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们,真的太感谢您们了!我们拿到工资,开开心心回老家过了个好年!”年后刚上班,三乡法庭法官回访电话那头,传来宋小姐的暖心话语,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这通电话的背后,是我院三乡法庭依托“庭所共建”平台,与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绘就岁末年初“暖薪枫景”,为劳动者拿回工资的“暖薪”故事。
企业欠薪滚雪球
巨额薪金拖欠难题终化解
宋小姐之前就职于中山某打印耗材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家族式的规上企业,近年来因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企业难以为继,处于歇业状态。
自2024年6月以来,该公司拖欠宋小姐在内的180多名员工工资高达300多万元,并欠付诸多供应商货款。
欠薪纠纷发生后,三乡人社分局第一时间介入调处,却在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
年关将近,2025年1月13日,矛盾彻底爆发。
“法官,工人们把公司股东和高管围堵在厂房里了!”三乡镇人社分局紧急电话联系三乡法庭,请求予以协助。
“好,先别急,我们马上到!”三乡法庭详细了解该公司状况后于当天下午三点派出两名法官、两名助理前往该公司现场。
来到现场,法官们看到乌泱泱的人群聚集在一起。
耳边传来工人代表们焦急地叫喊声:“如果今天拿不到工资,我们是不会走的!”身后的工友们也齐声附和,声音在厂房里回荡,现场气氛剑拔弩张。
“法官来了!”突然有人高呼,大家齐刷刷地看向法官们。
“大家伙儿先别急,我们是来给大家解决问题的。”法官邹军铿锵有力地说道。
“邹法官,现在会议室里有公司股东、工人代表、供应商代表、设备抵押权人都在协商方案,但是大家对方案都没办法达成一致意见,争执不下。”现场三乡人社分局的工作人员为法官们介绍情况。
▲三乡耗材公司工资纠纷调解现场
“我们公司还有机会继续运营,设备不能卖!”公司股东心中还怀揣一丝希望想继续经营公司。
“不行,不能相信他们的话,老板肯定会跑路,他们已经跑过一回了,还是人社分局把他们找回来的。设备一定要卖,卖了才有钱给我们发工资回家过年!”工人代表激动地说道。
“不行,我们不同意随意变卖设备,公司设备目前还有抵押!”另一边设备抵押方代表也态度坚决。
“公司拖欠我们的货款迟迟不结算,到年底了,我们也急需这笔钱周转,先付了工人工资,我们的货款怎么办呀?” 供应商代表满脸愁容。
面对复杂的局面,邹法官耐心地安抚各方情绪:“今天法院到场,就是要统筹处理大家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大家坐下来,一起商量出个解决方案,化解矛盾。”
“现在争议焦点就在于是否让公司继续经营!如果公司继续经营,那么大家伙儿都暂时拿不到钱,需要给公司一定的时间筹措资金重新启动,但由于公司是家族式企业,公司都是年轻人在负责,根本不善于经营……”人社分局的工作人员讲述道。
“之前老板就跑过一回,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会不会说谎继续跑路!”显然,经营者的信任值在员工们心里已经为0。“是的,他们根本就不会经营公司,一开始如果能把工资缺口补上,就不会演变成现在的局面。”供应商也附和道。
“李总,你们看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诚信,现在公司是否真的有能力能够继续经营,你们要慎重考虑,外面的工人什么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法官为公司经营者分析利弊。“现在不把问题解决,后续如果到法院做司法确认后未履行还款义务,是要强制执行的,对你们而言各种成本也会增加。”
“法官,确实,我给家里打个电话!”经营者李先生在协商过程中与家人们打电话反复沟通。“法官,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我们之前逃避解决问题的做法也确实不对,从家里接管企业,我们资历尚浅,对公司经营经验不足,才会如此……”经营者李先生的态度松软了下来。
最终,法官们提出了一个可行方案:“公司目前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部分模具均没有抵押和被查封,虽然部分设备被抵押了,但是抵押权人经过法院的沟通也已经在现场,他们同意这些财产都可以先行变卖处理。所得款项交由人社分局工人工资专项账户监管,按准确的工资表发放。变卖款项超出工资部分,其他债权人依照生效法律文书依法分配。”
经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拉锯式沟通、协商,权衡利弊后,各方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各方一致同意由供应商购买前述相关财产,并将相关款项打入三乡人社分局用于保障工人工资的发放,剩余金额进行提存待相关债权确认后依法分配。
