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王耀武,这位国民党将领,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刻。

临近被活捉之前,他突然对家人提出一个令人不解的请求:“不要去台湾。”

这句简单的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是对未来的深刻预感,还是对家人命运的无声警告?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一个决策都充满了未知和恐惧。



而王耀武妻儿的命运,也因这句话而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到底,他们听从了他的叮嘱,还是走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接下来的故事,将解开这些谜团。

“陈老总说过,不要小看王耀武,他是国民党那些人里比较明白的一个。”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战神”粟裕提起王耀武时说的一句话。

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交手多次后,粟裕将军对王耀武这个手下败将终究还是有几分看得起的。粟裕说这话时,王耀武已被活捉一年多,正在接受改造。

往事如烟,如今王耀武已离世多年,我们再来品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对他的评价,仍会觉得很有道理,至少从以下两点安排来看,确实是这样:

其一,释放地下党,不愿把事做绝

在最后的生死一搏前,济南警察局长曾呈上一份文件,要求依照老蒋的吩咐杀害关押于监狱的200余名地下党。

王耀武思虑再三后,勾掉了报告中的“密裁”二字,改成了“全部放走”。局长大为不解,拿出蒋介石的命令说事,王耀武反问:“为何非要把事情做绝呢!”

很显然,此时的王耀武已经很清楚,济南多半是保不住了。释放地下党,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其二:最后时刻,告诉部下不要轻生

在济南战役前,我解放军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王耀武一定会是个难啃的骨头。但在两军对战数日后,王耀武却对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们,说了一番要是老蒋听到会被气炸的话:

我们持续了8天8夜,已经尽了责任。此不同于抗日,不必萌发轻生的念头……

既然最高长官都这么说了,部下们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说完这个话,王耀武开始替他们一一安排“逃生之路”:

秘书王昭建是山东本地人,王耀武告诉他:“回家吧,照顾好你的老母亲!”同时,他还让本地人照顾一下外地人,帮他们想办法伪装出逃。

至于王耀武自己,后来活到98岁的王昭建先生这样回忆:那段时间,平时烟酒不沾的他,变得大口喝酒,猛力吸烟。

此后,王耀武与部下诀别,分散出逃。王耀武打扮成商人模样,本以为万无一失,却因为上茅房用的手纸太高级,被机智警觉的农户察觉了并上报,最后被我解放军活捉。

不管是释放地下党,还是劝部下不要轻生,我们都看得出来:在解放战场中的王耀武是很惜命的。他惜自己的命,也惜部下的命。

这一点,与他在抗日战场上的誓死不退,似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蒋家人卖命和为国抗日的本质区别,不是每一个国军将领都能分得清。

那么,这样的“明白人”在战败前,又是如何安排妻儿的呢?他真的说过“不要去台湾”吗?其妻与6儿1女此后的命运如何呢?本期,魂说要跟大家细说的,正是这些发生在王家人身上的往事。

一:抗日时顾不上家人

王耀武的妻子名叫郑宜兰,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当年年轻的王耀武,得到福州地方法院的郑推事欣赏,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王耀武是山东人,出生于泰安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虽然自小读书就很好,却因家里太穷,不得不早早地辍学务工。后来,他在天津的租界当过干杂活的工人,在上海的糖果店当过店员。直到从军后,王耀武的生活里才渐渐少了“贫穷”二字。

两人结婚后,王耀武对妻子格外呵护。当时国军将领里很多人都在外“金屋藏娇”,王耀武却始终只有郑宜兰一人,对戴笠等人在外的拈花惹草,他颇为不喜。



而郑宜兰对丈夫也一向很好,共为他生下了6子1女。每次丈夫打完仗回家,她从丈夫的表情上就能判断出是胜是负,所以根本不需要问。她是南方人,但只要丈夫回家,上桌的总是山东菜。

不过,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回家的次数并不多。每次一回家,他都是先去看老母亲。他父亲和长兄早逝,由母亲含辛茹苦带大,所以一见到母亲王耀武必下跪磕头,对她说:“让您挂心了!”

跪完母亲,王耀武才去看妻儿。在7个孩子里,他最疼爱的是唯一的女儿王鲁云。每次回家,他都要把女儿抱在手上,逗她玩。王耀武一直希望女儿能学好山东话,所以经常让女儿跟着他学,学不好便笑她:“你的山东话还不行呐!”

有一次,王鲁云看见父亲穿了一双新布鞋。王耀武跟其他国军将领在穿衣上,有很大不一样。他喜欢穿粗布衣服、喜欢穿布鞋,不到关键时候不穿皮鞋,据说是觉得这样舒服、节约。

但这天,王鲁云却发现父亲穿着布鞋在踩水。于是,便上前去问:“您这是在干什么?”王耀武告诉他,小时候家里穷,新鞋子只有踩踩水,鞋底的麻绳才会更有韧劲,就能穿得久。这件事,王鲁云在事隔几十年后,仍记得清清楚楚。他觉得,这是父亲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虽然经常许久才能与家人见一面,但王耀武也有发火的时候。他很反感妻子跟官太太们一起打牌,有一次回家,听说郑宜兰曾去打过,一向恩爱的夫妻俩硬是吵了起来。

由这些细节,我们看得出来,王耀武对家人的要求是极高的,这也是孩子们后来基本能成才的根本原因。

二:你们可去香港,不可去台湾

在抗日期间,妻儿们几乎很少见到王耀武有痛哭的时候。唯一的一次,是他的卫士长牺牲后。

那天,他回到家里没有逗女儿,只是那样静静地坐着。郑宜兰不敢去问,便让女儿去试试。后来家里人才知道,父亲在为卫士长难过。那一天,全家人都不敢在他面前大声说话。

但就算是这样,女儿王鲁云也并没有在父亲脸上看到任何颓废的表情。她看到的是伤心、是愤怒,是为部下报仇的决心。

但在后来的内战期间,父亲变得很不一样。他本就不赞成急于发动内战,他认为日本人走了,应该让老百姓过几天好日子。但处在他的位置,他又不得不服从军令。

从那以后,他每次回家,总是心事重重。有一次,一向不愿意多谈军务的他,居然当着妻子的连说了两次:“这一腔热血竟洒何地!”郑宜兰虽不懂军事,但此时的她也意识到丈夫的厌战。



此后,王耀武数次跟我解放军交锋,屡次落败。

国军内部很多人都想不通:这王司令当年率部跟日本人干的时候,不是号称从无败绩吗?当年在湘西雪峰山,他何等风光,曾一举歼灭2万余鬼子,咋现在就这么不经打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