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一九八五年盛夏,我趴在卧室的窗台上,看着院内忙忙碌碌的大人,内心难掩喜悦,却又有一丝丝不安。

今日是我哥王春生和周若曦的大喜之日,族里的女人们都赶来帮忙,有人在搭建彩门,有人正贴着大红喜字,好不热闹。

我叫王静瑶,在镇上的表亲开的饭店打工。

父亲在我十二岁那年离世,我们家就剩下母亲和我们兄妹二人。这些年全靠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

母亲李桂芬是个朴实本分的妇道人家,常常念叨:「只要儿子女儿能幸福,我就心满意足了。」



大哥比我年长四岁,在县里的汽修厂工作。他生得壮实高大,干活利索,性格老实。每次领了工资总会给我捎些桃酥回来,虽然经常递到我手上,经常都稀碎了,但哥哥对我疼爱,我心里都明白。

这门亲事能说成,全靠我表婶的嘴皮子厉害。她谈起这门亲事时,眼睛闪着光:「周家在咱们县里可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你们王家这是祖上积德了!」

周家在县里的名声确实不小。他是个出名的测字先生,人们都叫他「周神算」。据说他经常坐在街角的一张矮木桌前,面前铺着一张泛黄的宣纸,纸上只写着两个字——「测字」。身旁一只旧旧的竹篓里,插着几柄狼毫毛笔。

他的女儿周若曦生得标致,在县城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是方圆数里闻名的漂亮姑娘。那天表婶带着我哥的八字找到周云鹤,可劲夸我哥好,想看看姻缘,没想到,却被周云鹤看上了。让我表嫂安排周若曦和我哥见了一面。

结果,两人都看对了眼,谈了小半年的恋爱,终于修成正果了。

村里人都说我们王家是积了八辈子的福气。

吉时一到,正好是阳光明媚。听到村口就热闹非凡。周家的送亲队伍敲锣打鼓进村,八个小伙子抬着大红花轿走在最前,后面跟着十几辆扎着红绸的自行车,还有一辆从村里借来的手扶拖拉机。

周云鹤坐在拖拉机后面,穿着一件玄色的绸缎质地长衫,脚上穿着千层底布鞋,手里把玩着一串铜钱。

「来啦来啦!」村里的孩子们一路追着喊,把路边的玉米秆都踩倒了好些。

周云鹤刚从拖拉机上下来,村里的长辈们就围了上去。表婶笑盈盈地递上一支烟:「亲家,您看今儿这日子挑得可好?」

「好,非常好!」周云鹤接过烟,却没点着,只是夹在指间,「这可是我特意选的黄道吉日,今天喜星高照,最适合成亲了。」

院子里挂满了大红绸缎,几张八仙桌并在一起,摆着瓜子花生和水果糖。大哥穿着崭新的深灰色四个兜的中山装,骑着借来的二八大杠,笑得见牙不见眼。

周若曦身着红色绸缎盘扣唐装,盖着红色的盖头,在几个姐妹的搀扶下从花轿里走出来。虽然看不清她的容貌,但那优雅的身姿已经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酒席就在院子里摆开,每桌四个凉菜四个热菜,还有一大锅热腾腾的「喜汤」红糖桂圆,还有一大盘象征甜蜜幸福的「八宝糯米饭」。



在乡下,这样的规格已经算得上是很体面了。我坐在主桌上,正好可以看到周云鹤的一举一动。

婚宴上,我发现周云鹤的眼睛一直在我身上打转,几次张嘴好像要说点啥。

突然,他微微一笑,低头掐起手指盘算了一下,又抬头看着我点了点头。

「王家的妹子,」他开口说话了,声音虽然不大,但整个堂屋瞬间安静下来,「要不要让我给你测测字?」

这突然的提议让我一时不知所措。

我听村里的老人说,周云鹤一向不轻易给人测字。就连有些脸面的人求他给自己测字推卦,他如果不想,都说「今天诸事不宜」给推了。

这突如其来的关注让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母亲赶紧站起来打圆场:「诶,亲家,今天是喜庆日子,测字的事就算了吧?再说静瑶还小着呢……」

