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蒋介石、胡宗南与1943年闪击延安计划》、《军史回眸:毛泽东与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总部炮兵团》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日军的威胁下,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尽管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可要想打败强大的日军,那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也开始思考着抗战的策略,以及抗日战场未来的走势。

但在传统的影视剧中,对于毛主席在抗日期间的表现,主要是采取的一些重点突出的标志性事件进行塑造,这无疑太简单了。



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为了对付日军,毛主席做的具体工作远比大家想象中要多得多,只是因为红军长征后,毛主席早已经不从事一线指挥,导致他在抗日战场上的巨大作用被忽视。

比如其中至少有三个历史真相被掩盖,而这些毫无疑问都能反映毛主席卓越的能力对抗日战场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在军事领域上,平型关战役后曾突发奇想主导炮兵建设。

1937年9月下旬,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一份平型关战役的报告,他瞬间变得非常激动。

实际上,毛主席对于平型关战役的看法非常复杂,他对取得这样的胜利感到高兴,但立马叫停了此类战役的筹备,并告诫前线指战员这样的战斗以后要避免。



毕竟八路军、新四军的力量本就非常弱小,实在没有足够的家底能与日军打消耗。

当然,批评归批评,毛主席对于此战过程中一些部队的表现,还是十分认可的——比如在这份报告里,就提到了115师343旅迫击炮连在战斗过程中的表现。

那时或许很多人还没有想到,这份炮兵部队的报告,对于我军的“炮兵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从红军开始,我军就是一个装备极差的部队。

当然,一开始事实也的确如此。

红军走完长征路之后,原本的大量根据地相继被国民党占领,本就不富裕的家底变得更加空虚。长征期间,许多部队不要说火炮这类的重武器,就是普通的枪支都严重不足。

部队改编北上抗日后,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八路军装备差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很多时候部队需要几个人共用一支枪,没有火力加持的部队哪怕是包围了日军,也拿日军没有什么办法。



因此,毛主席很早就开始思考部队的建设问题,而这份报告则让他看到了八路军炮兵建设的重要性。于是在几天后,在毛主席的推动下,八路军决定组建中央总炮兵团。

有了中央的指令,部队开始着手准备,1938年1月,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正式成立,对于这支毛主席一手推动创立的部队,毛主席也是非常重视。

而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眼光非常毒辣,日本人得知八路军组建炮兵部队的消息,立即集结重兵打算迅速消灭炮兵团。让敌人如此畏惧,可见炮兵部队的组建十分重要。

得知日军的动向后,毛主席立即让炮兵团渡过黄河撤到西面整训,还安排了许多部队掩护炮兵部队的撤离。就在部队前往整训途中,经过延安的时候,毛主席还特意见了炮兵团的几个指挥官。

毛主席专门叮嘱他们:炮兵部队的建设要有长远规划,从现在开始一面训练,一面要培养专业人才,为日后建设更多炮兵部队做好准备。



毛主席的这番话让人十分敬佩,当大家还着眼于当前的战事时,毛主席就已经想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毛主席的嘱托,炮兵团开始发展壮大。

此后的战争中,炮兵团一面发展壮大,一面又在实战中锻炼自己。

毛主席始终关注着炮兵团的行动,每当日军有大动作,炮兵团可能遭受危险,他经常亲自下指令,安排炮兵团撤退到安全地带,由其他部队保护起来。

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炮兵团多次遇险,但又频频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这支部队最终顽强存活了下来,并且在战争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壮大,它也完成了毛主席交给它的另一个任务。

以炮兵团为基础,我军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建设起了更多的炮兵部队,最终到了解放战争的后期,解放军强大的炮兵部队已经成为打垮国民党的重要武器。

正因毛主席提前部署炮兵部队的建设,才能打下这么好的基础,这才能让我军在短短几年内就打造出更多的炮兵部队,其在后期作战中日寇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而当敌人反应过来,早已为时已晚!日寇眼中的“土八路”,后来可有重型武器够他们吃一壶的!



