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俄关系修复会冲击中俄关系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底线思维 ,作者程亚文

眼看着特朗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俄乌问题上快刀斩乱麻,迅速修复着和俄罗斯的关系,也让中国国内出现了这样一种担忧:

俄罗斯会不会转向美国,中俄关系因此受影响?特朗普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下一步会不会联俄制华?

其实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初,国内就有这样的担忧,而随着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举动,这种担忧也在上升。对此,观察者网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程亚文带来解读。

【文/观察者网 小婷】

观察者网: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并表示要修复美俄外交关系、思考双方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方面的可能性。之前国内一直都担心美俄重新修好后,会对中俄关系带来冲击。对此您怎么看?

程亚文:这确实是这几天大家都在关心的问题,不少人都在讨论,我也看到相关消息,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是美俄关系改善对中俄关系的冲击,对于普京来说,收下美国递来的糖果,转身就不跟中国和好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恐怕不大。普京是有历史感的人,他会看到以往的历史: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一直想跟美国合作,一厢情愿地拥抱美国,但美国是怎么对待俄罗斯的呢?特朗普的任期是4年,4年之后还是不是他?如果4年之后又变了,俄罗斯该怎么办?

其次,中国和俄罗斯最近几年已经建立了很强的合作关系,从政治到经济各方面的合作都没有什么障碍。为什么要把这个合作中断掉,转头去拥抱美国呢?美国能够给它提供什么东西呢?如果美国给俄罗斯的利好大于俄罗斯跟中国合作带来的利好,那么俄罗斯还有可能掉头转向美国,但我觉得至少从目前来看,俄罗斯的两大利益诉求——安全和经济发展,美国并不能完全给予保障。

俄美两国代表团在沙特举行会谈 纽约时报

美国和俄罗斯改善关系后,肯定能改善它的安全利益,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利好。但是从经济层面来讲,美俄关系改善后,美国能给俄罗斯提供什么呢?

特朗普一直想让制造业从其他地方回流美国,而俄罗斯需要的恰恰是投资,而且不是一些简单的投资,还包括制造业、工业等等产业投资,这些美国能给它提供支持吗?它自己都吃不饱了,还怎么去喂别人。

这两天我看到有人说,现在的局势很像50年前的尼克松访华时带给俄罗斯的冲击,但在我看来,“尼克松1.0”对中美苏关系的影响,和今天所谓的“尼克松2.0”对中美俄关系的影响,在方式上完全不同。

在50年前的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美国向中国示好,中国和美国加强合作关系,不仅获得了政治利益,也就是安全利益,还获得了经济利益。当时美国向全球投资,中国刚好承接了美国的制造业出海,所以无论是安全还是经济层面,中国所需要的两大利益,在中美合作中都能得到满足。

但是今天呢?俄罗斯和美国改善关系,可能安全利益能够得到满足,但经济利益是没有办法得到满足的。俄罗斯的经济利益可能从什么地方得到满足?只能从中国。所以说俄美关系改善了,俄中关系马上就会直转急下,这不太可能。

观察者网:俄罗斯会怎么看待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转向?

程亚文:俄罗斯当然期待美国和它改善关系,这对它来说肯定是利好。但也不会因为美国要跟它改善关系,就掉头转向美国,弃中国于不顾。因为如果这样做,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俄罗斯来说,都不会是利好,普京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

就像我刚才说的,俄罗斯今天既要安全也要经济发展,能够帮助俄罗斯发展经济的只有中国,而且最近这几年中国跟俄罗斯的贸易投资各方面都在上升。俄罗斯的整个国家战略也高度重视亚洲这一块,转向东方的战略态势已经出来了,为什么要放弃呢?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帮助他,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安全利益,合作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是利好的,俄罗斯为什么要放弃呢?怎么可能放弃呢?不可能的。

无论是基于以往的历史,还是今天的现实,中俄关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是高度确定的,合作关系也是高度确定的,变数很小。但美俄关系不是,一直充满着不确定性。作为一个大国,怎么可能放弃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呢?从战略上来说,俄罗斯肯定不会这么考虑问题的。

很多人把今天特朗普跟俄罗斯改善关系,和当年尼克森跟中国改善关系相提并论。其实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前提是不一样的,当年中国跟苏联在政治关系上是对立的,但今天中国跟俄罗斯是高度合作的,这个前提是完全不一样的。前提不一样,导致后续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今天美俄关系的改善,和53年前尼克松访华时的前提条件完全不一样

观察者网:特朗普上台将近一个月,从经济、地缘政治上做了很多动作,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在为集中精力对付中国扫清障碍。您对此怎么看?

程亚文: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中国需要对这方面的行动高度警惕,毕竟最近七八年,中美关系已经是这样一个状态了,所以我觉得从中国角度来讲,有这样一种考虑是自然的,也是必须的。

但是,我们也要站在特朗普、站在美国的角度,来考虑他们可能会怎么想。对于像特朗普这样的美国守主义者来说,他们现在想的可能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是美国内政出大问题了,第二是美国和世界的关系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到底应该建构什么样的关系,也有利于美国内政向好?我觉得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今天可能也需要重新思考。

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可能会怎么认识美国和时代的关系呢?最近这几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说现在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这等于承认美国单级主导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意味着美国已经意识到,霸权是个负担,美国不再寻求霸权了。既然不再寻求霸权,那美国跟中国争霸的前提也就没有了,中国并不想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这做不到,也会得不偿失。特朗普的政策想法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样也就不排除美国会变换角度,从多极化的视角来看待中美关系。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认为现在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等于承认美国单级主导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资料图

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50多年前尼克森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当时他面对的是越战给美国造成的巨大消耗,所以他要战略收缩,那时候不希望跟苏联发生更大的碰撞。所以我们看到上个世纪70年代,其实在中美关系改善的时候,美苏关系也有很大的缓和。

现在特朗普也在搞战略收缩,从逻辑上来讲,他没有理由再去寻求跟中国发生高烈度的对抗。虽然未来回到中美对抗模式的概率还是很高的,但是从短时间来看,特朗普通过推动中美关系缓和来养精蓄锐,让美国重新恢复活力即“再次伟大”,这个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这两种可能性都要做好准备:一种是中美将很快进行战略决战,从过去八年来中美关系的情况来看,这个趋势仍旧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刚才所讲的,特朗普和他的团队正在重新调整美国和时代的关系,认为现在是一个多极化的时代,美国不再寻求以往的霸主地位。在战略收缩期通过美俄关系的改善,推动中美关系缓和,这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从最近一段时间的一些动作来看,我觉得特朗普倒不像是在为中美战略决战做准备,因为如果要战略决战的话,他应该拉上一帮盟友来共同对付中国。没有盟友,他一个人怎么来对付?但现在你看看,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是什么样子?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这些国家对美国的感受不是在变好而是在变坏,和美国的合作不是在增强而是在减弱。如果要跟中国决战的话,美国应该是加强和这些传统盟友的关系才对,为什么要弱化和盟友的关系?这不是在弱化自己围堵中国的力量吗?

所以我们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对这两种可能性都要做好准备,不急于对中美关系可能会向什么方向演变定调,并进一步加强对特朗普团队世界观、外交观、战略观的理解,进一步剖析他最近的这些举动,看看背后到底有没有一些连贯的东西?还要判断特朗普到底是不是在进行战略收缩,如果是,我们也需要推测,他这时候再进一步恶化中美关系,是不是有利于他的战略意图?下一步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外交安排?

总之一句话,我们思考中美关系,八年前的时候是一个新的前提条件,到了今天,这个前提条件又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个前提条件的变化。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马骏副教授也对访谈作出了贡献,特此感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