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都知道,日常监测血糖的时间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空腹血糖,一个是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是指不进食8-12小时后的血糖,也只有早晨起床后测量能符合这样的要求;但餐后2小时怎么测,有些人是在放下碗筷后2小时测量,事实上这样测出的血糖已经不是餐后2小时血糖了,因为餐后2小时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的2小时,为什么呢?
医学上将不进食8小时以上称为空腹,而每天要吃早中晚3顿饭,如此算下来一天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处于餐后状态。换句话说,身体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消化、吸收食物的过程中度过的。正因如此,餐后血糖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餐后血糖受进食的影响非常大,如果餐后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这是引发各种并发症最危险的因素。
所以糖尿病人平时要多测餐后血糖,有意义的餐后血糖是指从第一口饭开始算起2小时测量的血糖,不能从吃完饭才开始算时间,这是因为:
进食后,人体对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是有差异的,有的食物可能消化吸收得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但总体来说,大多数人在进食后的2小时左右,基本都会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以2小时为时间节点来测量血糖,就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评判标准。
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4.4-7.8mmol/L。当然,日常测量血糖的主要目的只是监测血糖控制效果,所以并非必须分秒不差地在2小时的时候测血糖,只要前后不超过10分钟,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并不是不少人认为的是餐后血糖的最高值,要知道餐后血糖的最高值通常出现在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的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消化吸收功能存在差异,所以餐后血糖的最高值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
但对于正常人来说,如果在餐后1小时左右测量血糖,其数值不会超过11.1mmol/L。而理想的餐后血糖最高值则不应超过9.4mmol/L,如果餐后血糖最高值超过了9.4mmol/L,提示餐后2小时血糖有可能出现高于正常值的情况。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应当引起特别重视,即空腹血糖或是餐前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也可能高于正常值,甚至高出很多,这也是糖尿病人应当多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明白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糖友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健康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