第二,思想层面上,对日俘改造,瓦解敌人斗志。

当然,除了在部队的建设过程中筹划部署,可能大家还不知道毛主席曾提出过一个重要的抗日策略——那就是从日军内部瓦解敌人。

众所周知,我军一直奉行着优待俘虏的政策,可这一点对日军来说并不适用。

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抓捕的日军俘虏数量相当有限,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便是军国主义对日军的影响。

日军士兵绝大多数也是来自本土的贫民、农民,可在长期军国主义的宣传教育下,日本全国对侵略都有着一种执念。

而无疑也是由于这股狂热的战争氛围,导致日军士兵在战场上变得极为疯狂,这一点给无数中国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路军最初与日军交手的时候,还是会奉行优待俘虏的政策,甚至会抢救日军的伤员。

可疯狂的日军伤兵将被俘视为耻辱,拖着重伤的身体袭击八路军的救援人员,弹尽粮绝之下仍然坚持抵抗的事情频繁发生,这就导致八路军不得不击毙这些日军伤员。

虽然遇到了这些问题,但毛主席还是非常重视对日军士兵的宣传教育工作。

1937年10月,毛主席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的时候,就已经表示:打败日军的策略不单单是依靠中国军队的作战,还要依靠对日军的内部瓦解。

于是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全国各根据地都开始尝试对日军战俘的宣传教育工作,哪怕部队战斗中抓到日军战俘的数量非常少,但能做通一个是一个。

改造日军战俘只是一个开始,毛主席认为这条路走通了,日后对日军部队的宣传瓦解工作就好做了。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毛主席的这个策略,毕竟执行起来难度实在太大。



因为日军在中国各地残暴的行径,无论是地方民众,还是我军将士,都对日寇恨之入骨。许多战士心底里就不愿意接受,更有很多被日军祸害的地方群众,见到八路军押送日军去接受改造教育的时候,纷纷冲过去要打死日军战俘。

这项工作确实不好做,可经过大家不断努力,改造日军的工作终于有了效果。渐渐日军的一些战俘接受了组织的改造,他们意识到了真相,开始为两国和平而努力。

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冈野进提议建立一所专门改造日本人的学校。毛主席非常重视他的意见,冈野来到延安后,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开始组建这座特殊的学校。

学校专门教授马列主义等革命思想,一面负责改造一面负责教育,中央还有效保障了学员们的物质生活。这所学校的出现,使得对日军内部的瓦解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越来越多的日军战俘接受改造。



我军通过成功改造的日军战俘,在他们的帮助下,制定了对日军大部队的宣传工作,这些都精准击中了日军的痛点。许多日军士兵会偷偷把八路军的传单藏起来带回去翻看,八路军还会专门在夜间派人唱日语歌曲,这也引起了前线许多日本士兵的共鸣。

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日军各部队对于底层士兵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穷兵黩武的日本为了继续战争,想尽办法征募各种兵员,可中后期的日本士兵在八路军的宣传攻势下,战意已经越来越少。

甚至,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日军不主动发起进攻,士兵们消极抗命,日军占领区与抗日根据地之间出现了微妙的平衡。

更重要的是,大量在冈野进的改造学校接受教育的日本人,之后带着毛主席等人的思想回到了日本,他们中不少人都在日本本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思想开始在日本国内传播,使得长期受到军国主义洗脑的日本民众逐渐意识到了真相。



日本的左翼力量因毛主席的这个策略发展壮大,后来日本之所以会投降,原子弹当然很关键,但本土左翼力量的发展同样也是一个特别不可忽视的因素。

从这,我们不得不感叹毛主席的眼光之长远!