「不打紧的,」周云鹤不慌不忙地说,目光锐利得像能看透人心,「我瞧这姑娘面相不简单,命里有大造化。」

说这话时,他正好夹起一块水晶蹄膀往嘴里送,汤汁顺着胡子往下淌,但丝毫不影响他那股仙人般的气质。

这番话一出口,整个堂屋顿时议论纷纷。

我悄悄瞄了一眼坐在新娘位置上的周若曦,发现她也在看着我,眼神里带着说不清楚的意味。



「过来,」周云鹤放下筷子,擦了擦嘴,从怀里掏出一枚铜钱,「王家的妹子,你到这边来。」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他面前。

堂屋里的人都探着头往这边看,连厨房里忙活的婶子们也端着盘子站在门口张望。

周云鹤仔细端详了我一会儿,开口道:「把你的手放在这枚铜钱上,心里默念你的生辰八字。」

我按他说的做了。只看见他把铜钱放在自己的眉眼间,嘴里还嘀嘀咕咕念了一通,过了好一阵子,他忽然「咳咳」了几声。

「爹,怎么了?」周若曦急忙问道。我睁开眼,看见她已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上写满担心。

周云鹤没有回答,自顾自地掐指算了一会儿,又仰头看天。

「有趣,实在有趣,」他终于开口说话,语气里带着惊叹,「这丫头的命格,我这一辈子就遇到过一回。」

「到底是什么命格?」表婶忍不住问道。

周云鹤没有回答,转身对周若曦低声说了几句话。

我注意到周若曦听完后表情变了几变,然后轻轻点头,眼里闪过一丝不寻常的神色。

「妹子,」周云鹤重新看向我说,「你这命格不同寻常,需要有贵人相助。以后有什么事就找你嫂子帮忙,千万不要害羞,嫂子都会帮你的。」

我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母亲就抢着说:「亲家说得对,若曦既然嫁到我们王家,静瑶就是她妹子,她们姐妹一定会相处愉快的。来来来,大家喝酒!」

这件事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结束了。



但从那天开始,周若曦对待我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天午饭后,周若曦就把我喊到她新房,从嫁妆箱中取出一条裙子:「静瑶,这裙子,是我爹从城里买给我添妆的,我一次没舍得穿,给你正好。」

我收到这样的礼物有点慌张,连忙推辞:「嫂子,这礼太重了……」

「别叫嫂子,叫我若曦姐。」她热情地握住我的手,「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亲妹妹。」

若曦帮我换上了这条裙子,这是件湖蓝色的呢料连衣裙,颜色清新典雅,剪裁合身,腰部微微收紧,衬得身形曲线玲珑,裙摆自然垂落,恰到好处地落在小腿位置,既显得端庄,又带着些许俏丽的韵味。

领口是精致的小翻领设计,点缀着几颗素雅的贝壳扣,袖口微微收拢,袖边滚着细致的白色滚边,增添了一丝温婉柔和的气息。裙子的面料是进口的涤纶混纺,不易皱,也更显挺括精致。

穿上它我整个人都显得不一样了。村里的婶娘和小姐妹看到后,都羡慕地追问我这裙子的来历。

接下来的日子,周若曦待我的好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每次她从县城回来,总会给我带些新奇的东西。有时是香喷喷的雪花膏,有时是扎头发用的发带发卡,甚至还给扯布,找裁缝给我做了一套漂亮的床单被罩。



村里人都说我遇到了个好大嫂,连表婶都打趣:「静瑶,你一定是前世积了大德,才能遇到这么好的嫂子。」

但这些反常的关照却让我内心越来越困惑。周若曦的这份热情来得太突然,像是背后藏着什么隐情。每当她看我的时候,眼神中总带着一种特别的关爱,好像我是什么珍贵的宝物一般。

得知我想报名读夜大,她不但给我掏了全部的学费,还专门请假去市里给我报名。那会请假可是要扣工资的,而且从县里到市里,还要转车。大哥心疼花销,她却说:「春生,静瑶愿意读书是件好事,学费的事,我们做哥嫂的就应该负责。」

母亲看到这情况,偷偷到我房间问:「静瑶,你嫂子对你的事这样上心,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我摇头说:「我也想不明白,就记得婚礼那天她爹跟她说了些话,之后她就特别照顾我。」

「会不会是……」母亲思考片刻,「你嫂子心地善良,知道我们家条件不好,想多帮衬你?」

这解释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我总觉得事情不这么简单。

直到那个特别的下午,真相才开始浮出水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