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讲达摩祖师禅《悟性论》。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

现在很多人根本就不信佛,不相信有佛可成,这自然就不必多说什么了。

但是有的人虽然相信有佛可成,但是却认为要成佛就需要苦行,认为修佛很苦,这就是邪见。

当初佛在雪山苦行时,便已经可以成道了,但是佛并不在这里成道,就是为了避免世人认为成佛需要苦行,所以佛才在菩提树下打坐成道。

还有一些人,虽然相信有佛可成,但却说修佛也有金锵马麦这样的报应,这就叫做信念不完全,也叫做“一阐提”,这样会断掉自己的善根。

什么是金锵之报呢?《莲华面经》卷一里说:“复告阿难,善恶之业终不败亡。我于过去曾作商主,入于大海,活多人故,手杀一人,以是业缘,乃至成佛,犹尚身受金锵之报。”

这是看到佛虽然成佛,但不免受金锵之报,于是便认为佛也受报。但我们前面不是说过,一旦证道,诸业俱消吗?

所谓的消亡,不是没有,而是有而不有,你过去世造下的业,还是要受报的。

只是你在受报的时候,你是受而无受的,没有能受报的我,也没有所受的报,业报当下即是空,所以有而不有。但你并不是不受报,还是在受的,所以无而不无。

你不能见佛也受报,便认为成佛了也有业报,实际上并没有,因为此时一片无为,不会有业报的。

什么是马麦之报呢?佛尝受阿耆达王之请,至彼国结夏安居,遇灾荒,谷米昂贵,受贩马人供养,与五百比丘共食马麦三月。此为佛十难之一。佛言,“过去世时,有比婆叶如来,在槃头摩跋城中,与大比丘众俱。有槃头王与诸臣民,请佛供养,及比丘僧,佛默然许之。王还,具馔已毕,即执香记,启曰:唯愿屈尊来受我供。佛敕大众往诣王宫。食毕各还。时为病比丘取食而归。尔时城中有婆罗门,教五百童子。佛从婆罗门所过时,婆罗门见食香美,便起妒意:‘此髡沙门,正应食马麦,不应食甘馔。’亦教童子言:‘此等师主,皆食马麦。’时婆罗门者,即我身是。五百童子者,五百罗汉是。我时言他食马麦故,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我及众等于毗兰邑食马麦九十日也。”



接着是:

「解圣法者,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