第三,战略角度上,灵活冷静应对蒋介石在抗日时期就开始的“内战”。

不过虽然做了这么多重要的工作,但抗日战场的困难远比人们想象要大,因为毛主席不但要布置部队的发展,对日军的统战宣传等工作,毛主席还要时刻应对来自国民党的袭击。

蒋介石虽然在各方压力下,被迫同意与中共合作抗日,但与蒋介石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我方早就清楚蒋介石是不会罢手的。

——比如从合作抗日开始,蒋介石就以各种方式打击中共,后来甚至派军队袭击中共,哪怕是在抗战的艰难时期,蒋介石还多次掀起过反共浪潮,皖南事变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不过估很少有人知道,蒋介石还曾在抗战期间密谋偷袭延安。因为人们熟悉的国民党攻击延安,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情,那时蒋介石派遣胡宗南率大军攻击延安。

实际上在这之前,蒋介石就策划过袭击延安的行动,而且还是由胡宗南负责。当时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同时也不断对陕西施压,双方的军队更是围绕榆林等地进行长期对峙。

1943年夏,蒋介石得知共产国际有解散的趋势,日本与苏联的谈判也并不顺利,双方有可能爆发战争。得知这些消息后,蒋介石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对中共开战的良机。

于是他立即指示胡宗南等人,一面要求前线部队开始整军备战,一面向洛川等地调派军队,这一切的准备,正是为了袭击延安。

而此时,中共还并不清楚蒋介石的真实意图,由于没有情报,毛主席等人一开始也认为国民党不太可能有力量发起进攻。



可是很快,蒋介石袭击延安的情报被送到了中央,毛主席拿到消息后,立即意识到形势危急。

之前的判断,导致中央完全没有做好应对国民党突然袭击的准备,总之这可与后来提前部署等待胡宗南来打延安的严峻形势完全不同。

情急之下,毛主席迅速开始了他的部署,毛主席先是将消息告知了正在西安的周恩来与身在重庆的董必武。

他一面要求周恩来在西安搞清楚胡宗南偷袭延安的情况,一面告诉董必武,立即发动宣传攻势,将蒋介石密谋袭击延安的消息刊登出来。

——除了要刊登在国内的报纸,还要送到各大外国使馆,以及各路军阀的手中。

与此同时,毛主席紧急调兵,从五台、太行一线调动十几个团西进,延安等地又立即发动部队开始整军备战。毛主席的这一套部署,成功打懵了蒋介石,袭击延安的事情被公之于众,立即引起了举国震动。



巨大的舆论压力,使得蒋介石不敢有什么动作,而且中共各种调兵,显然快速做好了防卫部署。这使得蒋介石偷袭延安的优势不复存在,他也不得不暂时叫停了这次行动。

然而事件并没有结束,苏联等国家也介入此次冲突从中调停,这让蒋介石感受到了压力,行动暂停了一段时间后,蒋介石又企图重启行动。

毛主席自那之后,就一直防备着蒋介石,哪怕蒋介石暂停了行动,毛主席也没有停止调兵,还要求宣传部门不要停止反蒋的宣传。

这些都给了蒋介石极大的压力,他立即计划将原先撤下来的部队派回去,还想着封锁陕西,撤销八路军等部队的番号。

可他没想到,毛主席的这一套部署不单单是给他看的,也是给美苏等国家看的。毛主席营造出来的声势,使得美国等国家发现中国很有可能爆发大规模内战,这就违背了美国当时的利益。



——于是除了苏联之外,美国也下场干涉。

在美苏的介入下,蒋介石无力抵抗,见到蒋介石被逼退了。毛主席立即叫停了反蒋的宣传,主动退了一步,蒋介石彻底打消了袭击延安的念头。

一直以来,蒋介石的这次部署可以说是“中央最危险的时候”,幸好关键时刻毛主席灵活应对,不但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还没有破坏统一战线,有效保障了中央的安全。

如果没有这次毛主席化解危机,或许日寇将逮住机会大举反攻,这造成的国际影响同样不可估量。无疑,毛主席在无形中又一次拯救了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