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还认得这是谁吗?"病房里,护士递给叶秋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年轻的男人憨厚地笑着,怀里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认得,当然认得。"叶秋颤抖着手抚摸照片,"那是我这辈子最不该辜负的人。"
四十年前,她为了回城抛下丈夫和刚满两岁的儿子。
如今,已经六十岁的她躺在病床上,只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见他们一面。
01
"叶秋,你的检查报告出来了。"医生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肝癌晚期,已经扩散了。"
六十岁的叶秋坐在诊室里,面无表情地听着医生说话。她的头发已经全白,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依然透着倔强。
"大概还有多久?"她平静地问。
"三到六个月。"医生顿了顿,"你最好安排好后事。有什么想见的人,也趁早见见吧。"
叶秋苦笑着摇摇头。想见的人?这辈子她最想见的人,恐怕早就不愿再见到她了。
走出医院大门,初春的寒风吹得她瑟瑟发抖。四十年了,她走过了太多弯路,尝尽了太多苦涩。如今站在生命的尽头,那些被她深埋在心底的记忆,突然清晰地浮现出来。
"叶秋?真的是你?"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她转身一看,是李大勇。四十年不见,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知青战友,如今也已经两鬓斑白。
"大勇?"叶秋眼眶一热,"你怎么在这?"
"我女儿在这个医院工作,我来看她。"李大勇打量着她,"你这是……"
"我得了肝癌,晚期。"叶秋轻描淡写地说,仿佛在说别人的事。
李大勇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坐?"
医院对面是一家老式茶馆。两人要了一壶茶,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是川流不息的人群,窗内是沉默的往事。
"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李大勇问道,语气有些生疏。
叶秋盯着茶杯看了半天,才缓缓开口:"不怎么样。你知道的,我为了回城,抛下了铁柱和孩子。后来在城里结婚,离婚,再结婚,再离婚。现在,就剩我一个人了。"
"铁柱他们……"李大勇欲言又止。
"你见过他们吗?"叶秋急切地问,"铁柱和小强,他们还好吗?"
李大勇的脸色沉了下来:"你有什么资格问他们好不好?当年你一声不响地走了,可知道铁柱差点寻了短见?要不是为了小强,他早就……"
叶秋的手微微发抖,茶水洒在桌上:"我想回去看看他们。"
"别去。"李大勇斩钉截铁地说,"你走的时候那么决绝,现在又何必去打扰他们的生活?"
"可是我……我真的想见见他们,哪怕最后一面。"叶秋的声音带着哽咽,"大勇,你帮帮我好不好?"
李大勇沉默了很久,终于摇摇头:"对不起,这个忙我帮不了。"
叶秋低下头,泪水滴在桌上。她明白,这是她当年选择的代价。
走出茶馆时,李大勇突然说:"铁柱他们搬到县城了。小强在县医院当医生,铁柱开了家小饭馆。"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叶秋一人站在街头。
回到租住的小屋,叶秋从床底下翻出一个旧皮箱。箱子里装着她这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一张发黄的全家福,那是小强满月时拍的。照片上,年轻的赵铁柱憨厚地笑着,她抱着小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铁柱,小强……"她轻声呼唤着这两个朝思暮想的名字,泪水模糊了双眼。
那是1971年的春天,她作为知青来到这个偏远的北方农村。二十岁的她,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踏上了这片改变她命运的土地。
谁能想到,等待她的不仅是爱情,还有背叛;不仅是幸福,还有永生难忘的愧疚。
02
1971年春天,北方的一个小村庄。
"新来的知青要跟老乡学习,扎根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队支书的话在风中飘散。
叶秋穿着发白的蓝色棉袄,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她盯着自己的黑色胶鞋,鞋面已经沾满了泥土。二十岁的她,还不知道这片黄土地将如何改变她的命运。
"叶知青,你跟着铁柱去地里干活。"大队支书指着一个憨厚的年轻人说。
赵铁柱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腼腆地朝叶秋笑了笑:"叶知青,这边走。"
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在去地里的路上,赵铁柱一直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她有没有跟上。看到她被泥地绊了一跤,赵铁柱赶紧跑过来扶她。
"慢点走,这路不好走。"他的大手粗糙但温暖。
春播时节,赵铁柱教她插秧。她笨手笨脚,常常把秧苗插歪了。赵铁柱就在旁边耐心地教她:"要这样,直着插,不能歪。"
夏收时节,赵铁柱教她用镰刀。她被晒得头晕目眩,赵铁柱就把自己的草帽给她戴上:"你是城里来的,不习惯。"
秋收时节,赵铁柱教她打谷子。她被谷壳呛得直咳嗽,赵铁柱就让她去树荫下休息,自己一个人干活。
不知不觉间,叶秋发现自己常常在想着这个憨厚的男人。他不善言辞,但总是默默地关心她、照顾她。
一天傍晚,两人收工回来,走在金黄的田野里。夕阳的余晖照在赵铁柱黝黑的脸上,叶秋突然觉得他很帅气。
"铁柱,你……有对象吗?"她鼓起勇气问道。
赵铁柱的脸一下子红了:"没、没有。"
"那你想找个什么样的?"
"就、就像你这样的。"赵铁柱说完就低下头,脸红得像熟透的柿子。
叶秋也红了脸,但心里甜滋滋的。就这样,他们开始了偷偷摸摸的恋爱。在田间地头,在小河边,在月光下……
半年后,叶秋发现自己怀孕了。
"铁柱,我、我有了。"她忐忑地告诉赵铁柱。
赵铁柱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狂喜:"真的?太好了!我这就去找大队支书,让他给我们办结婚证!"
他们很快结了婚。赵铁柱把自家最好的一间房腾出来给叶秋住,自己打了新的家具,还特意去县城买了一面镜子。
"以后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赵铁柱总是这样说。
儿子赵小强出生那天,赵铁柱高兴得像个孩子。他抱着小小强,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秋儿,谢谢你给我生了个儿子。"
生活虽然清苦,但很温馨。赵铁柱把最好的都留给叶秋和儿子,自己吃糠咽菜也不在乎。
可是好景不长。1973年秋天,一个消息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