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在承德保卫战中,第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带领8000子弟兵对抗3万日军的进攻。由于兵力差距悬殊,支援部队又迟迟到不了,余程万只能带领少量残余兵力进行突围。在常德战役结束之后,蒋介石在重庆要对擅自撤退的余程万军法从事。然而这一消息传出之后,不仅是余程万的上级王耀武和俞济时等人进行求情,就是常德的老百姓也联名上书政府请求放过余程万,在众多国民党将领中,能够被百姓支持拥护到这一步的确实是没有几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说起来余程万将军当年可是出身于黄埔系第一期,资历极老。但是由于余程万在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从事政治工作,并没有直接进入军队中带兵打仗,所以耽误了他的军事生涯发展。
但毕竟余程万是黄埔一期出来的老大哥,即使是后来黄埔三期的王耀武当了军长,成为余程万顶头上司的王耀武见到他时也非常客气。
余程万在王耀武麾下担任第57师师长,在1943年时奉命驻守常德城。此时抗日战争已进入后半程阶段,日军仍在垂死挣扎,回光返照般挤出自己最后的力量展开最为疯狂的进攻。
余程万作为一名出身黄埔的老资历将领认识独到,自有他人所不及之处。由于余程万将军之前从事过长期的政治工作,所以在担任57师师长期间,他也将自己从事政治工作的经验发挥到自己带兵实践之中。
余程万非常注意军纪建设并且体恤士兵,其麾下士兵无不对其拥护爱戴。除此之外,余程万在驻守常德期间还非常注重团结当地百姓,甚至还曾发动士兵帮助当地居民进行生产劳作,因而在当地百姓中余程万将军和他的第57师威望颇高。甚至在常德战役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后,当地老百姓还说余程万没有对不起常德,而常德对不起余程万。
残阳如血
在抗日战争中后期,湖南成为中日双方反复进行积累交战的修罗场,而常德之战又成为湖南境内战役中最为惨烈的几场战役之一。
常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但是由于它背靠沅江,这对于守城部队来说守无可守,退无可退,这也注定是一场双方意志交锋的残酷拉锯战。
日军对于常德城展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出动了116师团和名古屋师团等精锐部队将常德城四面团团围住。而驻守常德城中的余程万部队57师是当时国民党军队中最精锐的74军麾下重要组成部队,其装备优良准备充足,即使面对日军3万多人近4个师团的包围也一步不让。
日军对常德城展开了猛烈攻击,但是守城部队展现出的强大意志力和战斗力对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日军部队看到四个师团进攻一个师把守的一座城池竟迟迟不能胜利,也是心中急得不行。在双方交战到后期的时候,日军甚至主动让出常德城外南门位置的包围,意图让守城的第57师抓紧时间撤退,自己好占领这座城市。
然而余程万将军和他的57师在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前也不能自己撤退,于是继续在城中和日军进行交战。由于兵力差距实在过于悬殊,而常德城外的国民党支援部队在日军的阻击下又迟迟不能到来,余成万麾下八千子弟兵如今只剩百人,号称虎贲师的57师距离全军覆没只有一步之遥。
再继续坚持下去的话只能是全军覆没而且常德城也保不住,经过反复思考和激烈的思想斗争,余程万最终决定自己带少部进行突围寻找支援部队再重新打回来。
在余程万将军带领残部成功突围之后,常德城迅速被日军所占领。余程万突围之后迅速接洽到周围救援部队,带领一个团的兵力再次打回常德城。
余程万将军虽然带领救援部队再次夺回了常德城,但是毕竟他违背军令擅自撤退,而重庆政府也将其送到军事法庭准备军法从事。对于余程万的遭遇,他的上级王耀武和老领导俞济时颇为不忿,要不是援军迟迟不到,57师又怎么会沦落到如此悲凉的境地,于是二人也纷纷站出来替他求情。更令人震撼的是,原来常德城中的百姓也纷纷联名上书替余程万将军求情。
蒋介石见到民意如此也不好再对其进行过分追究,于是也就释放了余程万。而余程万经此一战对于常德城中牺牲的57师袍泽颇为心痛,他后来找到了当时著名的小说大家张恨水求他写了一部关于常德保卫战中57师官兵的一部小说,作品的名字就叫做《虎贲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