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英勇的湖北革命党人经过一夜血战占领武昌,史称武昌首义!
这是一场准备了7年之久的战斗,这也是一场仓促而行的战斗;这是一次计划周密的起义,这也是一次意外横生的起义;为什么有人说这次的成功全是意外?约定以炮声为号,炮声没有响为什么士兵就冲锋?三位领导人早晨刚被杀害,为什么晚上就爆发起义并且取得了成功?
一、部队已在掌握之中
革命先后在多地爆发,多少革命同志抛头颅洒热血,均未取得成功,为什么偏偏在武汉首先取得胜利?原因有三条:
其一是社会力量强大。张之洞长期督鄂,热心洋务,在这里建立了一大批近代化的工商企业和文化教育设施,所以武汉地区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力量较为雄厚。当政者不得不考虑社会上的影响,因而长期对在武汉活动的革命党人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往往事情闹大了才象征性地处理一下,都是派一些军警去查封他们的地盘,解散他们的组织就了事,并没有过多地追查下去。革命形势在武汉发展得尤其顺利。
其二是新军力量强大。张之洞督鄂以来,在武汉建立了钢铁厂、兵工厂、火药厂、武汉可谓军械精良,军饷充足。同时,张之洞编练的湖北新军注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又是一支易于接受革命思想的近代化军队。但新军毕竟是政府军,怎么就变成了革命军呢?
其三是策反行动顺利。湖北革命党人长期坚持艰苦深入的宣传工作,从科学补习所、日知会、湖北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到文学社、共进会,湖北革命党人先后组织了许多团体,前赴后继、不屈不挠!为了策反新军,他们中许多长期投笔从戎,从下级士兵做起,影响身边的士兵,这一工作持续了7年,新军5000多人转向革命,约占总数的1/3,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二、名册暴露,革命党人危在旦夕
新军虽然被革命党人成功渗透,但是内外情况复杂,起义时间一推再推。屋漏偏逢连夜雨,恰在此时,意外接踵而至。主要意外有三个:
其一是黄兴等人要求推迟起义。当时孙中山正远在海外筹款,黄兴等人虽然赞成湖北革命党人的起义计划,但却要求他们等待孙中山筹得巨款和购置大批军械弹药后再行发难。湖北革命党人不同意坐失良机,决定于10月6日起义,终因准备不足而延期。
其二是革命党人名册全部暴露。10月9日,领袖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时不慎爆炸受伤,被送入医院,沙俄巡捕应声赶来,搜走了准备起义用的旗帜、符号、文告、印信等物。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搜到了革命党人的花名册,并转交给清政府。一旦政府按名册搜捕,革命党人危在旦夕!
其三是领袖们或死或伤或逃,起义军群龙无首。领袖孙武受伤住院,名册暴露,在危急关头,蒋翊武、刘复基、彭楚藩三位领袖紧急会议,决定9日晚12点以炮声为号,发动起义。命令刚发布出去,刘复基、彭楚藩就被军警抓捕,同时被抓捕的还有来送弹药的杨洪胜,蒋翊武趁乱逃走。至此,武昌起事的领袖全部退出战斗,起义军群龙无首。
三、领袖英勇就义,士兵拼死一搏
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三人被连夜审讯,按当时的规矩,抓住谋逆犯都要公审,好震慑百姓,但在清末,这种公审却成了革命党人发表演讲,进行革命宣传的一个重要场所。
同胞呀!大家起来革命!
有员想替彭楚藩开脱,彭楚藩却不领情,回答道:“我就是革命党!我就是为祖宗报仇的,除了满奴汉奸,都是革命党,你们杀也杀不完!”刘复基一进公堂就高声大叫:“要杀便杀,何必多问!”,被严刑拷问,“四肢俱折”,仍骂不绝口,被推出时还大喊:“同胞呀!大家起来革命!”审问杨洪胜同样未得一句供词。
10日凌晨5时,三人被处决:刘复基28岁、彭楚藩25岁、杨洪胜26岁!
后人有诗赞美三烈士:
龟山苍苍,江水泱泱,烈士一死满清亡,掷好头颅报轩皇,精神栩栩下大荒,功名赫赫披武昌。呜呼三烈士兮汉族之光,永享俎豆千秋兮,与江山而俱长!
不能再等炮声了!
在军营中焦急等待的士兵们彻夜无眠,不仅没有等到炮声,反而等到噩耗:一夜之间3人被杀,32人被抓!一时间众人声泪俱下,虽然督抚还不敢对军营动手,但已是人人自危,于是城内的一个班长熊秉坤和城外的一个士兵李鹏升作为革命“代表”召集革命新军商议:不能再等炮声了!10月10日晚,立即起事!
众同志不动手,更待何时?
晚7点左右,革命士兵一个个荷枪实弹,臂缠白巾。排长陶启胜查营时惊讶地问:“想造反吗?”金兆龙回答:“老子就造反,你将怎样!”陶启胜命护兵缴他的枪,护兵不敢,陶启胜自己动手,金兆龙大呼:“众同志不动手,更待何时?”陶启胜见势不妙想逃,士兵程定国抬手就是一枪!武昌首义的第一枪打响!全营震动!
一定要在天明前打下总督府!
此时,城外几乎同时点燃战火,不久,炮队开炮。潜伏在武昌城内的几千名革命新军立即沸腾,纷纷冲出营房,下意识地冲向枪械所、子弹库、炮台、制高点,抢枪抢子弹,熊熊火光,声势震天!激动过后的士兵们意识到,一定要在天亮前攻下总督府,不然调来援兵镇压,身死族灭!
起义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困难,抵抗他们的都是曾经的战友,多少人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就反戈一击,或是袖手旁观,真正抵抗的只有总督府亲兵和少数满族旗兵。于是城内城外很快汇合,炮队进城,直攻总督府。总督见势不妙,炮声刚响到总督府衙前就溜之大吉了,打破后墙穿洞逃跑的。
走向共和!
10月11日,经过一夜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升起铁血十八星大旗。随后,汉口汉阳响应,武汉三镇光复。随后,全国响应,辛亥革命取得阶段性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中国走向共和!
奋进吧,武汉!
武昌起义奠定了武汉近代的革命底色,也造就武汉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如今革命已成往事,但武汉依旧英雄。多少文化积淀,多少战火洗礼,多少历史转折,武汉屹立不倒!
今天的武汉只会更强,2020浴火重生,奋进吧,武汉!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