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李长江三十出头的时候,家里人张罗着给他说了门亲事。女方是邻村的,名叫秀芬。媒人上门的时候也没瞒着,直说秀芬身子骨弱,打小就落下病根。李长江倒是不在意这些,他觉得两个人能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

结婚后,李长江对秀芬那是没话说。家里家外的活儿,他都抢着干,生怕累着秀芬。秀芬也心疼李长江,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头几年,两口子的小日子过得还算顺当。可时间一长,秀芬的肚子一直没动静。村里开始有人说闲话,说秀芬是个不下蛋的鸡。李长江听到这些话,总是闷着头不吭声,回家后对秀芬更好了。他宽慰秀芬说:“有没有娃儿都一样,咱俩好好的就行。”

李长江家里还有个老父亲,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太利索。家里的几亩地,全靠李长江一个人操持。

一年到头,地里的收成也就勉强够一家人吃喝。想攒点钱,那是难上加难。李长江也没啥怨言,他觉得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

1990年9月15号,李长江跟村里几个人一起去了趟保石镇。那会儿农村赚钱的机会少,农闲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去镇上找点零活儿干。李长江干活儿麻利,人也实诚,包工头都喜欢找他。

下午,活儿干得差不多了,李长江准备买点东西带回去。路过一片荒地的时候,他隐隐约约听到一阵婴儿的哭声。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可仔细一听,那哭声确实是从路边的草丛里传出来的。

李长江循着声音找过去。拨开一人多高的杂草,他看到一个用旧衣服包着的婴儿,正躺在地上哇哇大哭。

他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是个男婴,身上还算干净,就是饿得不轻。在婴儿的襁褓里,李长江发现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孩子生于9月15日凌晨2点15分,求好心人收养……”

李长江抱着孩子在原地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有人来。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婴儿的哭声也越来越弱,他心里着急,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李长江没多想,脱下自己的外套把孩子裹好,抱起孩子就往回走。路上,他心里一直在琢磨这事儿,这孩子咋就被人扔在这儿了呢? 这么小的娃儿,要是没人发现,那可咋办?

当天晚上,李长江就带着孩子回了家,秀芬和老爷子看到李长江抱着个婴儿回来,都愣住了。听李长江讲完事情的经过,秀芬二话没说,赶紧从箱子里翻出干净的衣服,给孩子换上,又细心地给孩子喂了些米汤。老爷子也在一旁乐呵呵地说:“这是老天爷送给咱家的礼物啊!”



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收养这个男婴。李长江说,这孩子是老天爷赐给他们的,就给他取名叫李天赐。

那年头,农村里哪有什么奶粉卖,更别提李长江家这条件了。秀芬就用米磨成细细的粉,加点水熬成米糊糊,一点一点地喂给天赐吃。小家伙倒也争气,不哭不闹,给啥吃啥。

为了给天赐多挣点营养,除了地里的活儿,李长江还到处找零工,只要能挣钱,啥活儿他都干。白天干活,晚上他就拿着个破麻袋,到镇上的垃圾堆里捡些废品卖钱。

村里人看着李长江这么辛苦,都劝他把孩子送人。

“长江啊,你家这条件,自己都顾不过来,还养个捡来的娃,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这孩子来路不明,万一长大了是个白眼狼,你这辈子不就白忙活了?”

李长江听了这些话,只是笑笑,也不反驳。他知道乡亲们是好心,可他舍不得天赐。这孩子是他从草丛里抱回来的,那就是他的儿子,他得把孩子养大成人。

天赐一天天长大,也越来越懂事。到了上学的年纪,李长江咬咬牙,把天赐送到镇上的小学。学校离家有三公里多路,李长江每天都接送天赐上下学。

天赐也很争气,在学校里学习非常用功,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前几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