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人爱你,无话不说;有人算计你;还有人恨你入骨。
你要明白,没有人无缘无故对你好,也不是所有的关系,都可以走到最后。
感情的世界,需要你自己去把握平衡,找到靠谱的人,丢掉不靠谱的人。
春秋时的孔子,周游列国,授徒授业,也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找到社交的智慧。
他的三条鱼的故事,就是社交的三种潜规则,若你能读懂,会通透很多。
01
受恩,一生感激。
第一条鱼的故事:孔子在鲁国出生,努力读书,然后混入官场,做了管理仓库的委吏。
他工作勤勤恳恳,被同事喜欢,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有一天,他的儿子出生了。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鲤鱼,作为贺礼。
孔子正愁,如何给儿子取名字,看到鲤鱼,茅塞顿开,就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
一个人的名字,会伴随自己的一生。这就说明,孔子时刻在告诉儿子,鲁国对自家有恩,需要涌泉相报。
若你要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不要讨好所有的人,而是看谁,愿意施恩。你对施恩的人,积极回报,那么彼此互动多次,这关系就留住了。
施恩的人,内心淳朴善良,是值得一生交往的人。报恩的人,同样。
如果你得到了恩情,却不回报。你去和任何人交往,都会失败。毕竟,没有人愿意去接触一个“白眼狼”。
比方说,战国时的吴起,为了功名,从卫国走到鲁国,在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
吴起的母亲过世了,他也不回家去守孝。曾申立马把吴起赶出师门。
“父母之恩大于天”,一个把母亲抛弃的人,还有什么值得青睐的?他随时可以翻脸不认人,血脉可以抛弃,人脉就更容易抛弃了。
在人群中,我们去靠近孝顺父母的人、愿意帮助他人的人,积极感恩的人,及时回报社会的人,一定会让自己的圈子,越来越有正能量。
有一个词语,叫“如鱼得水”,水滋养鱼,鱼游动水,保持水质,相得益彰。在有恩情的圈子里,你做任何事情,都会得到帮助,那么你就事业有成了。
02
随缘,好好珍惜。
第二条鱼的故事:孔子来到楚国,在郊外,遇到一个打鱼的人。
打鱼人要送鱼给孔子,孔子不接受。
打鱼人说:“现在天气热,这里距离市场很远,如果鱼不及时处理,就会变味。我还不如把鱼送你,免得浪费了。”
孔子只好把鱼收好,让弟子把周围清理干净,开始祭祀。
有弟子不解,问:“老师,一条鱼,怎么要祭祀呢?”
孔子说:“打鱼人送鱼给我,这是仁义。哪有接受了仁者的馈赠而不祭祀的呢?”
孔子和打鱼人,只是偶遇的缘分,但是他们彼此珍惜,因此留下了千年不朽的典故。
我们的一生,有很多的偶然,多数的人,都是擦肩而过。能够为我们停留的人,那就非常可贵了。
很多美好的缘分,就是从偶尔的事情开始,只要彼此保持一份善意,关系就会好起来。
比方说,三国时,向秀熟读《庄子》,然后进行注解。
名人山涛听说这件事,就去拜访向秀,彼此聊了很多,就变成了朋友。
向秀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访名人嵇康,希望能够得到指点。他们也变成了朋友。向秀和嵇康,还一起打铁,挥汗如雨。
向秀去名人吕安家,陪同一起种菜。也成为了朋友。
多年后,向秀在《思旧赋》中说:“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
人与人交往,不要刻意去吃饭喝酒,也不要动不动就送大礼。而是随时有举手之劳,就可以让彼此关系融洽。
在当下,你在朋友圈里给人点赞,在微信群里和人互动,隔三差五就主动联系某个人,都是不错的社交方式。
常来常往,胜过冒昧求助,忽然去打扰。
03
强留,不如放手。
第三条鱼的故事:在《庄子.外篇.天运》里记载,孔子去拜访老子,谈什么是仁义。
老子说:“泉水干了,有两条鱼在相互依偎,保持身体湿润。但是天气越来越热,干涸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还不如彼此跳出去,去各自的江湖里生活。”
确实,有的感情,已经无法维系了,那些不如相忘于江湖。
社交,不仅仅是彼此牵手,相爱,互助,还可以是分开,各自奋斗。
比方说,父母把儿女养大了,儿子结婚之后,家里的婆媳关系很糟糕。就不如分家,儿媳和婆婆保持几百里的距离,不见就是幸福。
还比方说,你在单位上,和某个同事很要好。当同事要辞职去创业的时候,你不要总是挽留,不如送同事去远方。以后是否联系,都没有关系。
不管是你帮助他人,还是别人帮助你,强求的仁义,不是仁义,而是变成了“道德绑架”。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不要轻易说,更不要去做。真正的好,是自由的,彼此需要的。
0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到处都有人缘,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请到生命里,需要学会选择。
最好的社交态度,就是“珍惜当下,感恩贵人,不负不欠,从不纠缠”。
我们无法一辈子都单打独斗,需要一定的社交关系,在社交圈里混。学一学社交的潜规则,可以从容进退。
如此,才能不困于情。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