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析过几次关于蔬果的行情,春节开端就有很多蔬果销售低迷,前有草莓滞销,现有辣椒滞销,菜农批发商眼含泪水!
2月9日,海南临高,辣椒收购商接受了媒体采访,她表示自己是收购商,现在辣椒一斤有四毛钱的还有三毛钱的,现在一车辣椒卖不到50元。
这些辣椒绿油油的长得真好,只能堆积这里,滞销严重,菜农根本赚不回来地钱,50块钱一车,光浇水都不止这些水费。
记者采访农户的时候,他也一脸的无奈,一直说怎么,怎么办?
今年太阳好,辣椒长得很好,今年也是丰收年,辣椒结的也多,但是三毛一斤不能摘了。
摘了都不够人工费的,很多辣椒还在地里,收购商这边也不敢收很多,因为怕砸手里销售不出去。
重庆这边批发商表示三天一车卖不完,不再去收购了辣椒,再收购辣椒的话,只能扔垃圾桶里面。
广东徐闻那边也是辣椒泛滥,跟海南一个情况,菜农苦恼,收购商苦恼,批发商都不敢去了,生怕砸手里。
1、海南辣椒滞销最直接的原因是:出岛物流严重受阻。
今年春节期间,琼州海峡因大雾天气和春运返程高峰叠加,导致大量运输车辆积压滞留。农产品货车需排队数日甚至一周才能登船,冷链运输成本飙升。例如,一车辣椒售价仅2万元,运费却高达3万元,部分收购商因运输风险直接放弃收购。
尽管海南交通部门紧急开设货车“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农产品车辆过海,但短时间内积压的运力难以消化,大量辣椒因高温腐烂,最终被倾倒或喂猪。这一现象凸显了海南对外物流通道的单一性——高度依赖琼州海峡轮渡,缺乏多元化的运输保障。
2、海南辣椒产业的另一软肋是:产业链不完善。全省辣椒深加工企业屈指可数,且规模较小,无法通过辣椒酱、干椒等产品消化过剩产能。与此同时,冷库资源在滞销期间“一库难求”,部分企业虽尝试冷藏待销,但因保鲜期短和运输延误,最终仍难逃变质命运。
反观山东、云南等农业大省,通过“种植+加工+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模式,有效缓冲了市场波动风险。海南若不能补足这一短板,滞销问题或将反复上演。
再就是海南人民信息稍微有点落,跟风种植,导致辣椒滞销,陷入了供求失衡的局面,市场波动与盲目种植也是导致滞销的关键。
当务之急是先想办法销售出去,目前最快的办法就是找助农的企业与电商,尤其助农电商,由政府出面洽谈,帮助农户卖出辣椒。
但这也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想要不让辣椒滞销还是要解决物流、冷库以及企业加工。
消费者反映自己买的辣椒不便宜,有的地方都十几块一斤,这是海南本地农户手里的价格,没有运输费,人工费等各项费用。
现在大批量运输出去到我们手里也不会几毛一斤,所以现在只能让电商爱心企业出手,帮忙销售。
海南辣椒滞销的悲剧,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它拷问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如何让农民从“靠天吃饭”转向“靠市场吃饭”?如何让“菜篮子”不再因物流梗阻沦为“烂摊子”?唯有通过系统性改革,打破运输瓶颈、完善产业链、强化市场引导,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此刻,田间腐烂的辣椒,或许正是推动海南农业涅槃的契机。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