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队于2月15日在顿涅茨克地区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成功攻占大诺沃谢尔卡镇,并在多个方向展开突进。

俄军第58集团军在攻占该镇后立即调整战术部署,沿湿雅雷河道向北推进,投入超过120辆装甲车辆,包括45辆T-90主战坦克和30辆BMP-3步兵战车合围乌军4支精锐部队。

俄军工程部队在湿雅雷河沿岸修建总长度达47公里的防御工事,包括反坦克壕沟、混凝土掩体和多层铁丝网阵地,部署36门2S19自行火炮系统和24门"龙卷风-G"多管火箭炮。

新奥切列托瓦达耶村位于乌军新防线后方约8公里处,是连接前线与后方补给基地的关键节点。俄军特种部队率先渗透进入村庄外围,随后装甲部队从东西两个方向展开包抄。战斗持续近48小时,俄军出动Ka-52武装直升机提供空中支援,并使用"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对乌军指挥所实施精确打击。

乌军在村庄周边布设的反坦克阵地遭到严重破坏,多个观察哨所被摧毁。湿雅雷河谷地区河道平均宽度达80米,最深处超过5米,两岸多为陡峭河堤,限制乌军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俄军利用地形优势,在河岸制高点布设超过200个火力点,其中包括"科尔内特"反坦克导弹系统和AGS-30自动榴弹发射器。

在库尔霍沃西郊战区,俄军第150摩托化步兵师在大量火力支援下突破乌军防线,经过持续72小时的猛烈进攻,成功突入乌拉克雷村。俄军在该地区采用新型电子战装备,有效压制乌军的通信系统和无人机侦察能力。

前期,俄军出动苏-34战斗轰炸机和图-22M3战略轰炸机,对乌军阵地实施超过140架次的空中打击。地面部队发射约8000发各类炮弹,其中包括300余枚新型制导火箭弹。乌军在该区域构建的三层混凝土掩体群和地下坑道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多处弹药库和油料储存设施起火燃烧。

俄军投入大量现代化装备,包括15辆最新改进型的T-90M主战坦克,这些坦克装备"松林"热成像瞄准系统和新型爆炸反应装甲。此外,还部署12辆BMPT"终结者"战车和8辆"铠甲-S1"防空系统。

乌军在库尔霍沃西郊的突出部已变成危险的包围圈,仅剩一条宽度不足2公里的狭窄通道与外界保持联系,该通道横跨三条支流,且完全处于俄军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内。俄军已在通道两侧预置多个火力点,并布设大量地雷。

被合围的乌克兰部队包括多支精锐力量。第79独立空降突击旅原本装备有40余辆美制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和28辆波兰产T-72M1主战坦克,但在近期战斗中损失惨重,已有15辆布莱德利战车被击毁或缴获,另有12辆因机械故障无法投入战斗。

该旅的实际作战效能下降。第157独立机械化旅和第14独立突击旅负责东线防御,两支部队原本各自拥有3000余人,配备有美制"标枪"反坦克导弹和乌克兰本土生产的BTR-4装甲运兵车。这两支部队已有超过700人阵亡或负伤,装备损失率超过35%。

第46独立装甲旅装备有英国提供的14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和多辆"斯特赖克"装甲车。由于燃料补给线被切断,该旅的大部分装甲车辆因燃料不足而无法有效机动。

乌军总参谋部多次下达死守命令,要求这些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以阻止俄军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方向突进。包围圈内的乌军面临困境,已有约1200名士兵投降,另有800余人伤亡。被围部队的弹药储备预计只能维持5-7天的战斗消耗。

目前的战场形势呈现出对乌克兰军队不利的态势。俄军在阿夫杰耶夫卡、马林卡等关键方向同时发起进攻,还在整个作战正面形成立体化的打击体系。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总共投入超过350辆各型装甲车辆,包括155辆主战坦克、95辆步兵战车和100余辆装甲运输车,部署约200门各类火炮系统,其中包括52门2S19"姆斯塔-S"自行火炮和36门2S35"联盟-SV"新型自行火炮,在该地区保持着每天80-100架次的空中打击强度。

俄军采用的新型电子战设备,包括"克拉苏哈-4"和"Repellent-1"系统,对乌军的通信和导航系统造成严重干扰。多个乌军指挥所报告与前线部队失去联系,导致战场协同能力下降。乌军构建纵深达15公里的防御工事,包括三道防线和多个支撑点,但在俄军持续的精确打击下,大量掩体和观察哨所被摧毁。

若俄军成功收紧包围圈,被困的乌军精锐部队将面临危险。这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更会导致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防御体系出现漏洞。这一战役的胜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东部战线的战略态势,俄军或将为其后续向第聂伯河方向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