据说战斗异常惨烈。最后传来消息,父亲张龙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

母亲当时正在给我喂奶,听到这个消息时,奶瓶直接掉在了地上。她抱着我,整整三天没有流一滴眼泪,只是将我搂得更紧了些。邻居们都说,从那天起,母亲像变了一个人,眼神中的光彩消失了,整个人瘦了一圈。

从那以后,母亲就独自担起了抚养我的重担。她白天在纺织厂做工,晚上还接些零活贴补家用。

我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在半夜醒来,看见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缝制衣物,她的身影被拉得老长,显得那么孤单。

镇上有不少人劝母亲改嫁,说她年纪轻轻的,带着个孩子不容易。特别是刘主任,经常借着关心我们的名义登门拜访。但母亲从来不为所动,她总说:"我的男人是为国牺牲的英雄,我宁愿守着这份荣誉过一辈子。"

母亲很少提起自己的辛苦,反而经常给我讲父亲的故事。她说父亲年轻时就立志报效祖国,考上军校后,靠着过硬的本领,很快就在部队崭露头角。

02

她特别喜欢讲父亲第一次立功的故事,说他带领战友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你长得越来越像你父亲了。"每当我立功受奖,或是做出什么让她骄傲的事情时,母亲总会这样说。

有时候,我会从她的眼神中捕捉到一丝恍惚,仿佛在透过我看着记忆中的父亲。我知道,她是希望在我身上看到父亲的影子,看到那个她深爱的男人留下的痕迹。

上学时,我就立志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军人。每次军事课上,我总是表现得特别积极。教官说我有当兵的天赋,动作标准,意志坚定。

我知道,这些都是遗传自父亲的基因。军装、枪支、冲锋号,这些充满阳刚之气的事物总能让我热血沸腾。



十八岁那年,我正式向母亲提出参军的想法。母亲非但没有阻拦,反而第一个支持我的决定。她颤抖着手从那个红布木箱中取出父亲的一枚勋章,小心翼翼地别在我的衣领上:"带着你父亲的光荣,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荣誉吧。"

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母亲破天荒地跟我喝了一杯酒。她说,这是父亲最爱的老白干,度数不高,但有一股特别的香味。

借着微醺,母亲给我讲了很多以前不曾提起的往事。原来父亲最初追求母亲时,是靠着一手好厨艺打动了她。每次休假回来,都要给母亲露一手,说这是在部队食堂偷师学来的。

在参军的日子里,除了艰苦的训练,还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小事。每天早上集合时,我总是提前十分钟到达操场,看着晨雾中战友们陆续列队的身影。

新兵连的训练特别苦,但苦中也有乐趣。记得刚开始练习单杠时,我的手掌起满了水泡,疼得连握枪都困难。班长看见了,默默地递给我一瓶药水,说这是他当年练功用的祖传配方。那股浓烈的中药味,和父亲从前身上的味道莫名地相似。

俯卧撑、队列、武装越野的训练不断重复,但每次都有新的体会。有时是在烈日下,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在地上;有时是在寒风中,手指冻得发麻也要保持准确的动作。

我的战友小李总说我是个怪人,累得快虚脱了还能保持微笑。其实他们不知道,每当我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想象着他在战场上遇到的困难,现在的这些训练又算得了什么?

张旅长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他不苟言笑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细腻的心。我注意到他总是会在新兵训练最艰苦的时候出现,不动声色地观察每个人的状态。特别是夜间训练时,他会带着热水壶在训练场地四周走动,给实在坚持不住的战士倒上一杯热水。

03

有一次深夜集合,我发现张旅长的办公室灯还亮着。通过窗户的反光,我看到他正在翻看一本泛黄的相册,神情异常专注。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本记录着他所带过的每一届战士的老相册。而在他的床头,一直摆放着一个看起来很旧的军用水壶,上面还能隐约看出"忠诚报国"四个磨损的字迹。

最让我难忘的是他看我训练时的眼神。那种既欣慰又带着一丝忧伤的复杂目光,让我总觉得他想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特别是在我立功受奖时,他颤抖的手和闪烁的眼神,似乎不仅仅是一个长官对下属的欣慰。

有时候我会觉得,他对我的关心似乎超出了一般的长官对战士的关怀,但又说不清楚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那次在浴室看到他后背上的褐色痣和八字形疤痕时,我突然想起母亲曾经提到过,父亲背上也有一个类似的胎记。但当时我很快就把这个想法抛到了脑后。不过张旅长那一瞬间的不自然,和快速穿上衣服的动作,却一直印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在那次实战演习中,我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敌方的破绽。这让我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当兵要多长一双敏锐的眼睛。"



而当张旅长把嘉奖令交到我手上时,他的手明显在颤抖,眼里噙着的泪水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一刻,我忽然觉得他的眼神异常熟悉,就像是从旧照片中走出来的父亲的目光。

退伍前的那天,张旅长特意叫我去他办公室。阳光从窗外斜斜地照进来,给他的军装镀上了一层金边。"小李,这两年你表现得很好。"他的声音依旧温和,"临走前,我们合张影吧。"我受宠若惊,连忙答应。

拍照时,我注意到张旅长的神情有些恍惚。他让我站在他的右边,说这样光线最好。但我总觉得他的目光中藏着某种深意,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说,却又不得不咽下。

照片洗出来后,他亲手将照片装进相框,还特意在背面写了几句勉励的话。

带着这份珍贵的礼物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给母亲看。一路上,我设想着母亲看到照片时会露出怎样自豪的表情。

但现实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那一刻成为了改变我们一家命运的转折点。

当我拿出照片的那一刻,母亲的反应让我震惊。

她的手剧烈颤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双眼死死盯着照片中的张旅长,喃喃地说:"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