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的一个清晨,湖南雪峰山区的晨雾还未散去。马颈骨一带的山林中,80多位来自飞山村的猎人正静静潜伏在灌木丛中。他们手中的老式鸟枪,曾无数次用来猎捕山中的野物,而今天,他们要面对的是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这支由3000多人组成的日军部队正在溃败中向这里撤退。谁能想到,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遭遇,竟成为了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最后一战。这群被称为"嗅枪队"的猎人,究竟是如何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创造出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果?他们又是怎样与正规军密切配合,最终将这支日军成功围歼的?

一、马颈骨战役的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

1945年春,随着欧洲战场纳粹德国的投降,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已经面临全面崩溃。在中国战场,芷江机场成为了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空军基地。这座位于湖南西部的军用机场,不仅是中美空军联合作战的前沿阵地,更是驼峰航线的重要补给站点之一。



当时的芷江机场拥有三条跑道,停机坪可同时容纳数十架战机。美军的B-24轰炸机和P-51战斗机经常从这里起飞,对日军在华中地区的军事设施进行轰炸。同时,这里也是中国空军抗日航空队的重要基地,中国飞行员在美军教官的训练下,逐渐掌握了现代空战技术。

为了切断盟军的空中优势,日军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代号为"一号作战"。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夺取或摧毁芷江机场。1945年4月初,日军调集了第二十军、第三十四军等精锐部队,总兵力达十万之众,分三路向芷江推进。

中国守军立即做出反应。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调集了第一百军、第一百军等部队进行防御。同时,他深知要打赢这场战役,必须调动一切可用的力量。于是,他下令发动民众参战,组建地方武装。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在马颈骨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嗅枪队"。



战役初期,日军采取了闪电战术,试图快速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他们的先头部队很快就突进到了芷江外围。但是,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当地的地形地貌对进攻方极为不利。雪峰山区的崎岖山路和密林,大大限制了日军的机械化部队的发挥。

更重要的是,日军的补给线过长,后勤保障出现了严重问题。每前进一步,他们都要面对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特别是在山区,游击队和地方武装采取的骚扰战术,让日军疲于应付。

到了4月中旬,战事进入胶着状态。日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意识到继续强攻将会导致更大的损失。他们开始计划分批撤退,其中一支约3000人的部队选择了经过马颈骨地区。这个决定,使他们直接走入了中国军民精心设置的包围圈。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情报网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的农民、猎人和游击队员构建了一个严密的情报网络,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日军的动向。这些情报为后来的伏击战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得中国军队能够准确把握战机,在合适的地点设伏。

二、"嗅枪队"的组建与特殊作战方式

在湖南雪峰山区,世代居住着一群以打猎为生的猎人。这些猎人凭借着祖辈相传的狩猎技艺和对山林的熟悉,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一支独特的战斗力量。1945年初,随着日军"一号作战"的展开,当地军政部门开始着手组建一支特殊的作战队伍,这就是后来闻名的"嗅枪队"。



"嗅枪队"的名称源于这些猎人使用的独特武器——嗅火枪。这种火枪是一种传统的前装式猎枪,通过在枪管前端装填火药和弹丸,利用火绳或火石点燃火药进行发射。虽然这种武器在射速和射程上无法与现代步枪相比,但在熟练猎人手中却具有极高的命中精度。

这支队伍的组建工作由飞山村的老猎人邓天明负责。他走访了周边十几个村寨,挑选出80多位技艧精湛的猎人。这些人大多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都有着十年以上的打猎经验。他们不仅精通射击技术,更重要的是对当地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

为了提高作战效能,"嗅枪队"采用了独特的训练方式。他们将平日打猎的经验与军事战术相结合,创造出一套适合山地作战的战法。比如,他们善于利用地形设置伏击点,往往选择在悬崖陡坡或者溪流交汇处埋伏。这些地方不仅便于隐蔽,还能限制敌人的活动空间。



在武器改装方面,猎人们也显示出非凡的智慧。他们根据实战需要,对嗅火枪进行了多项改进。例如,在枪管上缠绕麻绳以减少后坐力,在枪托处加装皮垫提高射击稳定性。有些猎人甚至在枪口处安装了特制的消音装置,这在夜间伏击时特别有效。

战术配合上,"嗅枪队"采用了"三三制"的作战编组。每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配备一名观察手和两名射手。观察手负责侦查敌情和判断距离,射手则专注于射击。这种编组方式既保证了战斗效率,又能确保队员的安全。

"嗅枪队"还发展出一套独特的通讯联络方式。他们利用山区常见的鸟叫声作为暗号,用不同的叫声传递不同的信息。这种方式不仅隐蔽性强,而且完全符合山区的自然环境,不会引起敌人警觉。



在战前准备阶段,"嗅枪队"成员会仔细研究作战地形,选择最有利的伏击位置。他们通常选择在清晨或黄昏时分行动,这时的光线和温度条件最适合伏击作战。每个战斗小组都会提前一天到达指定位置,挖掘掩体,伪装阵地。

为了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嗅枪队"与正规军建立了密切的配合关系。他们担任侦察和引导的角色,为主力部队提供准确的敌情信息。在实际战斗中,他们往往担任先遣队,负责瓦解敌人的前锋部队,为主力部队创造有利的进攻条件。

通过这种系统的组织和训练,一支原本松散的猎人队伍逐渐发展成为一支作战能力强大的特种部队。他们的成功不仅在于精湛的射击技术,更在于对山地战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运用。这支独特的武装力量,在即将到来的马颈骨战役中,将书写下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传奇战例。



三、马颈骨战役的具体战斗过程

1945年5月9日凌晨,雪峰山区的马颈骨战场上空飘着薄雾。"嗅枪队"的队员们已经在预设的伏击点待命近六个小时。这些伏击点经过精心选择,分布在马颈骨山区的三个关键位置:北面的高地、东面的峡谷入口和西面的山坡。

根据前方侦察兵的报告,一支约3000人的日军正沿着山间小道向马颈骨方向移动。这支部队是日军在芷江会战失利后的撤退部队之一,他们携带着大量武器弹药,准备突围至湘西北方向与其主力会合。



清晨5点30分,日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嗅枪队"的队员们保持着绝对的静默。日军士兵疲惫地向前行进,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当第一批约500名日军完全进入伏击圈后,位于北面高地的观察哨发出了一声山雀的叫声——这是约定的进攻信号。

第一轮齐射开始得突然而精准。"嗅枪队"的队员们瞄准的都是日军的军官和通讯兵。随着一阵密集的枪声,至少30名日军军官应声倒地。这种精准的点杀战术立即造成了日军指挥系统的混乱。



日军立即做出反应,试图向两侧山坡展开反击。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包围圈。东面峡谷入口处的"嗅枪队"成员利用地形优势,用连续的点射压制了日军的撤退路线。同时,西面山坡上的射手则封锁了他们的进攻路线。

战斗进行到上午8点时,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也开始投入战斗。第四战区的一个步兵团从南面展开进攻,与"嗅枪队"形成了完整的包围圈。日军被迫分散成几个小股部队,在山间展开突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