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下半年,毛主席趁着党中央给他的休假,决定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视察,从河南回北京时,途径安阳,在接见了安阳地区的“父母官”后,毛主席专门到殷墟以及袁世凯的坟茔走了一圈。
当时有人提议说:“袁世凯恶贯满盈,他的坟茔应该平掉。”
毛主席听到这句话后,说了什么呢?
昙花一现洹上村
1908年,封建王朝最后一任帝王,只有3岁的溥仪继承了皇位,由于他年龄尚小,所以他的父亲载沣便当上了摄政王总理朝廷大事。
此时的袁世凯虽然是新军首领,手握重权,但是载沣却对他颇有偏见,1909年,载沣将袁世凯赶回了河南老家。
只是让人疑惑的是,袁世凯回河南后,并没有前往老家项城,而是住在了安阳。
袁世凯在安阳,不是小住,而是大住,他买了一个占地一百多公顷的别墅后,又对别墅进行了扩建,最终别墅的规模达三百余公顷,逾四千五百亩土地,是原来的两倍之多,可见恢宏。
别墅建成后,袁世凯将别墅取名为“洹上村”,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安阳有条发源于太行山的洹河,在这里,虽然袁世凯只待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但他对这里充满了感情。
另外,袁世凯选择在安阳建造居住地,也是因为安阳为京汉铁路和东西动脉的交会之地,西眺陕甘,北望京师,可谓交通要冲,一旦京师有事,可伺时而动,决胜千里。
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举行了“武昌起义”清政府的旗帜摇摇欲坠,在这样的一个关键历史时刻,倒是促成了袁世凯复出的契机。
就在武昌起义后的第四天,尽管载沣再不愿意,清廷还是重新起用袁世凯,让他带入镇压革命军。
袁世凯此人所图甚大,他早就不满足于清廷对自己“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他也与革命党人接触,最终酿成的结局就是,袁世凯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后,自己又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了民国大总统。
葬我洹上
你说袁世凯干过好事吗?确实,是他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王朝,虽然并不主要是他的功劳,但事实上,确实是袁世凯成功的对清廷进行逼宫。
同样,对革命,袁世凯也不感冒,他当上大总统后,内心仍不满足,尽管他暗中授意人将自己的大总统职务搞成终身制,可他始终明白,大总统是大总统,皇帝是皇帝,他要做的,不是大总统,而是皇帝。
袁世凯开起“历史倒车”,那也就注定他就被历史所“碾压”,1916年,在袁世凯称帝八十三天后,他终于在举国的声讨、喧嚣中辞世,临终前,袁世凯特地留下遗言:“扶柩回籍,葬我洹上”
也就说,袁世凯死后,他不想葬回自己的老家项城,而是要葬在安阳自己的故居。
考虑到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系的头领,因此,新一任的北洋军阀政府顺利接管后,决定尊重袁世凯的遗愿,将他葬在安阳,为此,北洋政府还专门拨款五十万元用于袁世凯的丧礼及其营葬费用。
50万元在民初,那可是相当一大笔的支出了,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钱,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钱,居然在最后不够用。
为此,负责督造袁世凯坟茔的河南巡按使田文烈不得不采用募捐的办法,维持对袁世凯陵墓的修建,好在后来又募捐到银元25万元,这才最终解决了建筑经费问题。
后来经过计算,从袁世凯去世,修筑他的坟茔开始,总历经两年多的时间,花费了73万余银元,之所以花了这么多钱,是因为袁世凯的坟茔所在的,陵园仿照明朝,墓冢则是仿效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濒河庐墓”,属于“中西合璧”
毛主席不同意平掉袁世凯的墓
袁世凯下葬后,随着世事变迁,一切都像是遗忘了他,抗战时期,日本人攻占安阳后,不知为何,也没有破坏袁世凯的坟茔。
时间一晃,就到了1952年,这一年,毛主席视察完黄河中下游地区后,准备返回北京,途经安阳时,毛主席一方面来看看殷墟,一方面决定来看看袁世凯的坟茔。
看着袁世凯陵园内有这么多的文武石人,石狮等,毛主席问:“你们有人知道这些石头都是怎么运来的吗?”
安阳地委书记曹幼民回答道:“据说是泼水成冰运来的。”
毛主席点点头:“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接着,毛主席又带着他们一同参观了碑亭等,走了一会儿,毛主席似乎有些累了,就带着大家一同坐在了石墩上休息。
休息的同时,毛主席想到了什么,就对大家说起了袁世凯的革命历史,他说:“袁世凯是你们河南项城人,是个大官僚地主,他在项城就有很多土地,到安阳后又弄了很多土地,他特别惯于耍两面派手法.....宣统初年,醇亲王要杀袁世凯,但怕他的手下造反,就令其回家“养足疾”,袁世凯为了东山再起,看中了安阳这块土地,所以没回祖籍项城,来到洹上隐居。”
毛主席知识渊博,他讲完袁世凯的历史后,有人提议说:“既然袁世凯做了这么多的坏事,他的坟茔应该平掉。
听到这句话,毛主席却是摇摇头说:“不要平嘛,还要将它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
后来毛主席离开后,根据他的指示,当地政府也开始了对袁世凯坟茔的保护。
历史在沧海横流中变化,一切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水落石出,袁世凯作为一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恐怕对他,后人永远都无法进行全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