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赖昌星坐在昏暗的牢房里,眼神空洞地盯着墙壁。突然,他听到狱警的脚步声。
"赖昌星,有人来见你。"狱警冷冷地说。
赖昌星抬起头,看到一位身着正装的中年男子走进牢房。
"赖先生,我是调查记者王明。我想请教您一些问题,特别是关于董文华的......"
赖昌星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他打断道:"你想知道什么?那个女人......她曾经是我最得意的棋子,也是我最大的失误。"
01
在中国的某座高墙森严的监狱里,曾经叱咤风云的走私大王赖昌星如今已是阶下囚。昔日锦衣玉食、呼风唤雨的日子恍如隔世,唯有冰冷的铁窗和单调的囚服时刻提醒着他曾经的荣华富贵已成过眼云烟。但是即便身陷囹圄,赖昌星那双充满智慧与算计的眼睛依旧闪烁着不甘与思索的光芒。
在这个阴冷的午后,一位名叫王明的调查记者来到了赖昌星的牢房。王明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揭开赖昌星与著名歌唱家董文华之间不为人知的秘密关系。当王明提及董文华的名字时,赖昌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乎有太多往事在这一刻涌上心头。
"你想知道我和董文华的事?"赖昌星苦笑了一下,"那可真是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啊。"
回忆的闸门被打开,赖昌星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他的青葱岁月。出生在福建省一个贫困的农家,年少的赖昌星曾饱受白眼与冷落。但是这份屈辱非但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内心强烈的上进心。他暗暗发誓,终有一天要出人头地,让所有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
十六岁那年,赖昌星开始在街头摆摊卖小百货。虽然收入微薄,但他丝毫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每天跟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让他逐渐积累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也培养了他敏锐的商业嗅觉。
二十岁时,赖昌星进了一家小工厂当搬运工。虽然工作辛苦,但他并不气馁。白天他勤勤恳恳地工作,晚上则自学商业知识,为将来创业做准备。他省吃俭用,将每一分钱都存了起来,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85年。那一年,赖昌星通过一位偶然认识的朋友老王进入了石油倒卖行业。凭借着过人的头脑和勤奋的工作态度,赖昌星很快就在这个行业中打出了自己的名声。他善于察言观色,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生意版图不断扩张,逐渐涉足多种贸易领域。
但是随着财富的积累,赖昌星开始感到仅仅拥有金钱是远远不够的。他渴望更高的社会地位,渴望结识政商名流。于是,他开始频繁出入高档场所,努力扩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在这个过程中,赖昌星愈发意识到,要想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立足,单靠金钱是远远不够的。
02
一次偶然的香港出差彻底改变了赖昌星的事业方向。当他走进灯红酒绿的歌舞厅,看到台上光鲜亮丽的表演者时,一个想法突然闪现在他的脑海中——文化娱乐或许是一个更有前景的赚钱买卖。
怀着这个想法,赖昌星在九十年代初成立了远华文化公司,开始涉足演出和广告投资领域。他敏锐地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而能够掌控这个领域,就意味着掌握了巨大的商机和影响力。
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赖昌星在电视上看到了董文华的表演。董文华那独特的气质和出众的歌喉立刻吸引了赖昌星的注意。他隐隐感觉到,这位歌唱家或许能成为自己事业版图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赖昌星立即吩咐自己的助理小李去调查董文华的底细。很快,小李就带来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报告显示,尽管董文华在舞台上光鲜亮丽,但她的家庭生活却并不如意。她的丈夫经营服装生意,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判断力,生意一直不太景气,甚至还欠下了不少债务。
得知这一情况,赖昌星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可以接近董文华的绝佳机会。在他看来,一个陷入经济困境的人往往更容易被金钱诱惑。而如果能够掌控董文华这样的知名歌唱家,无疑会为他的文化事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就在赖昌星琢磨如何接近董文华时,他得知董文华将出席一场慈善酒会。赖昌星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他特意打扮得体面而不失低调,然后前往酒会现场。
在酒会上,赖昌星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社交手腕,很快就找到了接近董文华的机会。他以远华文化公司老板的身份自我介绍,并表示对董文华的才华非常欣赏,希望能够进行一些商业合作。
董文华对赖昌星的提议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也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赖昌星见状,立即提出第二天再详谈,并邀请董文华到香格里拉酒店1088房间洽谈合作细节。
第2天, 当董文华如约来到香格里拉酒店时,却被告知赖昌星临时有事,需要改在城郊的一处别墅谈合作。尽管内心有些不安,但考虑到可能的商业机会,董文华还是同意了这个安排。
03
但是就在前往别墅的路上,董文华接到了丈夫的电话。电话那头,丈夫的声音充满了焦虑和无奈,他告诉董文华,债主又来催债了,情况越来越糟糕。这个消息让董文华的心情更加沉重,她开始担心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当董文华到达别墅时,赖昌星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他热情地迎接董文华,然后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合作方案:远华文化公司愿意借给董文华五百万元,其中一百万是代言费,另外四百万是免息借款。
说完自己的方案后,赖昌星隐隐笑了一声,对董文华提出了一个额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