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成为反动集团头目之后,试图将中国的革命力量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为了挽救中国革命,许多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都在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敌人周旋,而华克之选择的方式则是通过刺杀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心头大患。
然而,蒋介石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刺杀成功的,华克之虽然经过了周密的部署,但是却依旧没有成功,后来他辗转来到了延安,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热情的欢迎了华克之,并且同他一起叙话良久。谈话期间,毛主席告诉华克之,让他离开延安。毛主席为什么让刺杀失败的华克之离开延安呢?华克之又是怎样刺杀蒋介石的呢?
为何选择刺杀?
华克之之所以选择了刺杀这条路线,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地位的稳固,还有他手下那强大的反革命力量。
蒋介石从1927年背叛革命之后,不仅开始针对共产党人,对于国民党内部那些反对他的势力,蒋介石也在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或者清除这些国民党的“左”派势力。
而华克之就是一位国民党“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华克之内心充满着对中国革命的期望,坚持完成孙中山先生遗愿。
华克之在“五四运动”中,受到了爱国思潮的影响,又因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使得自己得以拜读到孙中山先生的文章,这使得华克之对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处于爱国心理,还有身为青年的一腔热血,华克之毅然的加入了处于最低谷时期的国民党。
当时的华克之还在学校里面学习,加入了国民党之后,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积极的参加一些校外活动,而这些热血的爱国青年,也在频繁参加活动的期间,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
华克之结识了中共党员宛希俨,他在此刻开始,不仅多了一位成熟干练的朋友,也开始对共产党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之后,华克之所在的南京国民党市党部中,也有着多位共产党员,华克之和他们一起共事。
可是这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都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变得更加危急。华克之得知蒋介石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社会上的进步人士之后,内心愤懑不平,他搜集了非常多的证据,直接揭露了蒋介石血腥屠杀,和背叛革命的真实面目。
蒋介石和其党羽,在看到自己的真面目被华克之等人,无情的揭露之后顿时十分惊慌。为了保住自己的遮羞布,蒋介石命令手下,秘密的对南京国民党市党部的成员实施了抓捕行动。
由于蒋介石的不择手段,很多同志都没有反应过来,就直接被蒋介石的爪牙抓走,许多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被蒋介石杀害。华克之也被蒋介石当做是国民党的“叛逆”,给抓了起来。
华克之是国民党内比较有名的爱国人士,他坚持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和理想信念,使得国民党内许多的元老,都对他十分看好。听说华克之被捕之后,像蔡元培这样的国民党元老人物,就出面向蒋介石求情,希望他对华克之网开一面。
迫于这些元老,还有党内诸多派系的压力,蒋介石也不得不同意将华克之放走。华克之虽然是国民党员,但是他对孙中山先生的“联共”主张十分看好。所以,华克之很积极的和共产党人联系,一起商议着拯救中国革命的大计。
1933年,华克之等人,在福州建立了反抗蒋介石的福建人民政府,本来想要凭借19路军,联合中共一起反抗蒋介石,但是却因为19路军内部的重重矛盾,和蒋介石的围剿,使得这股革命力量,不足百天就夭折了。
华克之看到蒋介石势力越来越大,于是就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刺杀。
刺杀失败
华克之在失败后,来到了上海的老住处躲藏,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和其他人一起商量该如何暗杀蒋介石。蒋介石能够有着如此稳固的地位,他的心机和手段,自然老练狠辣,所以对于自身的安全问题,他也有着十分周密的安排。
蒋介石周围,经常伴随着很多特务,而华克之等人想要接近蒋介石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成为能够“合理合法”的接近蒋介石的新闻记者。新闻记者想要接近蒋介石是比较容易的,想到了这里,华克之立马筹款,和众人一起开办了一家报社。
而具体负责开枪刺杀的人,则交给了军人出身,枪法精准的孙凤海。当时华克之等人开办的报社,经过了将近一年时间的经营,使得其在国民党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前,获得了进入会场采访的“特别许可”。
到时候,不仅蒋介石回来,像当时全国很多的军政大员,都会到达现场,张学良、阎锡山等人就是这次会议的成员。这无疑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华克之和其他人商议之后,就将刺杀计划定在了会议进行的那一天,到时候孙凤海以记者的身份接近蒋介石,然后瞅准时机,直接刺杀蒋介石。
而就是如此精心准备的计划,却在最后关头出现了岔子。当时一切正在按照计划进行着,孙凤海以记者的身份,进入了大礼堂,当他看到了张学良、阎锡山等人后,内心无疑是非常激动的,他一直都在全神贯注的等待着蒋介石到达礼堂。
按照惯例,他们在会议结束之后,都会在礼堂进行合影留念,但是不知怎的,蒋介石却迟迟没有出现。合影的人群中只有汪精卫、张学良等人,孙凤海眼看着合影即将结束,也顾不得许多直接掏枪朝着汪精卫射击。
孙凤海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到这里的,他三枪打倒了汪精卫后,自己也被卫士击倒。因为孙凤海身上带有着报社的牌子,华克之等人只得赶忙逃往安全的地方。而许多和报社相关,或者有一丝牵连的人,都被蒋介石逮捕。
后来1937年,华克之来到了延安,在见到毛主席后,毛主席却让他回到华南地区。毛主席交给了华克之一向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希望他能够帮助延安和华南地区的实力派建立联系,扩大革命同盟的力量,因为华克之特殊的履历,和之前是国民党的身份,由他来完成这项任务在合适不过。
华克之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之后,就立刻准备动身,前往华南地区。而他也不辱使命,华克之回到华南地区之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隐蔽战线上工作了十多年之久,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信源:
《隐蔽战线上屡建奇功的华克之》——中国知网 作者:冯晓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