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西路街道作为静安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汇聚了近50家律师事务所,分布在“恒丰路法治文化街”商圈。其中,扎根于此长达11年的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以其专业实力和社会担当,成为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杨婧律师作为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瀛东新侨驿站秘书长、静安区侨联青委会常务理事,六年来,以街道普法活动的践行者、法律公益的推动者双重身份,见证并参与了这片土地上的法治蝶变。


从法官到律所高级合伙人:

人生舞台上的华丽转身

杨婧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曾远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在法院工作十年,沉浸在民商事审判的复杂与挑战中,积累了深厚的法律素养。2019年,杨婧果敢转型,踏上新的职业征途,加入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成为高级合伙人。她将法官的视野与经验带入律所,力求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法律服务。

初到天目西路街道时,杨婧就被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便捷的交通网络、繁荣的商业氛围与浓厚的人文气息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这里靠近上海火车站,不管是自己出差还是外地客户来拜访,都很方便,步行10分钟就到了。”杨婧说。

法治春风润泽人心:

街道与律师同行

作为法律从业者,杨婧对天目西路街道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努力赞誉有加。从恒丰路的“法治文化广场”到长安路的“法治宣传墙”,街道用多元化的方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打造白领百姓身边的普法景点。


“法治City Walk活动很有创意,它把党建与法治文化融入城市漫步中,让大家在探索街区的同时感受法律的温度。”杨婧说。


街道还举办了诸如“和大律师面对面”法律咨询、民法典讲座等活动,帮助企业增强合规意识,提升居民法治素养。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护蕾行动”系列活动,通过法律宣讲和心理疏导,为孩子们种下法治的种子。

“街道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普法方式,正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杨婧说。


街道良好的营商环境也给杨婧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环智大厦楼务会所提供的贴心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活动。

“像‘企’明星楼宇生活服务节,我也曾参与其中,不仅为企业员工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更通过举办白领羽毛球精英赛等活动,搭建了一个多元互动的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杨婧感慨道,这种融合商务与生活的独特活动形式,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也为职场人士创造了更具活力和创意的交流机会。


公益之光点亮法治:

街道与律所共聚温暖

“我们律所与街道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作为‘添睦·3+N’解纷联盟的一员,积极参与街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加入街道律师行业党建共同体,为推动基层治理贡献力量。”杨婧介绍。

特别是律所的“护蕾行动”品牌,杨婧本人也参与热线解答,为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法律干预。“护蕾行动”志愿者队伍成员还走进街道爱心暑托班,为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教导他们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瀛东新侨驿站更是街道法治建设的亮点。作为静安区首家律所新侨驿站,自成立以来,瀛东新侨驿站协助街道侨联服务基层侨胞,凝聚基层侨界力量,逐步打造出一个团结凝聚律师新侨范本,于2022年被评为“上海市特色新侨驿站”。

瀛东新侨驿站开展如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捐资助学、对口帮扶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杨婧特别提到,驿站联合街道侨联连续四年开展对云南砚山县的对口帮扶项目——“情寄彩云·心系阿猛”,助力当地学子圆梦学业。

“公益是我们律所的重要责任,也是对社会最真挚的回馈,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践行的准则。”


法律人的坚守:

为天目西注入专业力量

2024年11月,杨婧获“2024年度中国区LegalOne客户信赖律师杰出女律师(华东)15强”,这是对她卓越业务能力的高度肯定。

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法律专业优势助力街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她提出:“可以通过律所和街道的平台,举办法律讲座、设立咨询点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同时,与司法所、调解组织联动,用专业知识化解纠纷。”

新的一年里,杨婧计划在业务拓展与团队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同时,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探索更高效的服务模式,培养更多优秀的律师人才。此外,她表示将继续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为法治天目建设贡献法律人的力量。

记者:陈洁

编辑:梁慧

通讯员:吴赛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