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基于真实事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陛下,此子只写了八个字。"大臣们面面相觑。

光绪帝拿过那薄薄的考卷,看后瞬间落泪。片刻后,他斩钉截铁地说:"状元就他了!"

这八个字,究竟写了什么,让一代君王如此动容?

01

1865年的四川眉山,骆成骧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寒门读书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个秀才,虽然学问不浅,却始终未能考取更高功名。在那个时代,一个秀才若想养家糊口,往往只能在乡间教书。骆父也不例外,他在当地开设私塾,教授附近的孩子们读书识字,艰难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骆家的居所是一座破旧的草房,虽然简陋,却总是打扫得一尘不染。这是骆母的坚持。她虽然出身农家,却深知"贫不失礼"的道理。屋内陈设简单,一张破旧的书案,几把缺了漆的椅子,唯有书架上整齐摆放的线装书籍,透露出这个家庭的文人气息。

家境的贫寒丝毫没有影响到骆成骧对知识的渴求。从记事起,他就表现出过人的悟性和惊人的记忆力。每当父亲在私塾教书时,年幼的骆成骧就会静静地坐在角落里,认真听讲。他那专注的眼神和超乎寻常的领悟能力,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七岁那年,骆成骧正式跟随父亲到村里的私塾读书。私塾先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特别的孩子。每当先生讲解经文,骆成骧总能一遍就记住,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提出独到的见解。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不仅能背诵经文,还能理解其中深意。

一天,私塾先生特意找到骆父:"老爷,令郎实在是难得的奇才。这孩子不仅记性好,悟性更是惊人。最难得的是,他能够理解经文的真谛,这在同龄孩子中实在罕见。"

骆父听了,既感欣慰又充满忧虑:"先生过奖了。只是家境贫寒,供他继续读书恐怕......"

私塾先生打断了他的话:"老爷不必担忧。自古英雄出寒门,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的好苗子,无论如何也要栽培。您与太太就是省吃俭用,也要让他继续读书。我相信,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从那时起,骆家更加节衣缩食。母亲把家中仅存的几件体面衣裳典当,换来的钱全部用来给儿子购买书籍和文房四宝。天寒时节,她和丈夫只穿单薄的棉衣,却给儿子做了厚实的棉袄。每当骆成骧心疼地劝阻时,母亲总是笑着说:"娘不冷,能看到你读书,娘心里热乎着呢。"

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骆成骧能够专心读书。他的勤奋令人钦佩,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读书,直到深夜才休息。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渐渐地,他的才学在当地出了名。十二岁时,他就能写出漂亮的八股文,让前来拜访的文人们惊叹不已。

一位在府城任职的老秀才看过骆成骧的文章后,感慨地说:"这孩子的文章,不仅格式工整,更难得的是字字珠玑,透着真性情。如此年纪就有这般功力,将来必成大器!"

骆成骧的少年时期,正值清朝同治年间。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太平天国运动虽已平息,但社会动荡的余波仍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举考试仍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02

十五岁那年,骆成骧开始准备童试。为了让儿子能够专心准备考试,骆父特意在家中辟出一间小屋作为书房。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成了骆成骧苦读的见证。屋内除了一张破旧的书桌,就只有几个装满书籍的木箱。冬天寒风透过窗户的缝隙吹进来,夏天炎热得让人难以入睡,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骆成骧的读书热情。

他养成了严格的作息习惯:每天寅时(凌晨三点至五点)起床,点着油灯开始读书。母亲总是早早就起来,为他准备一碗热气腾腾的米汤,有时还会偷偷放上一个鸡蛋。这是骆家难得的奢侈。

"儿啊,读书是苦事,但要想成大器,就得吃得了这个苦。"母亲常常这样鼓励他。这简单的话语,成了支撑骆成骧度过无数艰难岁月的力量。

他的勤奋很快得到了回报。在童试中,骆成骧以优异的成绩考中秀才,成为当地最年轻的秀才之一。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眉山。

但是,骆成骧并没有因此自满。获得秀才功名后,他反而更加刻苦。他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开始系统地研读四书五经,同时广泛涉猎历史、诗文。每读一本书,他都会仔细做笔记,并且经常思考书中道理与现实的联系。

这期间,他开始关注时事。当时的清朝,虽然在表面上维持着太平,但积贫积弱的问题日益严重。骆成骧通过看报纸、听商旅谈论,渐渐对国家的处境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见闻和思考,为他日后的仕途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十岁那年,骆成骧参加乡试。这次考试异常激烈,考场内外挤满了来自各地的秀才。但骆成骧沉着应考,最终高中举人。当榜单贴出时,不少人都为这个寒门学子的成功欢呼喝彩。

成为举人后,骆成骧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善。他开始在当地书院授课,既能糊口,又可以继续深造。每当有学生请教问题,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不少学子专门从远处赶来听他讲学。

这段时期,骆成骧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治学方法。他认为:"读书不能徒守章句,要能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种求真务实的学风,影响了许多后进。

同时,他也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通过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些经历让他明白:读书不是为了科考,而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想法,深深影响了他日后的仕途选择。

1894年,对骆成骧来说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他决定参加会试。此时的他已经29岁,正值壮年。多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一刻。

会试在京城举行,从四川到北京,路途遥远,花费不菲。为了凑齐盘缠,骆家几乎倾其所有。母亲甚至变卖了自己的压箱底嫁妆。临行前,母亲拉着儿子的手说:"儿啊,娘相信你一定能考中。但不管考得怎样,只要平安回来就好。"

03

从眉山到北京,骆成骧走了将近两个月。沿途他见识了大好河山,也目睹了民间疾苦。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观察,用心记录。这些见闞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也加深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会试期间,他寄宿在一家简陋的客栈里。白天埋头苦读,晚上常常和同窗切磋讨论。此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天下大事成为考生们议论的焦点。骆成骧常常在这些讨论中保持沉默,但内心却在不断思索。

会试结果揭晓时,骆成骧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这意味着他可以参加最后的殿试。但是,就在这时,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国家的屈辱让所有读书人都感到深深的痛心。

1895年春,殿试如期举行。这一天,骆成骧穿着一身陈旧但整洁的青衫走进考场。他的朴素打扮引来不少考生的侧目,但他毫不在意。

光绪帝亲自出的题目是"论天下事"。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长,在国家危难之际,皇帝是在考验这些未来的栋梁之才,看他们如何为国分忧。

面对这道题目,骆成骧静坐良久,案前的纸上迟迟未见笔墨。有考官注意到这个情况,暗自摇头。

但是,当骆成骧提笔写下八个字时,考官们都感到震惊,默默围了过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