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一):历史沿革1

陈朝(557年—589年),史称南陈、南朝陈,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为陈武帝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市)。传五帝,共历三十二年。


1.征伐定业

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503-559),吴兴郡长城县下若(箬)里(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其家世居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据说为汉魏名族“颍川陈氏”之后。

《陈书》说陈霸先“少倜傥有大志,不治生产。既长,读兵书,多武艺,明达果断,为当时所推服”。约在南梁大同六年(540年),时任吴兴太守的萧映已极为器重陈霸先,到他就任广州刺史后,陈霸先亦以中直兵参军随行。大同十年(544年),交州的李贲自称越帝,新州(治在今广东新兴)刺史卢子雄、高州(今广东阳江)刺史孙冏围攻广州,广州告急。陈霸先力战解围,受到梁武帝萧衍瞩目。大同十一年(545年),梁武帝任陈霸先为交州司马,讨伐李贲。经过三年苦战,陈霸先除掉了收复了交、爱、德、利、明等数州(均位于今越南北部)。陈霸先回高要不久,正遇上侯景之乱。大宝三年(552年)王僧辩与陈霸先登坛设誓,缔结盟约。征讨大军沿路攻克芜湖、姑孰(今安徽当涂),同年三月在建康与侯景展开了决战,彻底摧毁了侯景势力。

承圣三年(554年)三月,梁元帝萧绎进陈霸先位为司空。九月,西魏发兵突袭江陵(今湖北荆州),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被俘杀。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在江陵的的儿子陈昌、侄子陈顼均被掳至长安。此时,梁元帝之侄萧詧被西魏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后梁政权。江陵陷落后,王僧辩与陈霸先经反复商议,准备于次年二月迎接梁元帝第九子、晋安王萧方智到建康称帝。

萧方智自寻阳入居建康朝堂不久,北齐坚持派兵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当傀儡皇帝。王僧辩起先不允。承圣四年(555年)三月,齐军兵至东关(今安徽巢湖市),王僧辩派兵阻拦失败,屈从于北齐的压力,于七月迎萧渊明到建康称帝,以萧方智为皇太子。陈霸先认为一旦萧渊明为帝,梁朝将成为北齐附庸,故而与王僧辨再三苦争,王僧辨没有听从。因此,陈霸先召徐度、侯安都、周文育等谋划,决定以“擅自废立”之罪讨伐王僧辩。并于同年九月在京口举兵,突袭石头城,陈军从建康城北入城,王僧辩猝不及防,苦战不敌,就擒后被缢杀。

承圣四年(555年)十月,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史称梁敬帝,改元绍泰。他又自任大都督,总摄梁朝军国大事。北齐分别于绍泰元年(555年)底和太平元年(556年)六月两次侵犯梁朝,均被陈霸先率部击败,使江南民众避免了遭受外族的侵害。绍泰元年(555年)十月及永定元年(557年)二月,又分别平定了王僧辩余部和曲江侯萧勃的反叛。至此,陈霸先为称帝铺平了道路。


2.禅梁称帝

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后,占据湘、郢等州的王琳一直不服。太平二年(557年)五月,王琳大力修造舟舰,准备进攻陈霸先。六月,陈霸先派西道都督侯安都、南道都督周文育率领水师2万人会师于武昌,对王琳发动进攻。

永定元年(557年)八月,梁朝提升丞相陈霸先为太傅,加赐黄钺、殊礼。九月,又提升为相国,总领朝政,封陈公。十月初三,进爵陈王。初六,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初十,陈霸先在南郊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永定,封萧方智为江阴王(次年派人将其杀死)。

陈霸先建国之初,“号令不出建康千里之外”,他一面笼络江左豪族,恢复江南经济,一面征伐北齐,收复淮南失地,政权逐渐稳固。建康都城也在兴工复建之中。永定二年(558年)正月,王琳带10万甲兵东下,抵达湓城(江西九江瑞昌),驻扎在白水浦(江西九江县西)。三月,北齐派兵援助并护送梁永嘉王萧庄回到江南,王琳拥戴萧庄登上了帝位,被北齐册拜为梁丞相。

