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按照世界银行BR体系已经公布的50个参评经济体整体实力,临港新片区营商环境对标和跻身国际一流的第一梯队。这是德勤拆解10个主题指标,包括3个跨维度指标,对照805个指标体系数量得出的结论。“临港在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获取金融服务以及解决商业纠纷四个方面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德勤中国政府及公共服务华东区主管合伙人严庆乐说,“开放高度、服务温度和创新速度,是临港营商环境的显示度所在。”

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召开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8.0版行动方案)。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对临港新片区寄予更高的期望,要求临港“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优势产业特点,深化自主探索,打响特色品牌”。


2月7日上午,临港新片区召开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传达全市大会精神、部署工作任务。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指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是临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临港持续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陈金山强调,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机制。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惠企政策。四是要进一步改进涉企执法检查。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六是要切实建立起亲清的政商关系。

临港最大的优势是制度创新,最核心的竞争力是高水平开放。临港新片区自成立以来,创造了以“特斯拉速度”“波音速度”“商飞速度”为代表的临港速度,累计形成营商环境领域创新案例30个、新设企业超11.5万户。接下来,临港新片区将开展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持续落实《助企减负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承诺》,加快构建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营商环境。

此外,市委、市政府给予了临港全市最有竞争力、最为特殊的人才政策,临港新片区将用足用好,赋予企业更大的人才落户自主权,同时配套实施“职住分离”人群“N+1”购房政策;要用好“临港菁才卡”,进一步拓展医疗、金融、商旅、交通、购房、租房等领域的服务功能。

同时,以企业视角、客户思维来持续提升企业服务工作质量。高频重点政策50余条,正在分批次编制“口袋书和短视频”,将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帮助企业读懂政策、掌握流程、促进兑现。通过全天候热线电话,让企业能够随时获得需要的资讯和帮助。把服务前置到招商阶段,针对重点企业定制“企业服务包”, 强化“一企业一团队”;针对重点建设项目定制“项目服务包”,完善“一项目一服务方案”,推动问题高效解决及建设全过程主要节点无缝衔接。依托企业服务直通车机制,严格时限、强化闭环,助企纾困;同时分阶段及时匹配对应资源,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