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款拖了半年,电话不接、微信不回,难道只能撕破脸对簿公堂?”

今天要分享的这起真实案例,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只用5天!

不花钱、不伤情面,法律也能温情解决纠纷。

01

故事回顾:一场“差点闹上法庭”的合伙纠纷

2022年5月,老王和老李(均为化名)合伙承包了村里7户的牛羊圈建设工程,总工程款2.2万元。工程完工后,老王垫付了工人工资近2万元,但老李只转了1.4万元,剩下的5940元工资和1500元利润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不回。

老王心想:“辛辛苦苦干完活,工钱都垫进去了,合伙人却玩消失?这钱必须讨回来!”

一怒之下,老王写好起诉状,准备和老李“法庭见”!

02

转机:法官一句话,省时省力还省钱

立案后,承办法官王迪主动联系双方:

法官

“打官司耗时耗力,你们是多年朋友,不如试试调解?”

老王

“调解?万一他又赖账怎么办?”

法官

“调解书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对方不履行,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最终:老李当场支付全部欠款7440元,老王撤诉,两人握手言和。从立案到拿钱,仅用5天!



03

法律敲黑板:调解的两大优势,你一定要知道!

快!

普通诉讼流程少则3个月,调解最快几天就能解决,不耽误生活、不消耗精力。

和!

不公开庭审,用调解更留得住情面,有助于修复因纠纷而受损的社会关系。

04

遇到纠纷怎么办?记住这2步!

1. 留证据:微信记录、转账凭证、合同——截图备份,千万别删!

2. 先协商:主动沟通,明确还款时间,录音或书面确认。

本案的顺利调解,既彰显了法律的刚性约束,也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它启示我们:法律不仅是惩恶扬善的利剑,更是化解矛盾的桥梁。倡导全社会树立“遇事找法、解纷靠法”的理念,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一审|刘 佳

二审|郝 焱

三审|张海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