陈霸先在位期间,每临军机大事,都能确定破敌制胜之道,而处理政务则崇尚宽和简朴,注意休养生息,不轻易用兵。他天性俭素,任贤使能,政治清明,使江南局势渐趋稳定。

永定三年(559年)六月,陈霸先病逝,在位三年,时年57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

3.文帝粗安

陈霸先病重时,征侄子陈蒨入朝继承皇位。陈蒨抵达后,于永定三年(559年)六月甲寅日在建康太极前殿即位,史称陈文帝。当初,陈霸先追谥其兄陈道谭为始兴昭烈王,让他的第二个儿子陈顼继承封号。等到文帝即位,陈顼还被俘在周都长安没有回来,文帝改封陈顼为安成郡王。

永定三年(559年)十月,王琳得知陈霸先死,率军东进,拥萧庄出屯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北齐派慕容俨率军临逼长江,为之声援。十一月,王琳进犯大雷(今安徽望江县),文帝以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御。天嘉元年(560年),当王琳与侯瑱在芜湖交战时,北周发兵攻打荆州,结果王琳兵败,王琳与萧庄逃亡北齐。陈朝也自此成为南朝正统。

天嘉元年(560年)二月,文帝任命陈昌为湘州刺史,封衡阳王。三月,侯安都迎接陈昌渡汉江,陈昌溺死于江中。然后,侯安都上奏陈蒨,宣称陈昌渡江时遭遇不测,船坏被淹死。

天康元年(566年)三月,文帝任命陈顼为尚书令。四月,陈蒨患病,同月逝世,终年四十四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

陈蒨起自艰难,知晓百姓疾苦,仍贯彻休养生息的策略,治国一律从俭。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除平湘州王琳外,还相继讨定临川周迪、豫章熊昙朗、东阳留异、建安陈宝应等各地割据势力的叛乱,又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当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较强,史称“天嘉之治”。


4.太建之政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文帝去世后,太子陈伯宗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光大。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安成王陈顼以皇太后沈妙容的名义将陈伯宗废为临海王。陈伯宗被废后,出居别第,后世称其为废帝。

太建元年(569年)正月,陈顼在建康的太极前殿即位,是为陈宣帝。同日,陈顼下诏封其子陈叔宝为皇太子。十月,左卫将军欧阳纥占据广州叛乱,陈顼命车骑将军章昭达率军讨伐。太建二年(570年)二月,章昭达擒获欧阳纥,平息广州之乱。四月,陈伯宗逝世。

太建五年(573年)三月,陈顼力排众议,决议出征北齐,任命镇前将军吴明彻为都督征讨诸军事,裴忌为监军事,统率10万大军进攻北齐。四月,前巴州刺史鲁广达在大岘(今山东省临朐县)击破北齐军,仪同黄法抃攻克历阳。此后直至十二月,陈军相继攻取秦州、泾州、合州、仁州、巴州、北徐州、霍州等地,尤以吴明彻收复寿阳,擒杀守将王琳,为此次北征的最大战果之一。太建七年(575年)闰九月,吴明彻又在吕梁大破齐军。在此次北伐中,陈军分头作战,配合良好,淮南人民也支持陈军进入淮南,加之北齐西北危机更甚,对淮南不甚重视,所以陈朝能够顺利地取得淮南。太建九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并派将军梁士彦率军与南陈争夺淮南。十月,吴明彻在吕梁击败梁士彦所部。但在次年(578年)二月,陈军大败于吕梁,自吴明彻以下的诸将均被北周俘获。太建十一年(579年),周军再度发动进攻,南陈北伐所得淮、泗土地丧失。此后陈顼虽趁尉迟迥、司马消难之乱期间出兵经略江北、淮南,但未取得显著战果。

陈顼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总的来说,陈顼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政治也较为清明。但太建北伐极大地消耗了陈朝的国力,暴露了陈在南北对峙中的不利地位。

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初十,陈顼在建康宣福殿因病驾崩,享年五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高宗。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