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者:拾光行古今 素材:邱小强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2003年中秋佳节的夜晚,一轮明月悬挂在天际,柔和的月光洒落在苏州高新区狮山新苑的住宅楼上。医生邱小强正在家中陪伴妻子顾苏过节,他端着新泡的咖啡和一块月饼走到妻子身边说:「月色这么好,我们一起出去散步吧?」
邱小强的人生轨迹颇为顺遂。他从一名普通医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1994年考入了苏州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的导师是苏州医学界的泰斗顾泗荣教授,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不仅是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还担任着苏州大学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的职务。
顾教授十分赏识邱小强的才华,1996年便将女儿顾苏许配给了他。在顾教授的指导下,邱小强很快就进入了市级重点医院工作。凭借着专业能力和勤奋,他逐渐成长为医院的核心骨干,到2003年更是成功考取了博士学位。
顾苏在一家工程公司担任质监站综合科科长,性格温和善良。在外人眼中,这对夫妻恩爱有加。婚后第四年,他们迎来了女儿媛媛的降生。由于邱小强是医生,顾苏的同事们有个头疼脑热都爱找他看病。
就在中秋节前两天,邱小强还专门给顾苏的一位同事送药。大家正好在一起品尝特产,顾苏当时撒娇地对丈夫说:「你喂我吃一口嘛。」邱小强笑着回应:「都这么大人了,还这么孩子气。」
然而就是这样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却即将发生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
中秋之夜,顾苏喝完那杯咖啡后,邱小强主动去厨房清洗杯具。正当两人准备出门赏月时,顾苏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邱小强连忙将她扶到沙发上休息。
顾苏痛苦地说:「我感觉很不舒服,快带我去医院。」邱小强握着她的手,语气平静地说:「不要着急,休息一下就好了。」
到了晚上十点左右,顾苏已经陷入昏迷。这时,邱小强才匆忙给小姨子打电话:「你姐身体出状况了,我要送她去医院。」
小姨子立即通知了正在西山的父亲顾教授。西山距市区有五十多公里,顾教授闻讯立刻往回赶。他记得女儿这两年经常说心脏不适,内心涌上一股不祥的预感。
当顾老和老伴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令人心碎的一幕:女儿顾苏躺在急救床上,全身呈现深紫色,瞳孔扩散,腹部隆起,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她嘴角残留着些许呕吐物。尽管顾老立即请来两位老同事协助抢救,但经过几个小时的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女儿的生命。
作为一辈子救死扶伤的医者,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至亲在急救室离世,这种痛苦让顾老几乎崩溃。而女婿邱小强的反应更是撕心裂肺,他紧紧抱着妻子的遗体,死死握住她的双手,放声痛哭。他甚至开始用头撞墙,不停地喊着「我要陪苏苏一起走」。现场的医护人员看到这一幕,无不为这对夫妻的深情所动容。
在众人好不容易劝住邱小强后,他突然跪在岳父面前,哽咽着说:「爸,是我没有照顾好苏苏,都怪我。从今以后我就是您的亲生儿子,我和苏苏的女儿也改姓顾。」
此刻的顾老悲痛之余,脑海中却涌现出诸多疑问。作为医学院教授,他清楚地知道,病人呼吸先于其他生命体征停止,要么是脑干损伤,要么是呼吸系统出现严重问题。
虽然女儿近两年总说心脏不适,却始终查不出病因,但她的呼吸系统一直很正常。而且全身发紫是血氧不足的表现,再加上死前剧烈呕吐和腹部膨胀,这些症状更像是中毒的表现。
顾老偷偷把从女儿胃里抽出的物质装进塑料袋,放入老伴的包中,暗下决心要查明女儿的死因。作为父亲,他清楚地记得女儿从小身体一直很好,直到2001年下半年才开始频繁出现头晕,后来发展成心脏不适。但每次去医院检查都没发现异常,打完点滴第二天就能活蹦乱跳地去上班。
就在顾苏去世前半个月,她经历了两次严重的心脏病发作,尤其是9月5日那次。那天晚上邱小强值班,临走前给顾苏泡了杯咖啡,还特意在路上打电话提醒她趁热喝。顾苏喝完后很快就不舒服了,连打了三个电话给丈夫,他都说在值班走不开。
无奈之下,顾苏只好打电话给父亲求助。等顾老赶到时,邱小强已经在家了,但奇怪的是,他看起来很着急,却只是坐在床边握着顾苏的手,什么都没做。顾老焦急地说道:
「为什么不给苏苏打点滴?要不我来帮她打。」
顾父一边为女儿挂上盐水,一边往医院赶。他永远忘不了女儿虚弱地拽着他衣袖,带着哭腔说:「爸,救救我。」
到了医院,各种检查做了个遍,却查不出病因。作为一个从医多年的老医生,顾父百思不得其解。让他更加困惑的是,每次女儿发病,女婿邱小强看似着急万分,却总是无所作为。这些反常的细节,让顾父对女儿的死因产生了重重疑虑。
九月十二日凌晨三点,顾父把守夜的邱小强叫到卫生间,开门见山地说:「咱们都是医生,但我从医的时间比你长得多。苏苏的死太不寻常了,你必须告诉我当时的具体情况。这事不仅要跟亲朋好友交代,还得给苏苏的单位一个说法。如果你做了什么对不起苏苏的事,现在坦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