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正在向江北转移的新四军,制造了皖南事变。皖南事变期间,因为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新四军血战数昼夜依然未能突围,最终只能分散突围。皖南事变之后,在我党的领导下,新四军军部很快就完成了重建,而担任新四军新任参谋长的,是一个名叫赖传珠的人。
赖传珠出生于1910年,江西省赣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时期,赖传珠曾在赣南中学读书,读书期间,他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革命书籍,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他也积极声援工人、农民,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中。
1926年,赖传珠加入了共青团,次年,他转为正式党员。也是赖传珠入党的这一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国内革命活动陷入低潮,但赖传珠没有对革命事业灰心,他奉命回乡开展革命活动,积极发动群众投身革命,并组建了农民赤卫队,为后续的武装斗争做好了准备。
1928年,赖传珠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四军的一员。1929年,红四军离开井冈山,赖传珠随军转战赣南。在这之后,赖传珠主要从事政治工作,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立下赫赫战功。举例来说,1931年12月,国民党26路军加入红军后改编为红五军团,赖传珠被调到红五军团,担任了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政治部秘书长,他进入十三军,建立政治工作制度,改造这支部队,使之成为一支真正的群众队伍。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赖传珠跟随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参加了长征,顺利到达陕北。到达陕北后,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赖传珠被派到南方,进入新四军,担任了新四军参谋处处长。
在这之后,赖传珠率部参加了对抗国民党的反顽战斗,尤其是1940年,他率部在半塔集歼灭了国民党军千余人,取得了大规模的反顽战斗胜利,为新四军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军部重建,赖传珠被委以重任,担任了新四军新任参谋长。
在这之后,赖传珠主要活跃在华中地区,多次率部粉碎日本侵略者的“扫荡”计划,巩固与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赖传珠被调到东北,担任了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等职务,参与指挥了秋季和冬季攻势作战、辽沈战役以及平津战役等。
平津战役之后,赖传珠随军南下,参加了进军中南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赖传珠担任了广东军区副政委,此后他积极备战,参与指挥了解放海南岛的战斗。1950年10月,赖传珠被调到北京,担任了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主要协助罗荣桓领导全军的干部管理工作,参与领导了各种干部管理制度的起草以及新兵种、院校的组建,促进了我军的正规化建设。
1955年授衔时,赖传珠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之一。在这之后,赖传珠又担任了北京军区政委、沈阳军区第二政委等职务,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身军区的政治工作建设中。1965年,赖传珠因病去世,享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