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故事,非封建迷信,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1964年,香港佛光寺内香火缭绕,气氛庄严。正值初夏,星云大师应邀讲解《坛经》,连续七天的法会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听法。法堂内,气氛肃穆,佛光普照,但就在这看似平静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小沙弥突然引起了星云大师的注意。

一、

这位小沙弥年约十三四岁,面容清秀,目光炯炯,坐在法堂的第一排,双目专注,似乎对讲座内容早有了解。星云大师刚开始讲解《坛经》中关于六祖惠能的因缘时,意外地发现这位小沙弥举手提问。

“请问大师,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时,是否还有下文?”

星云大师一愣。关于六祖惠能的公案,流传下来的只有这四句偈语,而后面的开示一直未曾公开过。许多佛学经典中并未详细记载,甚至没有人知道六祖在说出这几句偈语之后,还讲了什么。



“你为何这样问?”星云大师感到一丝好奇。

小沙弥轻声道:“弟子曾梦见一位高僧,梦中他告诉我,六祖当时确实还有下文,那段开示……”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接着慢慢道出,竟与星云大师手中《坛经》里从未公开过的内容完全一致。

“这怎么可能?”星云大师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那个纸条上记载的那段开示,只有极少数人知晓,而这个小沙弥竟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令人难以置信。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座寺庙的?”星云大师追问道。

“弟子法号慧灵,来自广东南华寺。”小沙弥平静地回答。

南华寺!星云大师一听心头一震,那可是六祖惠能曾经驻锡的道场!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小沙弥不仅准确地复述了六祖未曾公开的开示,还详细描述了六祖圆寂时的细节:那天夜里,天空出现祥云,寺中的钟鼓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行鸣响,而六祖对着西方说到最后的三句话。



“你还记得什么?”星云大师不禁继续问道。

小沙弥闭上眼睛,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记得一个月圆之夜,有位居士送来一串檀香念珠……”他的话语一字不差,细节异常清晰。更让星云大师感到不寒而栗的是,连这些细节都与古老的记载完全吻合。

就在此时,寺内的主持来报,说六祖的画像突然发出异光。星云大师赶忙前去查看,果然,佛殿中的六祖画像发出了瑞光,而画像上六祖的面容,与那个小沙弥惊人地相似。

二、

随着夜幕的降临,星云大师依然无法平静。那位小沙弥慧灵的话语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那个小沙弥不仅复述了六祖惠能的未公开开示,还详细描述了六祖圆寂时的景象——这些内容即使在最古老的经书中也没有记载。他的言辞如此精准,仿佛直接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带着一丝无法解释的神秘。

星云大师深吸一口气,心中满是疑问。难道这真的是巧合?眼前的这个少年,是否真如他所说,六祖惠能的转世?思及此,他决定继续深入了解这个小沙弥的身世背景,寻找更为直接的证据。



于是,第二天早晨,星云大师亲自前往南华寺,想要更多了解慧灵的修行情况。寺内一片宁静,山间清风徐来,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佛法的气息。星云大师走进寺内,目光扫过供奉的六祖惠能的真身,心中更添疑惑。若慧灵真的是六祖的转世,那么他身上的气质、他的言行举止是否能与六祖相契合?

“慧灵,他平时的表现如何?”星云大师问起寺中的僧人。

僧人们纷纷点头称赞:“这位小沙弥心性纯净,悟性极高。平日里,他不仅勤修戒定慧,还常常能说出一些深刻的开示,似乎从未有过的智慧。”

这些话让星云大师愈发好奇。他走到慧灵所在的修行院,静静地观察着他。慧灵正端坐在禅垫上,闭目修行,神态安详,毫无凡尘之气。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如此自然,从容,仿佛超脱世间。

“慧灵,能否再说一说六祖的那段未曾公开的开示?”星云大师问道,语气充满期待。

慧灵睁开眼睛,看着星云大师,神情恍若回到了过去的那个夜晚。“六祖在圆寂时,曾对着西方说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