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正月初四。

  “哔……”随着一声哨响,丰城市同田乡同田村“鸭司令”林明芸,抓起一大把饲料,向天空一抛,只见一队队鸭子,“踱”着步子慢慢围拢过来。不一会儿,鸭子越聚越多,将林明芸和饲料包围。

  忙完一阵后,林明芸又装上饲料,开着一辆三轮车,继续到下一个鸭棚投放饲料。喂完鸭子,他赶到捡蛋房,从一筐筐鸭蛋中,挑选又大又圆的鸭蛋,为孵化小鸭作准备。

  “除了用来孵化的鸭蛋,其他鸭蛋卖给批发商,进入市场零售。”林明芸告诉记者,他和爱人从事养鸭业30多年。今年将引进合伙人,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我养的野鸭(种鸭)是驯化二代的,现有7000多羽;还有天府麻鸭,现有1.5万多羽。目前,天府麻鸭产蛋率为九成以上,达到孵化标准。”林明芸说,接下来他们准备开启新春“第一孵”,计划孵化2.76万枚种蛋,今年预计将孵化驯化二代野鸭30万羽以上、天府麻鸭100万羽以上。按照当前小鸭的市场价格估算,今年或将增收10万元至30万元。

  在林明芸看来,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民的作为大、天地广。“前些年我们一直在药湖放养鸭子,后来药湖打造国家湿地公园,我们也‘洗脚上岸’,发展旱地养鸭业。这些年,我们坚持肉鸭养殖、鸭蛋售卖、孵化小鸭等‘多条腿’走路,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他说,“我们村有的从事稻虾种养、有的从事黄牛养殖、有的从事莲藕种植,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大家生活越来越幸福。”

  和美乡村,宜居又宜业。农村已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

  文/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碧玉 实习生黄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