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常德城,1943年12月,血染长空。日军16万大军围城,城内仅有8529名中国士兵死守,孤军迎敌16天,最后只剩300活人。
日军用毒气、大炮、飞机轮番轰炸,硬是没能让守军低头。这场战斗,日军自己都形容为“凄绝”!那么,为何守军最终只剩300活人?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惊天惨烈?今天,我们就聊聊那场让整个世界震惊的常德人肉城墙。
日军围城,疯狂轰炸,常德成了“火海”
1943年11月2日,日军第11军司令横山勇调集7个精锐师团,共16万人,分三路向常德逼近。这一次,日本人不是单纯地想占座城,他们想要打通进攻重庆的通道,摧毁抗战大后方。
面对日军的猛攻,中国第六战区决定死守常德,任务交给74军57师,总共8529人,他们的命运,就是在这片焦土上画上句号。师长余程万明白,这仗没有退路,战前就向妻子写下遗书:“我已决心为国牺牲。”
11月18日,日军的第一波攻势到来,城外河洑山的战斗先打响。第171团2营在500人的兵力下,抵挡了日军整整7次冲锋,直到最后一人阵亡,阵地被日军拿下。
同一天,常德城郊也遭到猛烈炮轰。日军先是用飞机投弹,炸塌城墙,再用燃烧弹点燃城区,企图把整个常德变成一座火海。
23日,日军开始使用毒气弹,防毒面具不够,守军士兵用棉花蘸尿堵住鼻孔,硬是在毒雾中继续战斗。
到了26日,日军调集8个联队、100多门重炮,再加20多架飞机,准备发起总攻。他们派遣工兵炸城门,战斗惨烈。
169团的士兵们退无可退,硬是守在炸开的缺口处,用刺刀肉搏。有的士兵断了一只手,咬着敌人不松口,直到鲜血浸透泥土。
11月29日凌晨,日军集中40多门重炮,朝城墙轰炸15个小时,城墙彻底塌陷,守军大量伤亡,战斗进入巷战阶段。
拼刺刀拼到肠子露出来,守军誓死不退
城墙塌了,日军蜂拥而入,守军只能靠巷战阻击敌人。常德变成了一座“血城”,街头巷尾都成了尸山血海。
枪打完了,拼刺刀;刺刀断了,砍军刀;刀砍崩了,就拿梭镖、竹竿继续捅。老兵回忆:“日军怕拼刺刀,我们一摆架势,他们就跑。”
169团团部文书吴荣凯回忆,那时候,每个人都必须守住20米城墙,战士不够了,连农民、百姓都拿起武器帮忙。他们还想出一个办法,扎稻草人伪装成士兵,让鬼子摸不清城内的人数。
最惨烈的一幕出现在钟志启身上。他在拼刺刀时,被刺破腹部,肠子流出来,他竟然用手把肠子塞回去,拎起两颗手榴弹,冲进鬼子群中拉响,一瞬间,鬼子尸体横飞,钟志启壮烈牺牲。
12月1日,日军发现常德城内的守军弹药快要耗尽,他们的攻势变得更猛烈。57师仅剩不到1000人,已经退无可退。战至最后,战士们把手榴弹挂在身上,冲进鬼子堆,与敌同归于尽。
城破之后,最后300人迎来“地狱模式”
到了12月2日,57师只剩下500人,而日军仍有数万。余程万清楚,如果再不突围,全师要全军覆没。可就在这个时候,援军仍然没有出现,常德成了一座孤城。
当天夜里,余程万带着最后500人,死守师部前的一条小巷子,硬是打退了日军26次冲锋!
子弹打完了,就上刺刀;刺刀劈崩了,就用砖头、木棍、匕首,哪怕咬,也不让鬼子进巷子。最后,仅剩300人仍在战斗,余程万亲自端起冲锋枪,带头冲杀,鬼子都被震慑住了。
12月3日凌晨,常德城彻底被日军攻陷。柴意新团长带着最后100人突围,掩护师长撤退,最终全部牺牲。
12月9日,援军终于杀到!第58军新11师在中美空军的支援下杀回常德,日军丢盔弃甲,狼狈撤退。
战斗结束,整个常德城被炸成废墟,16万人口的城市,已成一片灰烬。《纽约时报》报道:“这里再也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砖石。”
这场战斗,日军自己都说“凄绝”,而我们更应该记住这场惨烈的抗争。8529人硬抗16万大军,整整16天,最终只剩300人,但他们挡住了日军的战略进攻,让重庆免遭正面威胁。常德虽破,但中国抗战的精神从未倒下!
参考资料:
新湖南-记忆丨1943血战常德:一场“凄绝”的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