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陕北一带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蒋介石为了限制八路军的发展,只给了三个师的番号,每个师辖两个旅,每个旅辖两个团,定员15000人,三个师的总兵力为45000人,徐海东任军团长的红15军团被改编为115师344旅。徐海东的资历很老,是红25军的灵魂人物,在大别山一带有很高的威望。
当年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敌人的重兵围攻下被迫离开鄂豫皖苏区,徐海东率部留守大别山,挡住了敌人多次猛烈进攻,为主力部队顺利转移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后来红25军也被迫长征,徐海东和政委吴焕先一起指挥部队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围堵,顺利到达陕北。在参加长征的几支红军队伍当中,红25军是最早到达陕北的,而且部队在和敌人血战中不仅没有减员,还增加了近千人,由此可见徐海东的军事指挥能力之强。
再后来中央红军经过艰苦的长征也到达了陕北,此时正值隆冬季节,不少官兵们还穿着单衣,后勤部门也没有钱购买棉衣,毛主席无奈之下只得向徐海东借钱。徐海东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是张国焘的部下,而张国焘在草地分兵的时候和中央红军闹得很不愉快。有了这段经历,毛主席对徐海东能不能借钱给中央红军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当时徐海东是红15军团的军团长,整个红15军团也只有8000个大洋。但他二话没说,就拿出5000个大洋送给了中央红军,同时还给中央红军送来了一批枪支弹药。徐海东此举和张国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帮了身处困境的中央红军一个大忙,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徐海东出任115师344旅旅长。红军时期他就是军团长,和115师的林师长一个级别。
因此当得知徐海东给自己当部下后,林师长就给延安去电,称自己指挥不了徐海东,能否把344旅的旅长换个人。延安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徐海东最终出任344旅旅长。部队改编完成后,徐海东就率部上了前线,在武器装备严重不如对手的情况下,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多次重创日寇,立下了许多战功。1938年7月初,徐海东奉命带领344旅在晋城西面截击沿同浦路向南进犯的日军。
接到命令后,他和政委黄克诚一起率部急行军赶到町店,占据了有利位置,做好了伏击的准备。不久后日军的先头部队进入町店,当时天气非常炎热,这股日军就在町店停车休息,有的在树荫下睡觉,有的跑到了河里洗澡。徐海东见敌人毫无戒备,当即下令开火。当时八路军不仅武器装备差,而且弹药也非常缺乏,每名战士平均只有几发子弹。
因此一阵排枪过后,徐海东就下令向敌人发起冲锋。日军在度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很快就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战况逐渐陷入了僵局。为了尽快结束战斗,徐海东不顾危险,亲临第一线指挥。激战到傍晚的时候,日军大部被消灭,残敌在援兵的接应下突围逃脱。町店战斗344旅歼敌500余人,自身也伤亡了将近300人。战后不久,朱老总来到344旅视察工作,听完町店战斗的情况汇报后,对徐海东提出了批评,认为他打法有误,致使部队伤亡过大。
时任344旅政委的黄克诚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朱总司令对徐海东旅长批评比较严厉。徐海东本来身体就不好,这时更支撑不住了,便请求离开部队去延安治病和学习。后经总部批准,徐海东就去了延安。”红25军长征途中,徐海东就受过重伤,昏迷了四天四夜,这次伤势对他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海东出任旅长,率部南征北战,很少有时间休息,身体经常超负荷运转。
就在此时又传来了张绍东叛逃的消息,他是徐海东的老部下,红军时期作战极为英勇,深得徐海东的信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海东出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张绍东继续在徐海东的指挥下战斗,担任687团的团长。55年大授衔的时候,八路军成立之初的团长不是上将就是中将,张绍东如果能一直坚守初心的话,55年至少也是个中将。
但遗憾的是他受不了八路军的艰苦生活,在1938年春天的时候选择了叛逃。徐海东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场就被气得吐了血,身体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之后他一直带病坚持作战,町店战斗结束后又受到了朱老总的严厉批评,此时的徐海东身心俱疲,再也无法坚持,于是就向总部提出了辞职申请,要求回延安治病。徐海东回延安后,344旅旅长一职就出现了空缺。
身在344旅的朱老总有意让田守尧接任旅长,他也是红25军出身,红军时期担任过师长,八路军成立之初担任344旅688团副团长,给张绍东当副手。张绍东叛逃的时候,田守尧果断处置,把损失降到了最小程度,并因此受到了上级的表扬,被提升为687团的团长。鉴于他参军以来一直表现优异,又是红25军的老人,因此朱老总有意让田守尧出任344旅的旅长,并和他谈了话。
但总部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344旅打仗没得说,但官兵们大都是20刚出头的毛头小伙,傲气十足还有一些排外,这种情况很容易形成山头,也不利于整体配合作战,这是总部不愿意看到的。正因为如此,八路军总部才没有同意田守尧接任344旅的旅长。最后毛主席经过考虑后将时任343旅685团团长的杨得志调到了344旅,出任旅长。
杨得志是中央红军出生的著名战将,多次在战场上立下大功,资历和能力都足以服众。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是接替徐海东职务的最好人选。田守尧没能当上旅长,心中多少有点情绪,但在朱老总和黄克诚等人的帮助下,他很快就从失意中走了出来,率部投入到了激烈的抗日战场上。凭借着出色表现,半年后田守尧升任344旅副旅长。不久后他又被调到新四军工作,开始独当一面。1943年,田守尧奉命前往延安学习,途中和日寇遭遇,英勇牺牲,年仅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