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在川军将领中,有两个出名的“大嘴巴”。一个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王瓒绪,另一个是满嘴跑火车的王陵基。

从出身而论,川中将领主要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刘湘、潘文华、唐式样遵等为首的速成派,另一派则是以刘文辉、邓锡侯为首的保定派。

而王陵基都不是,他是士官派。

1908年,王陵基留学回国,当了两任县长后回到四川,出任陆军速成学堂副官。

原因是,陆军速成学堂聘请了日本教官,王陵基在日本留过学,日语还不错,他到速成学堂,就是来当翻译的。

就这样,王陵基混上了个老师的名头。

话出日本教官之口,再经他的翻译告诉学生,他不是老师也是老师了。

可能有人会说,“四川王”刘湘不是对他推崇备至,张嘴闭嘴都是王老师吗?

也对,也不对。

这其中固然有刘湘尊师重道的成分在内,但更多的是刘湘做出这番姿态的目的是要团结速成系的大部分人。

毕竟,在传统文化中,凡是尊师重道的人,人品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1912年,王陵基以标统起家(团长),并于次年任川军1师模范团团长。

从1913年8月开始,王陵基就以一个团的兵力在“同盟会”党人与袁世凯之间反复横跳。

一直跳到了1916年,王陵基终于把自己跳成了一个重庆镇守使。

官儿做大了,兜里的钱多了,王陵基就开始不安分起来了,广为人知的一个段子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按照王陵基的话来说,他担任重庆镇守使后,特意跑到上海去消费,在那里恰好碰上了还是个小人物的老蒋。

在一次争抢漂亮女人的场合中,王陵基连打老蒋几个耳光。

此举被王陵基视为得意之笔。

不过可信度不高。

老蒋是个睚眦必报的人,若是真有这回事,在他得意后,碰上了王陵基这个曾经在当年给他耳光吃的家伙,还能放过?

1918年,王陵基在蔡锷手下吃了个大亏,不仅重庆镇守使的官丢了,连军权都没保住。

好在他的学生,也就是日后的“四川王”刘湘在1918年1月成为了川军1师师长,请老师出山担任参谋长。

但担任参谋长和担任军事主官,二者的差距太大。

刘湘也知道,老师的心理落差有点大。因此对王陵基也是厚待,这才收住了王陵基的心。

在川军诸将中,要论作战能力和战术水平,王陵基还是比较高的。

应该这么说,在川军抗战之前,王陵基在全川军中的战术水平应该是排在前列的。而在抗战时期,他就要弱于那个在一定程度上领略了游击战和运战的要领的杨森了。

另外,刘湘拢住王陵基,还有一层考虑。

王陵基毕竟是在陆军速成学堂当过翻译的人,而且还是专门负责翻译军事战术的翻译。

当时活跃在川军中的速成系将领,大多数都是王陵基的学生。

拢住了王陵基,就会在其他毕业于速成学堂的川军将领中形成非常好的口碑。

换句话说,刘湘重用王陵基,就是在“千金买马骨”。



图片来自网络

果然,刘湘的手段奏效了。

从王陵基辅佐刘湘之后,在四川形成了一个以速成系为主的军事集团。刘湘也是凭借着这个军事集团削灭群雄,逐渐奠定了其在四川的地位。

而在1933年,王陵基和刘湘闹翻了。

究其原因,还是王陵基抓兵权抓得太狠了,犯了刘湘的忌了。

当时,王陵基是川军第3师师长,在刘湘受任为四川“剿匪”总司令进攻红军的时候,王陵基的第3师为第6路军,并被授权指挥刘邦俊的第6路4个旅。

当时红军为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就主动放弃了达县、宣汉地区,王陵基立刻向刘湘表功,并借着这个机会想要吞并第6路的4个旅。

这下子,王陵基引起公愤了。

刘湘能在四川称王称霸,实力上比他人要强是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刘湘钱撒得好,并且平衡之术玩儿的也不错,这才算勉强维持了四川大局不崩不破的局面。

而王陵基来这么一出儿,不是明摆着对其他川中将领们表达了一个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吞并其他部队的意思吗?

