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情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你妹妹就是个白眼狼,”
01
江苏省泗阳县的春天总是来得特别早。
二月末的田野上,油菜花已经绽放出一片金黄。王哲站在自家的土坯房前,望着远处新翻的泥土,深深地叹了口气。
"哥,你真的要走吗?"十岁的王琳琳抱着书包,眼睛红红的站在他身后。
王哲转过身,蹲下来,轻轻擦去妹妹眼角的泪水,"傻丫头,哥哥不走,咱们家怎么办?爸爸病了,妈妈要照顾他,你还要上学。"
"可是,可是你不是说要考大学的吗?"王琳琳哽咽着问。
王哲笑了笑,摸了摸妹妹的头,"哥哥考不上大学,你得帮我完成这个愿望。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好好读书。"
那天的阳光格外温暖,照在兄妹俩的身上,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王哲背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列车。车窗外,王琳琳的身影渐渐变小,最后消失在视线中。
从那一刻起,王哲的生活就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工地上搬砖、工厂里做工、餐馆里洗碗,只要能挣钱的活计,他都毫不犹豫地去做。每个月省吃俭用,把大部分工资都寄回家里。
"王哲,你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同乡的王叔劝他,"让你妹妹也出来打工吧,现在工厂里很多都要人。"
王哲摇摇头,"不行,琳琳必须读书。她是咱们全家的希望。"
春去秋来,王琳琳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收到妹妹的成绩单,王哲都会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仿佛那是什么珍贵的宝贝.
终于,在王琳琳高考那年,好消息传来——她考上了清华大学。
村里人都说王哲疯了,为了给妹妹办升学宴,他把积蓄几乎花光了。
可是在他眼里,这一切都值得。看着妹妹穿着新买的白衬衫,站在红底照片前灿烂地笑着,他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02
王哲还记得妹妹王琳琳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的场景。
全村的人都来他家道贺,母亲眼中噙着泪花,一遍遍地说:"琳琳有出息了,咱们家总算出了个大学生。"
那一年,王哲刚满二十岁,在建筑工地做小工。
虽然工资不高,但他省吃俭用,把大部分钱都寄回家给妹妹交学费。每当工友们约他去镇上喝酒,他总是笑着推辞:"家里妹妹在上大学,得省着点。"
夏天工地上经常热得冒烟,王哲总是一边擦汗一边干活。
工友们都笑他傻,说:"你妹妹以后毕业了,肯定就忘了你这个粗人哥哥。"王哲只是憨厚地笑笑:"不会的,我妹妹从小就懂事。"
王琳琳确实懂事。上大学的头两年,每个月都会给家里打电话,问问父母的身体,问问哥哥的工作。
寒暑假回家,还会给哥哥带些工作用的手套和毛巾。
王哲每次收到这些小礼物,都会小心翼翼地收在柜子里,舍不得用。
转折发生在王琳琳大三那年的暑假。那时她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实习,认识了不少都市精英。
回家的次数开始变少,电话也不像从前那样频繁了。
起初,大家都以为她是工作忙,渐渐地却发现,她似乎真的变了。
村里老人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王哲不愿意相信这句话,但现实却一次次地提醒着他。
有一次,他特意托在上海工作的同乡给妹妹带了家乡特产,结果那个同乡回来后支支吾吾地说:"你妹妹说她现在不吃这些农村的东西了。"
母亲偶尔会翻看王琳琳的朋友圈。里面是光鲜亮丽的写字楼,精致的下午茶,还有各种时尚品牌的标签。
这些照片里找不到一丝家乡的影子,仿佛她从未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生活过。
"你说琳琳是不是觉得咱们家太穷了,嫌弃咱们了?"母亲常常这样问王哲,眼神中满是担忧。
每次王哲都会笑着说:"她在大城市工作忙,等她站稳脚跟就会常回来的。"可是王哲心里清楚,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他能感觉到,妹妹正在渐渐地与这个家庭疏远。
每次通话,她总是匆匆几句就挂断;每逢过年,总有各种理由推脱不回家。
有时是项目赶工,有时是出差在外,借口一个接着一个。
去年春节,王琳琳又没回家。母亲准备的她爱吃的菜,直到过完年都没人动。
父亲坐在堂屋的老藤椅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目光呆滞地望着墙上妹妹的大学毕业照。
那张照片里,王琳琳穿着学士服,笑得灿烂,父亲总说那是他这辈子见过最美的照片。
村里人开始在背后议论:"你看看,这就是重女轻男的结果。培养出来的女儿,转眼就把家里人都忘了。"有人说得更难听:"读书读傻了,连自己是谁都忘了。"王哲总是充耳不闻,继续替妹妹解释:"她现在工作压力大,等过段时间就好了。"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给他太多等待的时间。
03
那年深秋,天气突然转凉,工地上的工人都穿上了厚外套。王哲却觉得浑身发冷,干活时总是提不起精神。
那天早上,他刚爬上脚手架,眼前一黑,整个人就栽了下去。
医院的检查结果像一记重锤,将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彻底击垮。
白血病,这三个字就像一把刀,生生剜去了母亲所有的希望。父亲的白发仿佛一夜之间又多了几根,佝偻的背影在医院的走廊里显得格外孤独。
"琳琳,你哥哥病了,你得回来看看啊!"母亲在电话里哭着说。
她说这话时,眼泪扑簌簌地掉在医院的诊断书上,把上面的字都洇湿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最后传来王琳琳冷静的声音:"妈,我这边工作走不开,我先转一些钱回去,你们先看病。"
医生建议王哲去上海做骨髓配型检查,说是亲姐妹的配型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王哲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天空,第一次萌生了去看看妹妹的念头。窗外的天空阴沉沉的,就像他们一家人的未来。
"要不要去找琳琳?"母亲小心翼翼地问,生怕打扰了儿子的休息。
王哲点点头,"去看看也好,这么多年了,也该去看看她过得怎么样。"他的语气平静,仿佛只是去串个门,而不是为了救命。
门打开了,王哲的表情瞬间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