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底,万毅接到中央通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

会议期间,有一次万毅用餐去晚了点,许多桌子都没有空位了,正好首长东边上还空着一个位子,万毅没有多考虑,就挤到那里坐下。首长看了看万毅,边吃面条边聊,开玩笑说:“万毅同志,你可算是张作霖的余孽呀!”

万毅说:“首长,我不能算是张作霖的余孽,张作霖的余孽应该是张学思。”



1907年,万毅生于辽宁金县四十里堡一个满族家庭。那时大连、金州、旅顺被日本霸占,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生下来,就成了殖民主义的奴隶。”万毅自幼就种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

1925年3月底,万毅考入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队长是张学良。经过6个月的学习训练后,他被分配到张学良驻大津的司令部。不久,奉军内发生郭松龄倒戈事件。当时万毅是郭部的兵站员,因为字写得不错,算盘打得比较好,很快被提升为少尉。

1926年,他担任了张学良的副官,此后,他一直都被张学良器重。

后来受郭松龄反奉牵连,又被赶回家中,不甘心的万毅当即找到张学良说明情况,后来通过考试以后,万毅继续留在东北军中。

1929年,万毅被张学良送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在这里,万毅继续着自己的优秀,一年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张学良对他寄予厚望,在毕业典礼上,他奖励给万毅一把指挥刀和一块怀表。

张学良说:“两千多位毕业生,你的成绩是第一名,前途无量”

此后,万毅多次被张学良重用。



1935年8月,他被调往西安张学良身边接受考察。一次,在陪少帅沿渭河边散步时,当听到张学良说要在此地建立东北新村,安置流落关内的东北军官兵家属时,万毅再也克制不住激动的情绪,说:“为什么要在这里安家?咱们东北哪个地方不比这里强?”国难家仇集于一身的张学良听了这话,顿时沉默不语。

过了半个多月,万毅被张学良派往驻甘肃省庆阳县西峰镇的骑兵第35师当联络参谋。

1936年1月,刚满29岁的万毅成了东北军中最年轻的团长。

结果,万毅当上团长后没多久,就让张学良被蒋介石训了一次。

蒋介石怎么会注意到万毅呢?

原来“九一八”纪念日,万毅带着团里的兄弟们参加了游行活动还当街痛批蒋介石的行为,结果一位少校政训员认为,这是一个到蒋介石面前告状的机会,便想扯墙上的抗日标语,作为证据。结果被万毅发现了,两人在争吵过程中,万毅忍不住动手打了对方一耳光。就这样,团长打政训员的事就传开了。

见蒋介石要问罪,张学良急中生智,说:“委员长,把他交给我办吧!”回去后,张学良不但没有处理万毅,反而暗中把他保护了起来。

但是,蒋介石已经把万毅列在了黑名单上了,只等着一个“合适”的机会算账。

虽然在张学良的求情下,此事不了了之,但是他还是在蒋介石那边挂上号了。

一心想要革命的万毅,对国民党的那一套十分不屑,虽然他对张学良的知遇之恩很是感激,可是面对自己心中的抱负,万毅还是选择与我党并肩奋战,早在1935年的时候,万毅就已经和我党的刘澜波等人接触过,并且对共产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想要加入我党之中。



在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也被蒋介石软禁起来,时任东北军57军军长的缪澄流也将万毅羁押。不过没在监狱关多久,抗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用人之际也顾不得算账。万毅在进入监狱后不到半年便被释放,出来后担任东北军第57军第112师第672团上校团长,匆忙上了前线。

万毅参加了惨烈的南京保卫战,几乎全军覆没。随后,万毅与我党的接触不断增加,最终在1938年3月11日,万毅成为中共的“特别党员”,并且在团里秘密建立了中共工作委员会,开始了政治生涯崭新的一页。

1939年,东北军开进了鲁南,引起了日军的注意,于是发动了夏季大“扫荡”,在反“扫荡”中,万毅率领667团打了不少伏击战。一次,他们在破袭滕县车站的铁路时,俘获日本经济考察团团长远山芳雄及随员远桥新一,随后在破袭津浦路时,生俘日军少将原山方雄。



1940年,万毅任东北军57军111师333旅旅长,而57军军长缪徵流搞“曲线救国”,安排亲信与日军秘密谈判,准备拉57军投靠日本人。万毅得到确切信息后,当即向111师师长常恩多报告。

两人商定了锄奸方案,准备利用部队移防之机逮捕缪徵流,由万毅负责实施。

此事发生后,一来缪徵流恶人先告状,二来于学忠想息事宁人,最后将这起锄奸事件的性质说成是“闹事”。

后在于学忠的暗中指使下,乘常恩多病重之机,于1941年2月17日万毅被57军111师反动旅长孙焕彩抓捕,被关押在鲁苏战区监狱之中,后来在法庭审判中,万毅几乎差点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定罪,由于在法庭怒斥反动派,影响颇大,万毅后来被关在狱中,蒋介石密令处决万毅,也就是在处决前夕,万毅他趁着看守松懈逃了出去,并且直奔八路军滨海抗日根据地。

这位中共曾经的“秘密党员”,如今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开启新征程。



1943年初,万毅率领东北军一个师加入八路军,番号编为山东军区滨海支队,万毅任军区副司令员兼支队长。他率部与日伪军多次激战,予敌军以沉重打击,以至于在日伪占领区流传一句名言:“不怕一万,就怕万毅。”

抗战后期,万毅有一次在战斗中负了伤,被日军一排子弹擦到了嘴巴,直接打掉了七个半牙齿。

当时负责抢救万毅的医生是奥地利人罗生特,他还开玩笑说:“万毅同志,请你放心,等你装上假牙,还会比以前更好看,脸上会出现酒窝。”

万毅哭笑不得,但也恰恰因为罗生特医生的这句话,万毅在那之后便多了个“酒窝将军”的美称。

1945年8月,主席在20天内连发三份电报,亲自点名让万毅向东北开拔。

收到命令后,万毅十分激动,九一八事变后他随部队离开了东北14年,打回老家的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

万毅到达东北后,招兵买马,剿匪,开展群众工作,迅速就在东北站稳了脚跟。

1946年1月,东北挺进纵队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万毅担任司令员。

在天寒地冻、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万毅率部与陆续开至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战。

在此期间,第七纵队与国民党军打了近30场仗,歼敌5700多人。

1946年3月,万毅首次见到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的林彪,并和他进行了长谈。万毅不熟悉他的上级林彪,同时林彪也不熟悉万毅。

惜言如金的林彪,详细讲解他的想法,耐心征询万毅对作战思想的看法,以及实行起来有什么困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