所谓是众怒难犯。

其他几路如邓锡侯、孙震、李家钰、杨森等人一个劲的在刘湘面前告状。刘湘没办法,只能把王陵基给撸了。

王陵基一气之下,跑到上海当了两年寓公。

1936年春,川军面临着整编,刘湘又把王陵基邀请回来,担任省保安司令。

抗战爆发后,各路川军纷纷出川抗战,王陵基也被任命为第30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72和第78军。

不事到临头,是不知道自己的人缘究竟有多么的差。

王陵基虽然得到了两个军的番号,可在整编部队时,却发现没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一起出川抗战。

72军还好办,军长由他自己兼着,副军长由他身边的头号“马仔”韩全朴担着。可78军咋办?

王陵基只能放下身段,找到了夏守勋。

夏守勋是毕业于保定军校1期的老将,平日里也看不上王陵基。

可抗战是大局,夏守勋再不情愿,也只能勉为其难了。

1938年夏天,武汉会战即将爆发,第30集团军还没有整编完毕,就分期分批的出川抗战了。

在这个时候,王陵基作为一个老将的基本素养还是显露了出来。

他知道川军出川抗战,难点并不仅存在于装备落后、训练差劲,而在于后勤补给远离大后方。

过去川军自己在四川不管怎么样的打生打死,都是在家附近,甚至能做到上午打完仗,中午可以回家吃饭,吃完饭后回来接着打。

而出川抗战,尤其是还要到距离家乡几千里远的武汉地区作战,若没有一个完备的后勤补给基地,这个仗是根本就没法儿打的。

于是,王陵基就找到老蒋,求得了老蒋的一道手令,组建了第30号兵站。

这个兵站的番号,就是根据集团军的番号而定的。

王陵基拿到老蒋的手令后,命令手下不要等待大部队,先期出发去组建兵站,然后领物资。

可当这位手下飞一般地飞到第30集团军所在的兵站时发现,来等待领后勤补给的,无人不拿着老蒋的手令。

没办法,排队吧。

好在有手令在,第30集团军还是领到了物资。在这一点上,王陵基还是有远见的。



图片来自网络

第30集团军两个军4个师的番号,可一个老牌师都没有,都是新编师。

这种部队就是用部分老兵加上保安团和部分新兵组成的,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差。

因此,当王陵基率部上阵的时候,哪怕他再有心理准备,还是被打得心惊肉跳。

尤其是在武汉会战南线战场的麒麟峰一战中,川军根本就抵挡不住日军的攻势。

哪怕他脑子里有再多再好的战术,可没有强大的火力和训练有素的部队,也是执行不了的。

后来老王干脆不想了,他的战术就是没有战术,反正接到的命令就是攻下麒麟峰并固守。

所以,王陵基干脆就采取了一个笨办法,就死盯在这里不放,把部队不断的给我填上去,直到填光为止。

他本人则拿了一张行军床,躺在旁边就呼呼大睡起来。

你还别说,王陵基这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反而起到了作用。部下见老王这么一副样子,反而定下了心思不再跑了,反而是勇猛向前。

终于,在麒麟峰一战中,其部下主力新编13师在师长刘若弼的率领下一战成名。

会战结束后,在南岳衡山召开了抗战前期头一次军事检讨会。

第3、第9战区的将领们齐聚一堂,进行战后检讨。

在这次检讨会上,王陵基和第29集团军代总司令许绍宗感到有些大难临头。

因为主持会议的陈诚在会议上,把川军一顿批,斥责川军战毫无战斗力一触即溃。

这个评价,王陵基不服。

在他看来,川军不是不想打,可装备太差,部队又没有经过系统性的训练,这种部队拉上去能打成这个样子,已经是相当不错了。陈诚这么批评川军,就是在吹毛求疵,故意找茬儿。

在会议间隙期,王陵基就拉着一帮川军将领在会议室的厕所旁搞了一出厕所文学,声称要“川军回川保卫大四川。”