“工友们,今天都先散了吧,大家在这里等了这么久也累了,已经七点多了,先回去吃个晚饭吧。就算是变卖设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家要相信政府,相信法院,肯定能拿到钱安安心心回家过年的。”现场聚集的员工听到法官的话后,也都陆续散去。
“法官,不好了,公司厂房房东认为被拖欠的租金等债权没得到保障,强行阻挠购买方购买、还把设备搬走想变卖!”协议签订后次日,三乡法庭再次收到人社分局的电话。
“你们明确告诉房东,在未进行财产保全的情况下,其无权阻挠该公司处分财产用于保障工人工资,后续在其相关债权被依法确认后可参与分配。维护自身权利需要走合法程序,否则产生的不利后果要自己承担。”电话里,法官有条不紊地为人社分局提供法律意见指导解决问题。同时,法庭主动联系三乡镇平安法治办,协同做好该房东的释法答疑工作。
随后房东也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不再阻挠。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相关财产成功变现。
▲三乡耗材公司工资纠纷调解结果
“工人们都拿到工资啦!”2025年1月21日,人社分局传来好消息,最后一名工人的工资发放完成。至此,该公司183名工人工资合计3131373元得到全额兑现,该群体性工人工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该纠纷顺利调处是三乡法庭充分落实将非诉解纷机制挺在前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的生动写照和鲜活案例。
酒店装修惹纠纷
装修工人“薪”愿终达成
无独有偶,在今年1月初,三乡法庭同样运用该机制,一揽子解决了板芙镇某酒店与16名装修工人的劳资纠纷,为他们拿回38万元工资。
在板芙镇,某中端品牌连锁酒店的建设备受关注,它承载着当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然而,酒店前期建设并不顺利,因承建商资金链断裂停工,后由刘某接手续建。刘某将装饰装修工程发包给吴某,吴某又找来 16名装修工人施工。
2024年7月,酒店完成装修投入使用,但刘某和吴某之间却因工程款结算问题产生了纠纷。
双方不仅在装饰装修合同履行上存在分歧,还涉及资金拆借的利息争议。
吴某
“涉案装修工程有增加项目,是刘某同意后我才采购的,增项款项应计入总工程款。”
“合同是包干制,增加项目需要我签字确认,吴某提交的清单没有我的签字,我不认可。而且他向我借了 30 万元用于工程装修,本金虽还了但我是高息借的,他有部分利息没有支付,我要求按月息两分的标准从工程款里扣减。”
刘某
2025年1月初,因吴某拖欠款项,16名装修工人来到酒店维权。板芙镇法治办多次调解无果后,向三乡法庭反馈情况。
三乡法庭接到请求后,立刻指派法官和助理参与调处。调解室内气氛紧张,刘某和吴某各执一词,面红耳赤,法官们则神情专注,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
听完双方争辩,法官详细讲解装修合同的效力、履行情况,分析可能的裁判结果和诉讼成本,还明确了民间借贷利息的上限标准,着重强调保障工人工资的重要性。
“法院提前介入,就是为了在诉前化解矛盾,帮大家节省时间和精力,减少诉讼成本,快过年了,大家都想和和气气的回家过个好年,对吧?”法官真诚地话语,让双方渐渐冷静下来。
▲板芙酒店工资纠纷调解现场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刘某和吴某终于签署结算协议,一揽子解决了争议。刘某在应付吴某的工程款范围内,代为向 16名装修工人支付了380000元工资,这场纠纷也得到了妥善处理。
▲板芙酒店工资纠纷调解结果
年前两起事件的解决,有效减少了潜在成诉案件200宗。今后,三乡法庭将持续认真践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司法理念,充分发挥法律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优质司法资源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以“法官下村居”“庭所共建”等形式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心网”工作,将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贡献法院力量。
壹法中山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高欣悦
一审:吴娟欢
二审:丁向娜
三审:林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