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我叫张建国,那年22岁,是村里有名的穷光蛋。说起我家的穷,还得从我爹说起。我爹张德财,年轻时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能干,但就是命不好,年轻时就得了一场大病,落下了病根。我娘跟着我爹受苦受累,没熬到我考上高中就走了。从那以后,我就辍学在家,跟着我爹种地。
我家住在留楼村的西头,邻居是个寡妇李秀芝。李秀芝比我大六岁,她男人是去南方打工的时候出了事。她带着一个两岁的闺女,一个人在村里过日子。村里人背后都说她命硬,克夫命,但我觉得她是个可怜人。
每天早上,我挑着粪桶从她家门前经过的时候,总能看到她在院子里忙活。她长得不胖不瘦,皮肤虽然有些黑,但是眼睛特别亮,笑起来的时候眼角会挤出几道褶子。她总是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蓝布棉袄,系着一条褪了色的围裙,头发随意地扎成一个马尾辫。
那天早上,我正要去地里干活,突然听到我爹“哎呦”一声,捂着肚子倒在了地上。我赶紧跑过去,发现我爹脸色煞白,额头上全是冷汗。
“爹,你咋了?”我慌得不行,赶紧去扶他。
“肚子。肚子疼得厉害。”我爹说话的声音都在发抖。
正在这时,李秀芝听到动静跑了出来。她一看情况,二话不说就帮我把我爹扶进了屋。
“建国,你爹这个样子可不行,得赶紧去医院看看。”李秀芝说着就去烧热水,还从自己家拿来一件厚实的棉袄给我爹盖上。
我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是又不敢耽搁,赶紧跑去找村里开拖拉机的老王,求他送我爹去县医院。
县医院的大夫看了我爹的情况,说是胃出血,必须马上手术。手术费加上住院费,大概需要三千块钱。
三千块钱!这可把我给难住了。那个年代,三千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我家种的几亩薄田,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我掏遍了所有口袋,翻遍了所有角落,才凑出来五百块钱。
没办法,我只好去找亲戚借钱。先是去了我三叔家,三叔家条件还不错,在镇上开了个小卖部。
“三叔,我爹病重,需要做手术,能不能借我两千块钱?”我站在三叔家的门口,搓着手说道。
三叔正在算账,头也不抬地说:“建国啊,你也知道,现在生意不好做,我这店里的货都是赊账进的。再说了,你爹那身体,这一生病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
我知道三叔这是在婉拒,只好灰溜溜地走了。接着又去了几家亲戚,但都被以各种理由推托了。
天快黑的时候,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回走。这时候,天空又开始飘起了雪花,冷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割似的疼。
就在这时,李秀芝突然拦住了我。
“建国,你等等。”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攥着什么东西。
“秀芝嫂子,这么冷的天,你咋出来了?”
“建国,这个你拿着。”她把手里的东西塞给我,我一看,是一对金手镯。
“这。这不行!”我赶紧往回推。
“你别推辞了,这是我结婚时候的嫁妆。你拿去当了,给叔看病要紧。”李秀芝说着,眼圈都红了,“你爹平时待我们娘俩不错,现在他有难,我不能袖手旁观。”
我看着李秀芝坚定的眼神,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次这么狼狈地在一个女人面前掉眼泪。
“秀芝嫂子。”
“别说了,赶紧去医院吧。”她擦了擦眼角,转身就往家走。
我看着她的背影,只觉得那个单薄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高大。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去镇上的金店,把金手镯当了二千五百块钱。加上我之前的五百块,总算凑够了手术费。
我爹的手术很成功,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就出院了。这期间,李秀芝隔三差五就带着自己腌的咸菜,给我爹送饭。那段日子,要不是有她帮忙,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熬过来。
出院后,我爹身体慢慢好转。我开始琢磨着怎么赚钱,好尽快把李秀芝的金手镯赎回来。那时候,我总觉得欠了她太多。
每天天不亮,我就起来干活。白天在地里干完农活,晚上就去镇上的砖窑帮工。那段时间,我瘦得连衣服都穿不住了,但只要一想到李秀芝的金手镯,我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1993年的春天。这一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开始往外跑。有人去了广东深圳,有人去了江浙一带。我也动了出去的心思,想着外面的世界总会有更多赚钱的机会。
临走那天,我特意去李秀芝家道别。她正在院子里给她闺女缝衣服,见我来了,笑着说:“听说你要去南方打工?”
“嗯,想去试试。”
“那你要照顾好自己,别跟那些人学坏了。”她低着头,专心地缝着衣服。
我看着她被针线磨出老茧的手指,心里一阵酸楚:“秀芝嫂子,等我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把你的金手镯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