这样一来,老蒋吃不住劲。

在蒋氏看来,川军的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也是很努力了。陈诚在会议上专门拿川军来做文章,非常不厚道。

于是蒋氏就把陈诚叫来,在那些厕所文学下面把陈诚一顿臭批。

在下午的会议上,腔调变了,陈诚开始大力表扬川军,把王陵基等人喜的脸庞变形。

可没想到,在南岳军事会议上刚接受完表扬,第30集团军就在接下来的冬季攻势中出了洋相。

第72军代军长韩全朴被日军一个联队围着打,与第30集团军的总部失去了联系。

这可把王陵基给吓坏了。

在第30集团军中,72军是他的嫡系,若这支部队打光了,夏守勋还能听他的吗?

没办法,王陵基只能把自己手中仅有的能动用的部队,集团军总部直属团支援上去,这才掩护着韩全朴撤了下来。

按理说,韩全朴这种败将不撤职就不错的了。可在冬季攻势过后,韩全朴竟由代军长升任军长了。

这种做法就引起人心不服。

当时,鉴于第30集团军战力较差,李玉堂的第8军编入了第30集团军。

可在湘北会战后,第8军被调走,改编为第十军,第30集团军的战斗力就下降了一个格儿。

就在王陵基很恼火的时候,又一件让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麒麟峰之战中立下大功的新编13师师长刘若弼和78军军长夏守勋以请长假的名义回四川去了。

明眼人都知道,在第30集团军中,师长级别的全靠刘若弼在撑着,军长级别的全靠夏守勋在撑着。

这两个人一走,整个儿第30集团军的高层就垮掉了一大半。

这下子,王陵基真急了。

他百般恳求,可这两个人就是不肯回来。

究其原因,还是二人还是对王陵基任用韩全朴表示不满。

那王陵基为何一定要任用韩全朴呢?

在很早之前,刘湘就和王陵基谈过韩全朴。

刘湘的意见是,韩全朴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重用。

这一点,王陵基其实是认同的。

他任用韩全朴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他的人缘太差,在川中将领中几乎没有多少人跟着愿意跟着他干,只有韩全朴愿意。

并且韩全朴还有一个和他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嘴巴,而且嘴巴比他还要大。

王陵基虽然嘴上吹牛说曾经打过老蒋的耳光,但每当谈起蒋氏,要么以名字称呼,要么以官衔、职务称呼,起码的尊敬还是有的。

而韩全朴呢?每当谈起蒋氏的时候,从不以名字和或职务官衔相称,一张嘴就是“蒋二娃。”

韩全朴还在暗地里乱讲,“你们知道陈诚为何和蒋氏关系这么好吗?那是因为二人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弟。”

也不知道像韩全朴这种大嘴巴是怎么能够活下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

刘若弼和夏守勋走后,王陵基实在是无人可用,只能接受了薛岳举荐的一个陆大毕业将官。

当初,薛岳举荐的人王陵基还不想用。可有人劝他说,你如果不用薛岳举荐的人,那薛月还以后能给你好果子吃吗?

再说了,这个人是贵州籍的,和何应钦是老乡,你若用了他,将来有什么事情就让他去找何应钦,不就解决了吗?

王陵基一听,深觉有理,就接受了薛岳举荐来的人。

此后,王陵基终于想明白了,反正用一个是用,用两个也是用。既然开了口子,那就索性把口子开得更大一点儿。

于是,他给老蒋打电报,请求给他多派几个陆大毕业生来。

老蒋一听,这个可以有!王陵基怎么突然间开窍儿了呢?

