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腰间盘突出,除了疼,还是疼!轻者休息即可缓解,严重者则必须手术。然而微创手术并不适用所有患者,一些情况严重的患者往往更多地被推荐开放式手术或选择保守治疗。近期,南京第二医院骨科贺增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开展一例单孔分体式脊柱内镜微创手术(OSE),为一名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管狭窄患者解除了病痛,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即缓解,第二天即可下地正常行走。

腰腿疼痛顽疾困扰多年,开放手术成“心魔”

吴先生今年36岁,已被腰腿疼痛顽疾困扰多年,在当地医院反复保守治疗多次都收效甚微。近半年来疼痛加重,严重影响了吴先生的日常生活。

当地医院建议吴先生进行腰椎开放式手术,但出于对开放式大手术的畏惧,吴先生选择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骨科寻求进一步诊治。

骨科贺增良主任医师查体发现,吴先生已呈跛行步态,右大腿肌肉萎缩,右下肢直腿抬高只能到20°左右,右侧踝及踇趾背伸跖屈肌力明显下降,足底触痛,足背感觉明显减退。完善腰椎MRI检查提示患者为腰4-5、腰5-骶1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


2cm小切口除“腰”害,一解腰间盘突出之苦

贺主任组织治疗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和分析,根据“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理念,决定为患者施行OSE手术,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精准设计术中减压范围,既避免因减压不彻底造成症状残留,又防止因过度减压导致椎体不稳定。

术中采用2cm的小切口即实现了2个责任节段的神经根管精准减压和神经根彻底松解,手术仅耗时1小时30分钟,术中出血30mL,术后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症状立刻缓解,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恢复了正常步态。


小“孔”办“大”事,微创更安心

贺主任介绍,OSE技术是目前最新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脊柱内镜技术,通过2cm左右的微小切口置入观察器械和工作器械,相当于把外科医生的“眼”和“手”放进病变部位,从而进行精准的毫米级操作。

相比于椎间孔镜技术,OSE技术将工作通道与操作通道分开,视野广阔、操作精准高效,极大提高了孔镜的利用效率。目前南京地区仅少数几家医院实施了OSE手术,OSE手术的成功开展,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患者提供了更加微创、精准的治疗方案。

通讯员 张诗蕴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