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7年开始,至现在的2025年,只有98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武汉这个城市名称自2027年问世,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到100年的历史,扬名天下的武汉市就只有不到100年的建城史吗?当然,武汉建城史不到100年的算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正确的,用科学和计算方法,武汉的建城史已经达到了3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大城市中建城史最早的城市。那为什么解放初期将武汉的建城(市)史始建于1927年呢?这是因为当时武汉的这座城市名称还没“出生”,早期的武汉这片土地上只有汉口、汉阳、武昌这三座城池隔着长江与汉江“三城鼎立”的城市格局。
武汉三镇中的汉阳是最先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城池,汉阳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建立了县级治所,并筑有军事城堡——却月城,成为了现在的武汉市区这个区域内最早的军事城堡。此外,汉阳在唐朝设有州(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宋元时期则是军(府)、县两级行政中心。而与汉阳却月城隔长江相望的是武昌的夏口城,它的名称来源于它地处夏水(今汉江)汇入长江的入口之处。当时的夏口城是屯兵御敌的军事城堡,当时长江之滨的夏口城蛇山上就构筑了军事瞭望塔楼(后来改建成了黄鹤楼)。由于夏口城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地,夏口城(现武昌)开始成为地区的行政中心。
如果是从武昌的夏口城来计算武汉的建城史,那武汉的建城史至少拥有了1817年。汉口是武汉三镇中最晚“出生”的一个城镇,通俗的来说,汉口是汉阳的“子女”。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70年),由于汉江流域洪涝灾害,汉江发生了大改道,这次改道导致了繁华的汉阳城被汉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了今天的汉口和汉阳两座城池。具体来说,汉水原本从龟山以南汇入长江的,而改道后转而从龟山以北汇入了长江,这使得原本连为一体的汉阳地区被汉江分割为两大部分,汉口从汉阳城中独立了出来,以此奠定了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鼎立的格局。
武昌作为江夏地区的交通要地,它的名称历经郢州城;鄂州城;武昌城这几次变化,武昌城也逐渐加码升级成元朝湖广行省的首府。明清以后武昌古城是总督、湖北省、武昌府,江夏县四级官府衙门的所在地,城内官署林立,衙门遍布、围墙高耸、门庭森严,人称“湖广会城”。而从汉阳城中分出来的汉口因为拥有长江与汉江天然的水运“良港”,就便利的将其街市全部建在长江与汉江的岸边。所以汉口的长江与汉江岸边全部是水运码头,而汉口的人们也在长江岸边与汉江岸边依水而居,这样就慢慢的形成了汉口的正街,这条街就是后来名扬全国的“汉正街”。
武汉的汉阳在清朝张之洞时期是非常辉煌的。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这一时期汉阳最著名的成就之一,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最重要的钢铁联合企业之一。汉阳铁厂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那么隔江鼎立的武汉三镇为何要合并呢?武汉三镇的合并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资源分散的问题,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武昌、汉口和汉阳虽然地理位置相近,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资源分散,发展不平衡。1927年4月16日,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合并为武汉市,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直辖市。
武汉市这样一个城市名称始于1927年,今年是2025年,也就是说以“武汉”这个名称命名的这座城市的建城史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那如果是要计算武汉市的建城史到底要从哪一年开始计算呢?根据城建史志资料显示,武汉的建城史可以从公元前15世纪左右开始计算,也就是武汉地区盘龙城城址的建造年代开始计算,也就是武汉的建城史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其理由是虽然武汉这个城市名称只有100年,但武汉这片区域最早的盘龙城的建城史高达3500年,盘龙城是武汉这座城市的根,武汉这个名称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武汉这座城市的根已经拥有3500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