王陵基把这面安抚完了,那面韩全朴又出事儿了。

在第2次长沙会战中,薛岳命令韩全朴率72军去接替杨森从平江出击后空出的防线。

可韩全朴呢?耽误了两天才出发,把薛岳气的大骂。

下了严令后,韩全朴这才率部赶往平江。

在距离平江20里的时候,日军突然撤兵了,算是让韩全朴逃过了一劫。

在第3次长沙会战的时候,王陵基率主力出征,给韩全朴留了一个师看家。

可在只有四五百日伪军来犯的时候,韩全朴竟然率部逃跑!

逼得王陵基只能从西线抽兵救援。可这一抽兵,就给日军就放开了一道口子,让本来已经被包围的日军住友联队跑了。

此战过后,王陵基对韩全朴仅剩的那点信心也没了。四五百日伪军,都把你一个师吓得逃跑,既然这样,这个军长你也别干了。

而韩全朴呢?外号就由大嘴巴变成“韩马谡”了。

1943年春,王陵基晋级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抗战胜利后,马歇尔来到重庆,蒋氏举办欢迎仪式。

对来参加欢迎仪式的军人有两个条件,一是中将及以上军衔,二是实职带兵将领。

王陵基此时正好在重庆,在受邀将领之列。

在欢迎仪式上,马歇尔一眼就瞅见了王陵基。

这倒不是王陵基长得有多么英俊,而是他戴着一副墨镜。

一般来说,在这种正式场合是不鼓励人们戴墨镜儿的,这属于一种失礼的行为。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在众人中,能让马歇尔一眼就看见的,还真的亏了这副墨镜儿了。

马歇尔就问老蒋,这位特殊的人物是谁呀?

很显然,马歇尔问的其实并不是这个人到底是谁,而是问这个人为何这么特殊。

老蒋还没反应过来,身边儿的翻译接话儿了,“这是四川的一个土军官,眼睛常年害病,因为要来欢迎你,所以才特批他戴了墨镜。”

也就是王陵基没听见,若是被王陵基知道这个翻译竟然说他是一个眼睛有毛病的土军官,这个翻译的生命堪忧。

其实,王陵基戴墨镜一是因为眼睛近视,二是因为有术士对他说,他的眼睛杀气太重,需要遮挡一下。

但单纯戴个近视镜是遮挡不住杀气的,于是王陵基就弄了一副近视墨镜。

也不知道是究竟是马歇尔在蒋氏面前给王陵基说了好话,还是什么原因,在这次欢迎仪式之后,王陵基就被晋升为二级上将,并主政江西。

由于江西庐山是蒋氏非常喜爱之地,只要有时间,蒋氏就会往庐山跑,接待的自然是主政江西的王陵基了。

而且,蒋氏每次到庐山,都要和王陵基进行密谈,一谈还都是几个小时。

可能有人会说,王陵基不是曾经打过蒋氏的耳光吗?二人的关系为何还这么密切?

其实,王陵基所说的打蒋氏耳光就是在吹牛罢了,二人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是,哪怕在抗战时期,王陵基也不忘和新四军对着干,屡屡派人呈送自己写的手本给蒋氏大表忠心,这才有让二人有了共同语言。

二人密谈的次数多了,有人就耐不住寂寞问王陵基,你们二人究竟说了些什么?

既然是密谈,那自然是不能对外说的,王陵基再次发挥了他胡说八道的天分,“老蒋问我怎么练内功和气功,我就把我的采补之术传给了他。”

1946年7月到1948年3月,是王陵基的好日子,当着第七绥靖区司令官又主政江西,堪称春风得意。

1948年3月,随着蒋氏召见,改派他回四川主政,让王陵基傻了眼。

如果说是在抗战爆发前,蒋氏让他主政四川,那他自然是乐不得的。

可1948年的四川,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谁回去谁倒霉。

蒋氏的命令是不容违背的,虽然王陵基百般推脱,但还是没能推脱的了。

可这一去,他就再也没能出来。

1950年2月6日,王陵基在江安被俘,成为了功德林中仅有的一个上将战犯。



图片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