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共度开心年
90年前,1935年2月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年,中央红军在长征中过的唯一一个春节,就是在四川石厢子度过的。在万家团圆的日子,红军战士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来到石厢子开仓分粮分物,与当地老百姓一起度过了一个开心年。
红军抵达石厢子前,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和胁迫,老百姓对红军存在很大的误解,因此老百姓听说红军来了,都纷纷关门上山躲避。
3日(大年三十)下午,红军先后进驻石厢子。5时许,红军先遣部队先期到达了石厢子。进街后,红军立即开展宣传,在街沿、巷口张贴署有中央红军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的安民告示,书写“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与劳苦大众是一家!”等标语,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并说明红军买卖公平,叫老百姓不要怕、不要乱跑,照常开门做生意,迅速安定了群众情绪。当晚8时许,军委纵队也陆续到达了石厢子。石厢子的街沿、过道、院坝、房檐下都住满了红军。中央红军军委总部驻万寿宫,周恩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在高坎子肖有恩家,通讯机构设在刘春和、刘会元和陈文中家;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设在袁继武、彭海家;苏维埃纸币兑换处设在五圣宫;中央红军没收委员会设在王连山家。前卫部队伸向相距5公里的安哆槽、比基槽、吴家桥一带,后掩部队驻在10多公里外的阿里普一带。这时正值寒冬腊月,天上不时地飘着雪花,但红军始终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留在场镇上的人,真正了解了红军的政策后,劝回了上山躲避的群众,老百姓们相继回家,纷纷拿出精心积攒准备过年的腊肉刀头、糖豆、粑粑面、醪糟、红灰毛、米酒等,做成“丰盛”的年夜饭,请红军吃。红军难却苗、彝群众盛情,便和当地群众共进长征以来的唯一年夜饭,饭后均付给群众餐费。
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央红军地方工作部没收委员会经过调查了解,派人没收土豪劣绅彭正楷、周世成两家的粮食和财物,并在街上召开群众大会,分给穷苦老百姓,声讨镇压欺压百姓的税卡员肖宝芝。又在吴家桥将团总吴联山家的肥猪杀了,生火造饭,炖坨子、红烧肉,请当地老乡同吃。祖籍江西的袁世珍老人回忆,当年在街上煮酒的父亲,拿出所有存酒,军民共饮。一盆盆、一钵钵,热气腾腾;一杯杯、一盏盏,情深意浓。这里一圈、那里一圈,围坐而食。江西老表、湖南老乡即兴哼起家乡小曲,彝族群众唱起酒歌,军民共度春节。终年劳苦却得不到温饱的穷人,分得粮食、衣物、猪肉,同红军一起欢度春节。在戎马倥偬的红军长征中,在川南这个偏僻小镇,红军指战员与当地苗、彝、汉群众共度中央红军长征期间唯一一个春节,当地老百姓称为“开心年”。至今这里还流传着“红军到、干人笑;要得干人笑、白军不到红军到”的民谣。
叙永县“红军长征过石厢子过开心年陈列馆”外部
在四川叙永这篇革命老区的热土上,人们至今还在追忆1935年之春。2024年2月2日,叙永县鱼凫社区作为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一场红色村晚为老区群众送上了喜气洋洋、充满年味的文化年夜饭。舞台上,沉浸剧《石厢子1935》把现场观众带回到1935年的春天,共同追忆那个难忘的“开心年”。一个万里长征途中的唯一春节,一个军民鱼水情深的“开心年”,一个伟大转折落实的石厢子会议,让红色成为四川叙永远鲜亮的底色。
(资料来源:《四渡赤水·泸州故事》,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四川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