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年,邓太后刚咽气,服侍她16年的蔡伦服毒自尽。汉安帝看到蔡伦的尸首,恼羞成怒:“就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

历史课本中我们学习过蔡伦发明造纸术的故事,其实确切地说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张,只不过各地的造纸技术不同,蔡伦只是将各家造纸之长处结合在一起优化了造纸术。

不过,历史上的蔡伦可不仅仅是发明了造纸术,他起于微末,而后飞黄腾达,再到最后的自尽身亡,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让汉安帝如此痛恨?

蔡伦年少入宫成了宦官,关于蔡伦成为太监的说法有很多,有的说家境贫寒为了生活不得已而为之,另一种说法是出身寒微的蔡伦想出人头地,没有办法只能当太监,这样才有机会离权力中心更近一点。

甭管因为什么,蔡伦最终成为了东汉宫廷中的一个太监。



然而,太监也分很多种,蔡伦属于有才华的那种。

因为会来事儿有眼力见,汉和帝时期蔡伦已经升为中常侍,大概是那种传达诏令整理文书的宦官,可以理解为皇帝的秘书。

皇帝的赏识加上窦太后的重用让蔡伦飞黄腾达,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窦太后,但并不是因为单纯喜欢他,背后的目的还是后宫夺权。

汉章帝时期,当时还是窦皇后的窦太后主宰后宫。

女人的权力心也是不容小觑的,窦皇后可谓权倾后宫,但当时汉章帝最宠幸的女人是宋贵人,她不但给汉章帝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还被册封为太子。

要知道窦皇后才是正妻,其他嫔妃生的孩子只能算庶子。即便如此汉章帝还是将他与宋贵人的儿子封为太子。

这让窦皇后非常不满,不仅权力受到威胁,在其他嫔妃面前也没面子,因此窦皇后联合自己的生母沘阳公主设计以巫术构陷宋贵人。

蔡伦便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若窦皇后是构陷宋贵人的策划者,蔡伦就是计划的执行者。

毕竟宋贵人深受宠爱,根本没必要做坏事,因此想要坐实罪名是很难的。

当时的蔡伦给人一种为人刚正的感觉,虽然是太监,但是作风很正派,因此如果能通过蔡伦之手坐实宋贵人的罪名,那么宋贵人绝对没什么好下场。

其实蔡伦当时也没想参与其中,但是窦皇后觉得他是最佳人选,于是不断向他各种暗示,同时又许诺事成之后有很多好处。

蔡伦不是圣人,他只是个宦官,若想飞黄腾达靠上大树是很必要的。再者如果不答应窦皇后的请求,以后自己会是个什么下场他很容易想到。

宋贵人身份高贵都能被陷害,何况自己一个太监,实在有一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感觉。

思来想去后,蔡伦决定出手了,他用计谋坐实了宋贵人与其妹妹的罪名,最终导致二人服毒自杀。

打那以后窦皇后的地位稳固了,蔡伦的前途光明了,只有宋贵人姐妹冤死了。



可是宋贵人姐妹真的白死了吗?当然不会,刘庆也就是宋贵人的儿子暗暗记下了仇恨,记住了蔡伦,同时把这段仇恨传给自己的儿子刘祜,也就是未来的汉安帝。

汉章帝死后,汉和帝刘肇继位,邓绥成为皇后也就是后来权倾朝野的邓太后。

奈何汉和帝英年早逝,年仅27岁就驾崩,留下当时还不到一岁的独子刘隆,后者赶鸭子上架成为东汉第五位皇帝,实际上皇权掌握在邓太后手中。

此时的蔡伦尝到了攀附后宫的甜头,因此他对邓太后毕恭毕敬,邓太后也知道他是个人才便收为己用,造纸便是在邓太后的允许下进行的。

由于刘隆太小,担心皇位出现继承问题,因此刘祜出现在视野中后,虽然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好歹是刘家后人,故此刘祜稀里糊涂地成了储君。

年幼的刘隆即位不到百日便夭折,皇位最终错进错出落到刘祜手里,只不过他只得到一个皇帝的头衔,实际大权还是在邓太后手中。

公元121年,邓太后病逝年仅41岁,汉安帝刘祜终于夺回皇权,这么多年收的苦他都要找回来,首先就是要帮祖母宋贵人报仇。

当时窦太后和曾经参与那件事的人都已不在,只剩下一个蔡伦。



汉安帝就让蔡伦前往廷尉署认罪,蔡伦知道汉安帝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为了避免羞辱和折磨,于是服毒自尽。

汉安帝得知蔡伦自尽,觉得这么死太便宜他了,然后收回关于蔡伦的所有爵位和封赏。

参考信息:百度百科:蔡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