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张辉瓒,不免有人要滔滔不绝地说起他曾经恶贯满盈的过往,张辉瓒也算是一个早期思想比较进步的人士,曾经在海外留学,让他对很多看法都有独到的见解,作为国民党中小有成就的官员,本应用自己进步的思想为国家贡献力量,但他反其道行之,用极其残忍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同胞,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在围剿中央苏区的行动中,张辉瓒迫切的想要邀功请赏,他毛遂自荐急先锋一职,职位越大责任越大,获得的功绩就多,只不过张辉瓒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他以为这次的围剿行动只是走个过场那么简单,没想到这竟然是块难啃的骨头,不仅没有一举拿下红军,反而被红军将了一军,成了俘虏。

虽然说,张辉瓒成为了红军的俘虏,但红军在政策上对俘虏有特别的优待,所以红军一开始并没有打算伤害张辉瓒,甚至想要用优待的方式来策反他,只不过,张辉瓒的恶行属实太多,人民群众都强烈要求处死张辉瓒,没办法,经过一系列的表决之后,张辉瓒最终还是没有逃过上“断头台”的命运,一生就这么了结。



那么张辉瓒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激起了民愤呢?这就不得不提曾经被他杀害的张国庶了,张国庶算是投身革命比较早的一个人了,1925年的时候就加入了我党,这都是在他的哥哥张国焘耳濡目染的影响下,才促进了他成为一个拥有先进思想的革命人士,只不过,兄弟两人虽然都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却背道而驰。张国焘虽然也加入了我党,但因为心胸比较狭隘,容不得别人对他有半分的不肯定,与领导等人都发生过正面的冲突,正是因为这些言语上的冲突,让张国焘更加心灰意冷,他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所以在国民党向他抛出橄榄枝后,他非常欣然的转身叛变,虽然领导人反复劝阻,但他去意已决。



相比之下,张国庶的身上却自带革命志士的光芒,他领导的安远路矿工人运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当时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他还被送去莫斯科进行思想教育层面的深造,等到他回国之后,就在上海扎根工作,和一名女子结婚,诞下了一名可爱的女儿,只不过白色恐怖的环境让他不得不将女儿送往莫斯科寄养,但直到白色恐怖被平息,他也没有与自己的女儿取得联系,可以说,在革命前行的道路中,他牺牲了家庭的幸福,牺牲了与女儿朝夕相处的日子,旨为让中国和人民得到解放。



1930年,张国庶被安排下乡工作,在江西省担任省委书记的职位,他引领着乡亲父老不断进步,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的这一举动让张辉瓒盯上了他,本来军阀统治就与我党的统治势不两立,张国庶的到来,更是让张辉瓒直接视他为眼中钉,他不断地迫害和杀害我党的党员,并且找借口抓了张国庶。在得知张国庶就是张国焘的亲弟弟之后,张辉瓒更是来了精神,他开始用各种酷刑对付张国庶,企图从他的嘴巴里知道一些关于我党的重要内容。

只不过,张国庶并没有他想得那么不堪一击,在残酷的刑罚逼供中,张国庶始终一言不发,一无所获的张辉瓒感到非常愤怒,只有将张国庶杀了才能解他的心头之恨,只不过,将张国庶处死之后,张辉瓒的满腔怒火依然得不到很好地宣泄,所以他又下令,把张国庶的尸体抛到赣江,然后把他的头吊在城门上。这种残忍的做法,让百姓们对张辉瓒咬牙切齿,本来带领他们走向美好的一束光,就这么被张辉瓒给遏制住了。



张国庶牺牲以后,争议一直不断,有的人认为他应该被追溯为革命先烈,而有的人却觉得他的哥哥会叛变,他肯定也是如此,不应该被追溯为革命先烈。争议的声音一直不断,张国庶牺牲后的追溯事情也就被放在了一边。时隔多年以后,终于有人为张国庶平反了,那就是曾经与张国庶在一起共事过的同志,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材料的翻阅甄别,判定张国庶不仅没有被屈打成招叛变,反而一直坚定自己的革命立场,誓死也没有说出任何对国民党有用的信息。张国庶终于被追溯为了革命烈士,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但他誓死捍卫革命的那种不屈的精神终于被昭之于众,想必在天有灵的他,会欣慰很多吧。



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革命先烈都会因为个别原因没有被追溯成革命烈士,但历史永远是最公正的,正义伸张也许会迟到,但肯定会到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