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就能轻松管理600多个养殖池、亩产产量相当于传统养殖50倍、污水处理实现“掌上管理”……近日,惠来县公道专业合作社在养虾领域自主研发并投用的智能养殖系统,通过监测水质、水温等关键指标,精准调控虾池环境,实现智能化投喂、排污,极大提升养虾效率与质量(见上图。郑楚藩 摄)。

智能水质管控:打造稳定“海洋”

记者近日来到惠来县公道专业合作社的现代化养殖场采访,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养殖池,与传统养殖场景不同,这里虽不见工人频繁穿梭巡检,却处处透露着科技的力量。每个养殖池都搭载了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水质、盐度、温度、含氧量等关键指标。

养殖场负责人林洪豪介绍,在传统养虾模式中,水质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稍有波动就可能引发虾病,导致减产甚至绝收。而如今,智能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工作,将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一旦某项指标偏离设定范围,系统便自动启动相应调节设备。例如,当溶解氧含量下降,增氧设备会立即加大功率;盐度出现偏差,精准调配装置迅速运作。通过这样的智能化管控,水质始终维持在最适宜南美白对虾生长的状态。林洪豪对记者说:“现在1个人就能轻松管理600多个养殖池,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智能化管理不但大幅提高养殖效率,而且将虾的存活率从传统的3成提升至9成。

精准投喂:按需供“粮”提效率

在惠来县公道专业合作社智能养殖虾基地,投喂与排污这两个关键环节也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化。

据林洪豪介绍,智能投喂系统依托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实时摄食情况等多维度数据,精确计算投喂量。池边的管道集投饵功能于一体,投喂车沿着轨道匀速行驶,精准投放饲料。而且,系统还能根据虾的生长变化动态调整投喂策略,确保每一只虾都能获得充足且适量的营养。经实践验证,使用智能投喂系统后,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智能设备在排污环节表现出色,后台系统基于数据分析,能精确计算排污频率,高效净化水质。养殖车间外的智能平台,让管理者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操控设备、查看养殖数据、调节养殖参数,真正实现了“掌上管理”,其高效的排污功能,实现了海水的循环利用和绿色处理,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该基地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水产养殖排污系统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环境智能调控:营造理想“家园”

除了在养殖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外,惠来县公道专业合作社还在生态保护和品质提升方面积极探索。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关键在于污水处理,传统养殖方式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该基地采用先进净化工艺,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实现养殖与生态的和谐共生。升级后的智能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排污功能,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

在提升品质方面,该基地不断探索新型饲料配方,采用大蒜杀菌等天然方式,培育出的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口感脆甜、营养价值高,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如今,惠来县公道专业合作社的南美白对虾亩产达到3.7万斤,是传统养殖的50倍。智能养殖模式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海虾的产量和品质,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养虾产业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的华丽转变。

来 源: 揭阳日报(记者:林志鹏 李蓉芝 李思敏)、揭阳新闻网

编辑:“和畅惠来”政务微信编辑部(编辑:动力猪)




“和畅惠来”政务微信是中共惠来县委宣传部(惠来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推出的宣传惠来、了解惠来的新窗口。“和畅惠来”坚持发布权威资讯,服务百姓民生,弘扬本土文化,彰显惠来特色。

垂询合作热线:0663-6681035

联系邮箱:HCHL336688@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