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天刚蒙蒙亮,薄薄的雾气还笼罩着村子,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佃户屯村村民晁代稳已经出门了。骑上电车,他直奔吴店社区。

不一会儿,他来到吴店社区铭益养殖有限公司3号棚门口。“来得挺早!”看见儿子儿媳已经在打料了,晁代稳笑着喊了一嗓子,也停好车加入进去。

麦麸、白萝卜、胡萝卜……他们按比例投进搅拌机,粉碎搅拌后从另一头送出。“它吃这个长得快。”晁代稳捧起一把粉碎好的饲料告诉记者。

究竟养的啥?记者在大棚里看到,除了摞得一人多高的一排排抽屉,也没见什么家畜。而且春节才过去没几天就一大早来干活,还得3个人。“致富虫!”晁代稳哈哈笑着,一把拉开抽屉,二三厘米长的黄褐色小虫在里面不停蠕动。“这小家伙可是我的‘宝贝’。别说正月初八了,就连大年初一我都是跟它们‘过’的年。”

黄粉虫就是老晁口中的“致富虫”,他们3人得喂半天才能喂完。去年11月,老晁家承包了这个养殖大棚,大棚租金加上虫苗、设施、饲料,一棚的投资高达30多万元。不过,好在市里出台了鼓励老百姓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的好政策,不少金融机构都有专门的“黄粉虫养殖贷”。“利率低、放款快,所以我也有了底气,早早就找张总预定了一个养殖棚。”晁代稳一边说一边推着推车往“抽屉”里投放饲料。

这7个新建养殖棚的西边,就是公司成立之初建设的8个大棚。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晁代稳口中的“张总”。“张总”全称张华南,比记者想象中要年轻得多,不到35岁的年纪,干练利落。

2021年,黄粉虫养殖在菏泽正火,敢想敢干的张华南也和两个朋友一起建了这个黄粉虫养殖基地。“黄粉虫被誉为‘蛋白质宝库’,在食品、医药、饲料和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很好。”张华南向记者介绍。

最初建了八个养殖棚,张华南他们一人一个,剩下的承包给了当地村民。“公司只收大棚租金,其他的像烘干机、养殖设备等,各家投资各家的。”张华南说。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投资额,又能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便于集中管理和寻找商家。

公司只收租金,可养殖技术、饲料收购、销售渠道等都是张华南他们一趟趟跑出来的。

黄粉虫价格变动大,几乎一天一个价。怎么让承包户卖到合适的价格?张华南他们每天都关注烘干黄粉虫的市场价格,带领养殖户及时采取不同措施:价格高时加大产出,价格低时就等两天再卖,或是直接卖活虫。

找卖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对这个行业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张华南他们肯学肯干,除了摸索阶段,之后生意做得一直很红火,这几年跟着他们干的养殖户腰包都鼓了不少。“乡亲们相信我们,我们就得干好,一块挣钱,一块致富。”张华南说。

在好口碑下,去年10月份开工建新大棚,5月份就有不少村民交上了承包订金。

记者离开时,老晁他们还在喂着“宝贝”。而且,今天老晁干得格外起劲,因为昨天晚上他刚烘干了500公斤黄粉虫,按目前的市价,能卖10000元。他预估,不到1个月,黄粉虫就能大量繁殖。“到那时,我就请几个人来干活,我指挥!”晁代稳说。

菏泽日报记者 马源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